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玄幻 >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第492节
  唐明远无奈叹息,此时已经没了回头路,胆敢挂印而去,明天脑袋就挂上去。
  “正统、隆庆,大庆皇族两代人杰,阴差阳错都没能长久,赵穆登基,也不知是福是祸。”
  ……
  坤宁宫。
  一道道飞驰而来,为首的正是周易。
  宫门外跪着上百内侍,见到周易身影,吓得脸色苍白,跪地咚咚咚磕头。
  周易问道:“那妖后呢?”
  众内侍不敢回应,瑟缩着身子,唯恐落入督公眼帘。
  周易挥挥手,随机抓了个倒霉蛋,死死捏着内侍脖子:“是不是没听到咱家问话?”
  “回禀督公,太……妖后逃了。”
  内侍面色涨红,求饶道:“督公饶命,小的已经尽力……”
  嘎巴!
  周易捏断内侍脖颈,幽幽道:“咱家让尔等先行阻拦妖后,纵使死也得拦住,否则就是不尽心、不尽力。”
  “督公饶命。”
  求饶声连绵不绝,众内侍已经后悔,刚刚就该死在太后手下,族人还能进监察司当值。
  死于督公,九族不得安宁!
  “照咱家的规矩,全都打死填了井。”
  周易冷声道:“念在陛下登基的大喜日子,饶尔等狗命,不过得为咱家办件事。”
  众内侍死里逃生,对周易感激涕零。
  “督公吩咐。”
  “追杀三阳教!”
  周易说道:“凡是与三阳教有关的人,全部打入东厂地牢,反抗者,格杀勿论。”
  “审问三阳妖人,搜集一切功法、典籍。”
  周易猜测老鹿变成了鬼魂,见到了自己真实面容,已然暴露了长生天赋,必须想办法杀鬼。
  当年老鹿暗示小心皇后,很可能是私下里与三阳教有关联,或许能从中寻得反制之法。
  匆忙支持赵穆登基,表面是为了权力,实则是为了重掌东厂,方便剿杀三阳教。
  “尽人事,听天命!当真奈何不得老鹿,咱家山里边一躲,谁也奈何不得。”
  周易已经做好最坏打算,一旦长生暴露,立刻逃之夭夭。
  正思索间。
  一阵脚步声传来,圆公公带着麾下内侍走来,说话声不阴又不阳。
  “易公公竟然没大开杀戒,难道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圆公公,不管你将来如何……”
  周易手掌一握,空气噼里啪啦爆响:“咱家现在打死你,轻而易举!”
  圆公公丝毫不惧,幽幽说道:“打死咱家,独霸皇宫吗?”
  皇帝必须要平衡,圆公公若是死了,没有其他内侍遏制周易,用不了多久就是大军围杀“奸宦”。
  “走。”
  周易当然知道平衡,不愿节外生枝,带着麾下内侍呼啦啦离开。
  圆公公稍稍松了口气,他在赌周公公识大体、顾大局,对身旁跟随的老太监说道。
  “咱家去巡视宫门,你盯着苏公公吃喝。什么时候吃便溺撑死了,什么时候算完,否则咱家就诛他九族!”
  老太监问道:“他若真撑死了,还杀不杀九族?”
  圆公公眉头一挑,睨了眼老太监。
  “你这厮也是宫里的老人了,怎么这么不懂规矩?一家人就要整整齐齐!”
  第437章 年号天顺
  巳时。
  九声悠扬钟声传遍京城。
  平民躲在家中瑟瑟发抖,祈求京中混乱早日结束。
  百官早就穿好朝服,听到钟声后,在家丁护院的保护下向皇城赶去。
  路上时不时听到哭喊、惨叫声,世上从不缺浑水摸鱼的贼人,趁皇宫大乱打家劫舍。
  皇宫东门。
  城墙上值守的内侍司高手,不断喊话百官单独觐见,禁止家丁护卫靠近。
  宫门只开了条小缝,百官逐个进入。
  内侍司高手搜查全身,务必保证没有携带兵刃,尤其是类似手铳的物件。
  赵穆倚仗火器破开宫门,自然会严防死守。
  老太监见礼部崔侍郎走进来,悄悄使了个眼色,搜身内侍当即领会,袖口滑出柄匕首,当啷啷落在地上。
  “崔侍郎意图行刺陛下!”
  内侍大喊一声,双掌真气吞吐,打在崔侍郎胸膛。
  横飞出丈许远,崔侍郎还未来得及争辩,宫墙上箭如雨下,将他射成了刺猬。
  崔府护卫四散奔逃,连老爷的尸骨都不管。
  百官默不作声,似乎对此早有预料,崔侍郎是太后一系铁杆,短短三个月连升三级。
  传闻今年会再进一步,掌管天下文教。
  卢尚书冷眼旁观,对崔侍郎的死毫无怜悯,反而叹息道:“祁大人可惜了,只差一个月。”
  “天命如此。”
  旁的户部何尚书说道:“陛下定然为祁侍郎平反,或许还会追封,荫其子孙。”
  人都死了,追封又有什么用?
  卢尚书瞥了眼宫门,见到兴高采烈的工部侍郎,威风凛凛,得意洋洋,只差没高喊从龙之功了。
  赵穆炮轰宫门时,蹲守在百官府门外的探子,立刻现身请他们相助。
  多数人明哲保身,谁赢了拜谁。
  极少数官吏赌上阖家性命,派出家丁支持赵穆,现在得了从龙之功。
  卢尚书倒也不羡慕,这等赌命之法不得长久,赢一次赢二次赢三次,输一回就尽数成空。
  宫门处。
  工部齐侍郎迈步进来,小太监故技重施,刚刚掉落的匕首再次掉落。
  齐侍郎吓得瘫坐在地,高声尖叫。
  “陛下,臣冤枉,臣冤枉啊……”
  老太监冷哼一声,似在斥责小太监不会做事。
  搜身内侍眼疾手快,点了齐侍郎的哑穴,拖到墙角乱拳打死,比崔侍郎死的凄惨多了。
  卢尚书诧异道:“齐大人也是太后一系?”
  “或许吧。”
  何尚书幽幽道:“齐大人确实与崔侍郎等人走的近,却也不至于勾结,然而他曾上书弹劾东厂督公!”
  卢尚书沉默半晌,忽然问道。
  “外戚与内侍专权,孰优孰劣?”
  “比烂的世道,谈什么好坏。”
  何尚书瞥了眼身后,刑部曾尚书笑意盈盈的走过来,当即加快脚步与卢尚书分开,免得有些话传出去。
  百官入宫后,大门紧紧关闭。
  那些没来的官员,要么自缢于家中,要么连夜逃离京城。
  内侍领着百官进入勤政殿,抬头看到端坐龙椅的赵穆,并没有露出意外神色,而起齐刷刷叩拜,高呼“万岁”。
  一切仿佛排练好了,与年前叩拜隆庆帝并无区别。
  赵穆扫了眼殿中百官,大约少了两成左右,果然如唐明远所说,群臣不会真心支持太后一系。
  同理,也不会真心支持自己。
  谁坐在龙椅上,谁给百官权力,他们就支持谁!
  “果然还是宦官忠心,权力、财富予了家奴,朕一句话就能收回,给了外人可就收不回来了。”
  赵穆眼底闪过冷意,面上神情温和,挥手示意道。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百官起身,按照各自职位站好,躬身低头静等赵穆说话。
  此等时候切不可出头,免得哪句话说错,成了新君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赵穆看向百官之首,笑着说道:“父皇在位时,时常夸赞杨爱卿文采飞扬,乃国朝文坛魁首,便由杨爱卿为朕起个年号如何?”
  史书绝无仅有,国朝独此一位的三朝首辅杨思,闻言迈步出列,思索片刻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