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玄幻 >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第491节
  然而一切诸果,皆从因起。
  这天赋从何而来,绝不可能无缘无故,连菩萨保佑都需要添香火,更何况赐下长生的“神魔”。
  “易公公,唐先生,莫要听这厮呓语。”
  赵穆说道:“十六弟从小就痴傻,如今又陷入疯魔,为了大庆国朝安稳,须废帝重立!”
  “或许朕真的疯了吧。”
  隆庆帝叹息一声,看向沉默的圆公公:“朕前世愧对一人,今世愧对一人,便用今世之躯还前世债。”
  “劳烦圆公公送朕上路,死的干净利落些,莫要坏了遗容!”
  圆公公对赵穆躬了躬身,得了准许之后,迈步走上玉阶,真气在指尖吞吐不定。
  周易感应圆公公真气凝练,近乎化作实质,数量或许与自己相差甚远,境界却丝毫不差。
  “距离先天一步之遥,咱家差点忘了,当年小圆子可是内侍司数得着的天才。”
  圆公公问道:“陛下,究竟是谁害死了先皇?”
  “海公公。”
  隆庆帝没有理由替杀父仇人遮掩,解释道:“海公公曾淫秽后宫,与父皇一名妃子生了个儿子,朕用这个秘密,威逼利诱他弑君。”
  “……”
  圆公公对此早有推测,两位先天宗师护卫先皇,不可能有外人行刺成功,唯有他俩出了问题。
  魏公公是先皇心腹臂膀,所以背叛的只会是海公公,只是没想到缘由竟然是淫秽后宫。
  “海公公自幼入宫,早就断了尘根,怎么能行淫秽之事?”
  “或许阴极盛阳,或许天人化生……”
  隆庆帝说道:“朕不通武道,具体境界,也不甚清楚。将来圆公公会告诉朕,宫中历代宗师,海公公境界能排前三!”
  “咱家?”
  圆公公不明所以,问道:“先皇仁德,革新税制惠及万民,眼见着国朝中兴,陛下为何弑君弑父?”
  “本不该是这样的,父皇早该驾崩了。”
  隆庆帝说道:“正统三年,父皇不顾百官劝阻,强行西征,由于军饷、粮草不足而失败。”
  “平西王,那时候冯威还没封王,死于西征。”
  “正统四年末,父皇为增长国朝税赋,强行革新税制。妖后趁机蛊惑世家、百官,发动宫变,父皇死于勤政殿失火!”
  隆庆帝说话时看向周易,冷声道:“易公公当真是父皇臂膀,凭空就凑出千万两军饷,打完仗还有富余。”
  “更是威震江湖朝堂,助父皇顺利推行新政……”
  “桀桀桀!”
  周易怪笑几声:“咱家未想过这么深远,只是一心忠于陛下,只要陛下吩咐,好事也做尽,坏事也做绝。”
  隆庆帝说道:“易公公这般忠心,可惜父皇并不信任,否则朕没有机会!”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周易对着皇陵方向拱拱手,说道:“先皇不信任,定是咱家做的不好,还需多多反省!”
  赵穆双目放光,上前握住周易的手,亲切说道:“督公乃国朝柱石,孤定推心置腹,万般信任。”
  “拜谢殿下。”
  周易努力挤了挤眼睛,流下了几滴眼泪,并非感激涕零,而是喜极而泣。
  赵穆比正统帝好忽悠多了!
  正统帝怀疑周易并没有错,只因错过了谋反机会,周易无奈“效忠”到了最后。
  圆公公冷眼看着周易表演,曾同吃同住,后似敌似友,哪能不知这厮真正脾性,只是这时候不宜揭露。
  “陛下,如你所说,因先皇不早死,所以就弑君?”
  “这本该就是朕的天下,朕的功绩!”
  隆庆帝恨声道:“忽然就出现了莫名其妙的人,一切都变得乱七八糟,该死的不死,该活的没活。”
  “唯有朕知晓如何铲除妖后,知晓如何平定北方,知晓朝堂孰忠孰奸,知晓当如何改革……”
  “所以,为了国朝兴盛,朕必须将一切改回去!”
  隆庆帝目眦欲裂,疾风骤雨般的嘶吼,似是宣泄心中愤懑,又似乎竭力遮掩心中羞愧。
  圆公公眉头紧皱,终于琢磨明白了隆庆帝的话,摇摇头说道。
  “时运造就功业,非人力所能及也!”
  说罢。
  指尖轻轻一点,断了隆庆帝心脉。
  隆庆帝双眸涣散,又有几分解脱:“你我二十年君臣相宜,上一世朕负你,如今还清了……”
  圆公公默然,跪地说道。
  “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请殿下登基,主持朝政!”
  周易暗骂圆公公阴险,竟然抢了拥立头功,紧跟着跪地高呼。
  “参见万岁!”
  第436章 宠信宦官
  赵穆一步步走上玉阶,在万岁声中坐上了龙椅。
  向下看。
  所有人都跪伏在地,易公公、圆公公、唐明远等人杰也是如此,赵穆不自禁的生出几分豪气。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周易站在左首位置,躬身说道:“启禀陛下,太后为三阳妖人蛊惑,鬼物附身,奴婢新学了驱鬼之法,愿为太后驱邪!”
  赵穆眼睛一亮,这等说法甚妙。
  太后再怎么祸乱后宫,那也是赵穆的生母,当真动手杀了,就成了一辈子的污点。
  借口鬼物附体,驱邪过程中出了意外,就是三阳教害死了太后。
  “周公公,速去救治母后!”
  “遵旨。”
  周易挥挥手,带着内侍司高手,向坤宁宫杀去。
  圆公公随后出列:“陛下,奴婢这就去值守宫门,以防有人狗急跳墙。”
  “很好。”
  赵穆肃然道:“朕予你临机决断之权,可先斩后奏,宫门外有唐先生训练的炮兵,一并交由圆公公指挥。”
  圆公公领命而去。
  赵穆嘴角含笑,一个清理内患,一个抵御外敌,果然最好用、最忠心的是内侍。
  余者有家有业,在乎身后名,不可能无条件支持皇帝。
  唯有内侍彻底的依附皇权,什么坏事、脏事都愿意干,仅有贪财一个小癖好。
  赵穆念及至此,又吩咐几名内侍办事。
  或者敲响宫钟,宣告隆庆帝驾崩,召唤百官来养心殿办事。又或者持圣旨去军营,先在大义上,削去平西王军权。
  又或者传讯宗人府,请赵氏宿老入宫,支持赵穆登基。
  一桩桩,一件件,有条不紊的进行。
  唐明远立在左首,眉头微皱,早就发现赵穆有亲近内侍的迹象,如今愈发信任重用。
  “唐先生,可是有心事?”
  赵穆关切道:“先生乃朕之臂膀,亲如兄弟一般,有什么话直接说,朕都答应。”
  唐明远连忙收敛心神,自己连圆公公都比不过,更难是周督公的对手,沉吟片刻说道。
  “陛下,先皇革新税制,利国利民,应予以恢复。”
  赵穆犹豫道:“此税制于世家、百官有碍,若贸然恢复,是否会引得国朝动荡?”
  唐明远心底叹息,果然坐上了龙椅,就不在乎对错,只在乎位子稳不稳。
  好在唐明远不是迂腐之人,话音一转说道。
  “陛下是先皇嫡长子,以正本清源为旗号,推翻了伪帝,更应恢复先皇法制,以彰显陛下得位之正!”
  “言之有理。”
  赵穆颔首道:“此事便交由唐先生推行,暂任……御史大夫,兼内阁行走,赐天子剑!”
  唐明远躬身道:“拜谢陛下。”
  赵穆砸了咂嘴,易公公、圆公公都是跪谢,对比之下躬身看着有些不体面,又吩咐道。
  “若有官吏阳奉阴违,可交由监察司抓捕。当年父皇推行新制,监察司功不可没,朕当遵循旧制。”
  “臣,遵命!”
  唐明远心底微寒,轻飘飘一句话,便削了天子剑大半用途。
  这就是皇帝吗?
  雷霆雨露,喜怒随心。
  唐明远忽然有些后悔,不该跳进权利场,躲在江宁做个吃喝不愁的赘婿,或许更加逍遥喜乐。
  什么救国救民,什么万世太平,与自己有什么关系,更像是强加于身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