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玄幻 >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 我在修仙界长生不死 第493节
  “陛下登基乃奉天命,顺民意,年号可定为天顺。”
  “甚善。”
  天顺帝抚掌赞叹:“杨爱卿果真是国朝精忠,朕当效仿父皇,倚为臂膀。”
  “谢陛下,臣定鞠躬尽瘁。”
  杨思感激涕零的拜谢,心底却打定主意,只做天顺帝的传声筒,否则将有大祸。
  正统帝宵衣旰食,杨思成了传声筒。
  隆庆帝无权无势,杨思为了活命,成了太后的应声虫。
  如今又值新君,杨思彻底成了纸糊阁老,任凭天下人鄙夷谩骂,三朝阁老定能史书留名。
  这时。
  周易急匆匆进入大殿,一路滑跪到玉阶前,禀报道。
  “陛下,平西王畏罪潜逃,只抓到了几十口旁支族人,奴婢已经传讯监察司暗探,搜查冯家踪迹。”
  “周爱卿辛苦了,快快平身。”
  天顺帝说道:“追查逆贼之事,全权交由周爱卿,凡是与之相关者,可先抓后审。”
  “确认为真后,夷三族,以祭父皇在天之灵!”
  隆庆帝以子害父的丑闻,天顺帝已经下了封口令,当时听到的人胆敢议论传播,与逆贼同罪。
  至于隆庆帝死前说的话,更是严禁外传,史书上一个字也不会记载。
  即使有人私下里写出来,也只会被当做胡编乱造的野史。
  “奴婢遵旨!”
  周易哪能不明白天顺帝的意思,所谓追查逆贼是假,监察百官是真,凡是对陛下有意见的人就是逆贼。
  东厂得此支持,想不兴旺都难!
  ……
  与此同时。
  京城外无名荒山。
  平西王登高望远,大半个京城映入眼帘,脸上尽是不舍与忧愁。
  “再晚一年多好!”
  平西王从正统帝手中获得京营,麾下十数万精锐兵卒,驻扎在京城附近,一声令下可踏破皇城。
  然而平望方才接手半年,京营还不是冯家军。
  “父亲,莫要再耽搁了。”
  冯泽说道:“洒在外面的旁支族人,拖不了监察司多久,还需尽快去北疆三府。”
  平西王想到同族兄弟,惨死于监察司之手,顿时双目泪流。
  “何至于此?”
  “父亲,一切都是形势所迫。”
  冯泽安慰道:“冯家先前不反,以正统帝凉薄性子,最终也落不得好。此番去北疆,投入镇北王麾下,或许能搏得实实在在的军权!”
  平西王当然知晓其中道理,所以当初没有阻止冯泽行事,叹息道:“未曾想那句传言竟一语成谶。”
  得周督公者得天下!
  “非是得周督公,而是谁得了天下,周督公就效忠谁。”
  冯泽示意护卫,搬过来个人头黑球,表面以精铁锻造,侧面有个小孔,露出半截没燃烧的引信。
  “父亲,这颗名为炮弹的武器,是我花大价钱从禁军手中买来。”
  “赵穆就是靠着此物,轻易轰开了宫门,实属战场大杀器。以此为投名状,从镇北王手中换个将军职位,将来再打回京城!”
  第438章 太监治国
  正统七年。
  平西王弑君祸国,拥立伪帝,把持朝政。
  先皇嫡子赵穆携仁人志士,攻破宫门,正本清源,改元天顺。
  一切罪责皆在平西王!
  天顺帝令史官编纂佞臣传,记载自大庆开国以来所有奸佞,将平西王列为首位,通传天下。
  其他诸如太后、隆庆帝,一个字都不允许记。
  子杀父、子杀母都是大不孝,轻则影响皇族威严,重则动摇大庆统治根基。
  甚至隆庆帝都不为大庆皇族承认,令史官记为伪帝。
  后世有不少研究正统帝之死、隆庆帝登基的专家,根据野史写了几百篇论文,其中有几篇近乎真实,偏偏作者都不信,只当做评职称的工具。
  天顺帝登基后,宣布恢复正统帝制度。
  唐明远根据后世见识,查漏补缺,新政更加完善。
  世家大族或有怨言,监察司就将龙袍埋在其后院,连夜抓捕,火速审理,安排斩首加急名单。
  唐明远原本对监察司心怀警惕,然而随着新政推行,毫不遮掩的对外言称。
  “得督公者得天下,乃民心也!”
  ……
  天顺二年。
  秋。
  监察司。
  地牢。
  幽幽暗暗,终年不见天日。
  周易坐在云纹虎皮椅上,从干儿手中接过御茶,吹了吹热气,不疾不徐的品了口。
  “还是胡家的茶叶喝着顺口。”
  奉茶的干儿拍马道:“干爹愿意喝胡家的茶,是他们家的荣耀。”
  捏肩的干儿奉承道:“若非干爹说了话,天牢里那些杀才,定将胡家吃干抹净。”
  捶腿的干儿接话茬说:“胡家是个懂事的,前几日特意送来几株黄金茶树,恭贺干爹官复原职”
  当年胡家靠着炒茶之法,入了周督公的眼帘,成了御用司最大的供茶商。
  有了御用名号之后,胡家生意蒸蒸日上,成了国朝有数的大茶商,家主号称胡半城。
  随着周易宫斗落败,胡家没了靠山,又让人打上了“阉党”名头,阖家抓入天牢审问。
  如今周易重回监察司,胡家又恢复了先前兴盛。
  东厂督公之位,承载的可不止自己儿,身后有几千上万人跟着吃饭活命。
  周易说道:“咱家与你们说,拼了老命也要当官,切不可去做劳什子商人,只是一头头肥猪罢了。”
  “看着顺眼的时候养一养,哪天需要了,随便安个名头就杀了!”
  旁的干儿问道:“那做个老实巴交的农人呢?”
  “桀桀桀……”
  周易怪笑几声,点了下小平子额头:“你这个痴儿!”
  众内侍哄然大笑,看小平子眼神羡慕又嫉妒。
  这边干爹干儿其乐融融,那边犯人哀嚎声连绵不绝,负责审讯的是监察司凶名赫赫的李朝。
  短短四年时间,从不入品级的胥吏升为六品主事,称得上传奇人物。
  约莫半个时辰,犯人奄奄一息。
  “督公,这厮不知三阳教主躲在何处。”
  李朝禀报说道:“不过他为了求死,说出了另一件事,似乎有先天宗师针对三阳教,杀了不少法师、散人。”
  周易微微颔首,对追杀三阳教的宗师有所猜测。
  正统帝驾崩已经两年有余,当年护卫左右的魏公公,仍然没有现身,仿佛消失了一般。
  周易指了指旁的牢房,里面关着密密麻麻的犯人,个个伤痕累累,半死不活,吩咐道。
  “一个个审,必须将三阳教连根拔起,咱家就不信了,天网恢恢还抓不住几只老鼠不成?”
  “卑下领命。”
  李朝躬身说道:“这几年卑下精研刑罚,遍访镇抚司、天牢老人,将酷刑汇聚成册,取名为十八重地狱。”
  “牢中凶犯能撑过三重的十中无一,能撑过六重的万中无一,至今未有人能撑过九重!”
  “不错,不错。”
  周易赞许点头,说道:“咱家听说你有三个儿子,读书还不错,只要审出三阳教老巢所在,保你儿子入六部。”
  “拜谢督公。”
  李朝连忙叩拜,这是激励又是警告。
  所有认识李朝的人,无论同僚、朋友还是亲戚,都说他是个气管炎,堂堂监察司掌刑主事竟然不敢纳妾。
  原配所生的两个儿子,也就是李朝明面上所有儿子。
  实则不然,李朝自知所作所为有伤天和,唯恐哪天诛了九族,所以表面怕老婆,暗地里养了个外室传承香火。
  哪曾想监察司密探无孔不入,早就探明了李朝的秘密。
  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