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幻想 > 快穿之家有熊孩子 > 家有二流子(六)
  安宁可不知道自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她现在忙着给父母做衣服呢。她来的时候给顾昱他们夫妻俩带了两套做好的棉衣棉裤,还带了一整套被褥。这冬天的衣服有了,开春还没得穿呢。安宁兜里有布票,也不缺钱。
  她跑到供销社买了布料,还趁机把自己在加工的细棉布给掺进去。细软的棉布做内衣内衬。外面是黑灰的衣服,做的款式都是比较低调的。
  为了不惹人眼,还故意给整了两块补丁。春秋穿的衣服和冬天罩棉衣棉裤的衣服做了好几身。鞋子加棉的、不加棉的又做了几双。就怕老两口受了委屈。
  他们盖的褥子被子也都拆洗重新缝合,农场过年也发了年货,大白菜和萝卜。安宁用大白菜和萝卜做了好多泡菜,里面放的是灵泉水,用的是农场里的盐和调料。用坛子一个个的封好,可以放很长时间。
  等到过完年,顾昱夫妻俩的身体基本上就已经养好了,他们也只是以为吃得饱、闺女在身边,心情好,人也跟着精神了。
  对于安宁跟郝勋离婚的事儿,夫妻俩没什么不能接受的。要不是他们家落了难,郝勋那样的瘪三也配娶他顾家的千金?
  离就离了呗,安宁给小宝贝改名字的事儿,夫妻俩高兴的不得了。他们就安宁一个孩子,瑾瑜姓顾,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过了正月十五,安宁就得回东山屯了。临走时她把身上的粮票和钱留下了大半,并跟顾昱和安卿说:“爸爸妈妈,我听村支书说,上面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平反了,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坚持,努力活着。活下去就有希望,我可是还盼着您和妈妈帮我带孩子呢!”
  安卿问:“他的消息可不可靠?”安宁点点头:“应该可靠,他有个亲戚在市里给领导当秘书。”
  顾昱沉吟一会儿叮嘱安宁:“回去之后多看看高中的书,别把学习落下。国家不可能一直这么下去,我有预感,这应该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了。不管什么时候,多学点知识不是坏事!”
  安宁点点头,接过安卿怀里的顾瑾瑜,跟父母告别后,慢慢的走出了农场。
  不能随便出入农场的顾昱和安卿,相携泪眼朦胧的送走了女儿和外孙,然后抹着泪往回走。碰到了跑步的谢尧。
  谢尧停下来跟他们俩打了招呼:“顾叔和安姨是送安宁妹妹去了吗?”
  顾昱点点头:“小谢又跑步呢,对了,我跟安宁提了,她说回去后打听一下,如果你爸妈在东山屯,你就放心吧,宁宁会帮着给安置好的。”
  谢尧笑了笑:“那就谢谢顾叔和安姨了,天冷儿,你们赶紧回去吧!”
  安宁坐了几天火车,一路哐哐哐的吵得她耳朵都快聋了。倒是顾瑾瑜这个小家伙跟没事人似的,整天趴在窗户上往外看,还挺乐呵。
  下了火车,安宁除了随身的双肩包也没带什么东西。她趁上厕所的时候,从农场里拿出一个小被子,把瑾瑜给裹好,换上一双厚底靴,深一脚浅一脚的往东山屯赶。
  小瑾瑜在她怀里睡得喷香,一点儿也不觉得冷。安宁力气大,抱着孩子走着也没觉得多费劲。就是路上雪太厚,走着打滑,不敢走太快,在雪地里走了三个多小时才回到东山屯。
  回到家,安宁浑身都汗湿了。她把瑾瑜的被子给去掉,放到炕上的被窝里,就赶紧去点火烧炕。然后把火道也给点着,没多长时间屋里就暖和起来。
  安宁收完秋进山的时候没少拾柴火,尤其是那种干枯的树,她拿着斧头砍几下就能砍断,拉回来劈成一段一段的,码在棚子底下。
  随便熬了点儿粥喝了之后,她就搂着小瑾瑜早早的睡了。第二天一大早把小瑾瑜围在床上,让七七看着,她顶着风雪去了支书王东家。
  跟他报备之后,安宁随口问了一句:“王叔啊,咱们屯下放的那些人里面有姓谢的吗?”
  朱婶儿快言快语:“有啊,有个老头叫谢诚,和他媳妇韩云是前年被下放到屯子里的。你住的地方离牛棚远,又不爱走动,所以没听说过也正常。听说那谢诚还是个大官呢!就是可惜老两口都病的快不行了......”
  安宁心里一紧,对王东说道:“不瞒王叔,那谢老跟我们家是世交,我能不能悄悄的去看看他们?”
  王东正发愁谢诚两口子怎么安置呢,牛棚昨晚儿上被雪压塌了半拉,没法住人了。总不能把人撂在冰天雪地里吧?可让他们住谁家,却是个大难题。他倒是愿意带头,可家里实在是住不开。
  村里的人一来嫌弃他们的出身,二来老谢病的眼看就不行了,谁敢往家领?万一那啥了,岂不晦气?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愿意。他正发愁呢,安宁这枕头就递过来了。
  安宁一说自家跟谢诚有亲戚,他赶紧就说:“牛棚被雪压塌了,他们正没地儿安置呢,小顾,你看......”
  安宁毫不犹豫:“那让他们搬到我那里住吧,西面两间都空着呢。”王东很满意她的上道,从炕上下来,就喊自家俩儿子,让他们帮着把人抬去安宁家去。
  安宁跟他又说了两句就往家赶,她得趁着人没来之前,把西间的火炕拾掇拾掇烧起来,还有被褥都也得准备。
  她怕惹人眼,就把她拆洗干净的旧褥子铺到了西间炕上。被子拿的是新的,用的是粗棉布,看上去不惹眼。
  刚收拾好,王浩哲和王浩庆就领着几个小伙子抬着门板来了,安宁赶紧打开西间的门,帮着把奄奄一息的老两口给扶到炕上。
  王东对外说的是,安宁愿意服从屯里的安排,让谢诚老两口住在她家。再说了她带着个孩子,有人作伴也省的害怕。
  村里人正不想接这个烫手山芋呢,那老两口眼看着就不行了,刚过完年,谁愿意找晦气啊。安宁愿意服从屯里的安排,他们真是松了口气。
  等人走后,安宁倒了烧开的灵泉水,扔进去一颗养元丹,喂老两口喝了,摸摸他们俩都在发烧,就把自己在商城里买的消炎药和退烧药给喂了。
  把瑾瑜哄睡之后,就去了厨房,她准备熬点儿米粥。正好家里还有点儿晒干的红枣,熬个红枣粥,加点儿红糖,等老两口醒了,让他们暖暖肚子。
  谢诚和韩云本来以为自己这回是熬不过去了,没想到醒了之后他们竟然是睡在温暖的炕上,身上盖着厚厚的棉被。
  安宁端着两碗粥推开西间的门走了进来,看见他们醒了,就赶紧把粥碗放到桌子上,走过去扶着他们倚在炕头。
  韩云感激的笑了笑:“小姑娘,是你救了我们啊?真是多谢你了!”
  安宁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是王支书送你们来的,我叫顾安宁,我爸叫顾昱,谢伯伯想必认识吧?”
  韩云一脸惊喜:“你是安卿的女儿宁宁?哎呀,我上回见你时,你还是个小姑娘呢,没想到这么多年不见,再见面竟然都成了大姑娘了!”
  安宁把桌子上的两碗粥端过来,递给他们:“我加了点儿红糖,天冷,谢伯伯和韩姨喝了暖暖胃。”
  谢诚和韩云实在是饿坏了,他们也没跟安宁客气,端着粥很快就喝得一干二净。
  安宁把碗收到厨房,又进来陪着他们说话:“我年前去了西北,在那里见到了我爸妈,他们和谢哥在一个农场。谢哥说你们被下放到了东山屯。我昨天下午刚回来的,今天一问,王支书说牛棚塌了,我跟他说这边还有地方,咱们住在一起,也好有个照应。”
  韩云听说儿子的消息,忍不住有些激动:“尧尧可还好?”安宁点点头:“谢哥好着呢,就是有些担心伯伯和韩姨你们。这样,等雪停了,我就去镇上给农场发个电报,给他吃个定心丸。”
  谢诚和韩云虽然对于麻烦安宁挺不好意思,但他们目前的状况,也只能劳累安宁了。
  安宁看他们精神不太好:“谢伯伯韩姨,你们再休息会儿,我熬的粥还有,等会儿睡醒了再喝一点儿。药劲儿估计还没过,会觉得困得慌,你们再睡会儿吧哈!”
  说完走出去带上了门,韩云有些哽咽的拉着谢诚的手:“咱尧尧好好的呢,老谢,我突然就觉得生活有了奔头,我们要活着,要好好活着,我还要给尧尧带孩子呢。”
  谢诚搂住她:“对,我们都要好好活着,老顾养了个好闺女啊!我前些日子听村里人闲聊,说安宁这闺女遇人不淑,现在一个人带着个两岁的孩子,也是挺不容易的。”
  韩云义愤填膺:“哪个王八蛋这么丧良心?宁宁多好的孩子啊,他怎么就能干出这么缺德的事儿啊?”
  谢诚眯了眯眼睛:“听说是h城来的知青,为了回城跟一个造反派小头头的女儿搞上了,就跟宁宁离婚了。”
  韩云叹了口气:“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顾家当初是何等的人家,他们家的姑娘,那可是金尊玉贵,现在竟然被欺负成这样了?”
  谢诚拍了拍她:“黑暗只是暂时的,我相信黎明终会到来的。其实换个思路想想,早点儿看清那人的嘴脸,早点儿离了也不是一件坏事。我听说安宁给孩子改了名字,现在那孩子姓顾。顾家后继有人了,老顾绝对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