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幻想 > 快穿之家有熊孩子 > 家有二流子(七)
  安宁买的药,效果不错,加上养元丹的功效,谢诚和韩云养了两天,病就好的差不多了。
  韩云病刚好就闲不住,非要帮着干活,安宁肯定不能让干啊。韩云拗不过安宁就跟谢诚轮流抱着小瑾瑜玩。
  冬天一般没啥事,屯里的大姑娘、小媳妇都爱拿着鞋底串门唠嗑。安宁不爱串门,孩子又有人帮着照看,她就缝衣服、做鞋。
  还给她妈做了好几双缎面的绣花软底鞋,这个估计就要等到回京市之后才能重见天日了。
  她上回淘换的布料还剩一些,加上在农场里加工的,家里的布料真是不老少。她给谢诚和韩云各做了一身棉衣棉裤,和两套外褂、裤子,还给做了厚棉鞋。
  安宁屯了不少的山货和野味,炒菜也舍得放油,喝的是大米小米掺在一起熬的粥,吃的是掺了白面的玉米发面馒头。除了带孩子,他们俩啥都不用干,等到开春时谢诚老两口,脸上明显都长肉了。
  谢诚年龄大了,王东也有些照顾他们夫妻俩,给他们分配的任务是放牛割草,打扫牛棚。安宁让韩云在家看孩子,她干活卖点力,提前收工,去帮着谢诚割草。
  她力气大,农活也干的顺手了,弯着腰割上一个小时,比谢诚两天割的都多。到后来谢诚只需要打扫牛棚就行了,因为安宁割草的时候会顺带把牛牵出去,让它吃饱了再回来。
  那几头老黄牛可听安宁的话了,因为只要它们乖乖的,安宁就会喂一点儿农场出产的牧草。它们聪明着呢,只要安宁领着它们出去,它们特别配合,在山坡上吃草,吃饱了,安宁连缰绳都不用拉,吹个口哨,它们就会跟着回来了。
  韩云跟安卿一样以前都是京大教授,她领着瑾瑜在家闲着也是无聊,洗衣服打扫卫生,安宁自己就干了,做饭也跟安宁她妈妈很像,也不咋行。
  安宁就宁愿自己受累点儿,也不愿意让她进厨房了。实在是她做的饭太难吃了。本来干活就够累的了,这么难吃的饭,安宁实在是下不去嘴。
  韩云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在家她不想闲着,打扫卫生,洗衣服她还是行的。然后就是给小瑾瑜启蒙,从三字经、百家姓开始教起。安宁觉得挺好,反正关上门谁知道他们教的都是什么。
  她晚上有时候还会教瑾瑜英语,她这辈子又get到一个法语的技能,安卿的法语超棒,原主从小耳濡目染,法语听说读写都麻溜着呢。
  要不是现在每天干农活,累的她实在是没精力再去学其他,她一定要选学法语。现在她整天除了干活,还是干活,晚上最多练几遍锻体术,其他的是真的顾不上了。
  可别说什么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更累了的话了,当她成为一个体力劳动者之后,她真想冲说这话的人呸一脸,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累死了好不!
  现在的农民实在是太累了,关键就是没什么机械,什么活都是靠人工。她现在也是能称为力壮如牛的人,但就是这样,一天下来累的你就没心思想其他的,就想泡个热水澡赶紧睡觉。
  什么失眠,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她现在沾枕头都能秒睡,她现在终于明白了,如果你还有时间悲春伤秋,那一定是你还不够累。
  以前总听说农民工日工资很高,真正愿意去干的却很少,因为太累了。而现在的农活比那工地上搬砖啥的可累多了。
  地里的农活是永远干不完的,春天光一遍又一遍的锄草就能令人崩溃,麦收时拿着镰刀,一弯腰就是一上午或者一下午。割完麦子还要送到场里。
  收完了麦子,就得赶着秋种了。种玉米和花生,现在真的是全靠人工。前面有人牵着牛拉着犁出小沟。后面的人挎着着个小篮子,隔不远点上两颗玉米或者花生,最后还有个人跟着用脚把土给封上。
  乍一听很简单,当然确实也不算难。但难就难在东山屯地多人稀,让你种地种到怀疑人生。
  安宁点种不咋滴,小组长给她安排了封土的活。这是个看似很轻松的活,安宁刚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但点种的人多,封沟的人少,她等于是一天就这么来来回回在地里一直走、走、走......
  一上午她能封十亩地的沟,她让七七给记了一下步数,十万步是只多不少的。这么一天下来她走了二十万多步,晚上那腿儿啊都肿了。
  韩云心疼的给她烧了热水,让她泡脚,安宁看着自己明显粗了一圈的腿,苦中作乐的安慰她:“没事,韩姨,我就当锻炼身体了。以前我是手无缚鸡之力,现在连村口那块大磨盘都能搬起来呢。”
  韩云背过去身子眼睛就红了,他们反正是老了,能熬一天是一天,安宁和尧尧还这么年轻,难道就要在这里干一辈子农活,当一辈子农民吗?
  忙完了麦收秋种,总算是能松了口气。安宁跑了一趟镇上和县里的,花了几块钱,从废品站淘回来一整套的高中教材,就连传说中一书难求的数理化自学丛书都被她凑齐了。
  她花了一个积分,让七七帮着翻印了一遍,自己把看起来跟原版一模一样的影印版留下,原版打包寄到了西北农场。
  自打过完年,谢尧经常给她写信,他写的大多数都是顾昱和安卿的近况,安宁也经常收到父母的家书,在信里,顾昱和安卿提到,他们现在在农场的日子过得很好,让安宁不要担心,还着重提了谢尧对他们特别照顾。
  安宁投桃报李对谢诚和韩云就更好了,就这样一来二去的,他们俩的关系也拉近了几分,在安宁眼里,他就像个邻家大哥哥。
  安宁知道他想报考军校,就把书提前寄给他,并暗示他尽快复习。等到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安宁已经跟着模拟导师,将高中的课程重学了一遍。那套数理化自学丛书更是一题不落,做了好几遍。
  学习系统的尿性从来都是精益求精,不达完美誓不罢休。安宁等于是重新体验了一把高考生的感受,而且还是那种北青班儿学生的体验,每天除了刷题就是背书。
  以她的成绩,别说是现在,就算是后世她冲刺京大、青大都不是梦。安宁打算报考京大医学院,她这辈子想学医。
  其实刚开始她想报考外语来着,但仔细想想,学的都已经差不多,再烫剩饭轻松是轻松了,可其实也没什么乐趣。
  反正这辈子她也没打算再来场恋爱啥的,倒不如点亮个新技能,会医术,将来不管走到哪里都吃香。趁着还没离开,她开启了漫长的学医之路。
  先从博大精深的中医开始,第一步是背各种大部头医书和认药材。安宁在模拟导师的指导下,每天天不亮就上山认药材,顺便采药。回来后在模拟导师的指导下,学着炮制药材,然后卖到收购站换小钱钱和票票。
  当然她卖的都是大路货,稍微难得一些的药材都被她妥善保管起来了。她对外说的是淘来一本医书,想跟着学学,等以后有机会报考医学院。
  左右现在不忙,学习又是一件好事情,谢诚和韩云很是支持。顾瑾瑜现在都不用安宁操心,他们俩就给照顾的妥妥当当。
  安宁每天早出晚归,期间七七提议说把农场又升一级。升级后出现了一个小山包,那上面被她种了各种药材。到后来农田里也被她征用了一半,用来种药材。
  她仗着自己有农场,经常往深山里跑,采摘了不少好药材。当然她也不是那种竭泽而渔的人,她从商城里买了很多药材的种子,其中不乏珍贵的药材,走一路撒一路。
  采药的时候,她会留下幼苗,浇上灵泉水,过不几年,那些幼苗和撒下的种子就会长大,等到有人进深山采药时,好药材已经能遍地都是了。
  就现在而言,几乎没有什么人敢冒险进入深山,要知道她都不知道碰到过几回大虫和熊瞎子了。碰上狼群和野猪群更是家常便饭,要不是她有农场,又跑得快,小命估计早就玩完了。
  其实看见大虫和熊瞎子时,她其实还是有过心动的。但转念一想,人家是保护动物,咱是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虎骨熊掌啥的就别想了。
  好吧,她承认自己还是有点儿怂。那么大的块头,她就算是能从商城里买□□,但离得近了,那腿还是止不住的软,算了,就只当没那口福,还是老老实实的采自己的药吧。
  安宁在采药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地方,那里有一小片野山参。
  她愣了一会儿,第一反应就是从农场里掏出几根红绳,把那几颗最大的野山参给拴住。
  七七蹲在她肩膀上奇怪的问她:“宁姐,你干嘛拴着它们啊?挖出来不就完了吗,你干嘛弄得这么费劲?”
  安宁流着哈喇子美滋滋的挖着野山参:“你知道啥,不拴着它们跑了咋办?”
  七七笑的前俯后仰:“它们又没有成精,跑啥跑?你咋还迷信上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