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幻想 > 快穿之家有熊孩子 > 家有二流子(五)
  就这样,安宁怀里揣着孩子,背上背着一个大号帆布双肩包,装的这一路上小瑾瑜的吃的、用的。双手各拎一个跟小山似的超大行李包。坐着支书家小儿子王浩哲赶着马车,去了火车站。
  安宁把自己买的酥饼塞了一包给他,然后揣着小瑾瑜,背着双肩包,双手还拎着两个大包艰难的挤上了前往西北的火车。
  真的是挤,现在上火车可不比后世,都排队啥的。这个时候你力气小一点儿都挤不上去。安宁觉得自己吃了大力丸,练了这么久的锻体术,等的就是这么高光的一刻。
  她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往上挤啊,包都差点被人给挤丢了。要不是她拽的紧,帆布包又缝的特别结实,估计就别人给趁乱顺走了。
  安宁买的是卧铺,王浩宇又托朋友多照看她,所以安宁被安排到了乘务员休息的卧铺车厢。安宁投桃报李,把自己带来的茶鸡蛋给她们分着吃了。
  一路很顺利的到了西北农场,安宁把证明材料给农场守卫看了之后,然后打开行李包让他们一一检查、登记,然后才被允许进入农场。
  安宁从包里掏出钱,每个人悄悄塞过去了五块,那俩人一看就知道没少收贿赂,把钱揣兜里的动作那叫一个麻利。收了钱之后,说话也客气了很多,还跟安宁说了她父母的住址。
  安宁道了谢,拎着东西,走进了农场。一路上走走问问,终于到了父母的住处。看着那破败摇摇欲坠的破房子,安宁忍不住红了眼圈。
  从屋里端着盆子走出来的安卿,看着已经几年没有见面的女儿,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扔了盆子就冲过来抱着安宁嚎啕大哭。
  安宁受原主的影响也哭的稀里哗啦,夹在她们俩中间的小瑾瑜被挤得吭吭哧哧。
  安卿赶紧松开安宁,把瑾瑜从安宁怀里抱出来:“这就是我大外孙吧?哎呀宝贝儿,外婆都想死你了!老顾、老顾,赶紧出来,宁宁来看咱们了。”
  顾昱一听鞋都没穿好就跑了出来,看见安宁又黑又瘦的模样,眼圈立马就红了。安宁扑过去抱了抱他:“爸爸!”
  顾昱手足无措的哎哎哎,要拎起安宁扔在地上的包,安宁赶紧给拦了:“这包很重的,爸爸,我来吧,您赶紧把棉鞋穿好。妈妈,咱们进屋里吧,外面冷!”
  进屋之后,安宁把行李包打开,把给二老做的棉衣棉裤和棉鞋拿出来:“爸妈你们穿的太单薄了,这么冷的天,赶紧的把厚衣服换上,试试我做的衣服穿着合身不?”
  顾昱和安卿看着针脚密实的棉衣和鞋子,眼泪止都止不住。宁宁以前哪会做这个啊,一看就知道孩子不知道吃了多少苦,才学会了这么多。
  他们穿上之后,觉得心里都是暖和的。什么绝望、什么颓丧都一扫而空。他们要好好活着,为了宁宁也得好好活着。
  看到安宁左一件右一件掏出那么多东西,顾昱和安卿真担心这孩子是把东西全都带来了。安宁指着那些东西给她们介绍都是怎么来的。
  当他们听说安宁挖了一根百年老山参换了很多票票时,才松了口气。安宁可没敢说自己打野猪的事儿,她说的是东山屯的人都很好,这些都是村里打猎队打回来的野味,她这一年很能干,工分挣得多,分到的可多了。
  为了让父母放心,她还把自己送支书一块上海表的事儿,跟他们也说了。顾昱和安卿这才放心,原来人家照顾闺女是有原因的。这样他们就放心了,一块表而已,他们在瑞士银行里存的财产多得是,别说一块表,就是十块百块都送得起。
  安宁陪着顾昱和安卿在西北过了个热闹的年,在此期间,她用钱、粮票和野味、肉酱把农场里大小头头都给贿赂了个遍。
  那些人收了好处,连连保证过完年分给顾昱和安卿分配的都会比较轻松的活。安宁偷偷的在饭菜里放灵泉水和养元丹给父母调养身体。
  虽然现在是猫冬,地里没什么活了,但农场里还是歇不着。尤其是他们这些被下放来的,那就是劳动改造来了。
  冬天也不能让闲着啊,干啥?挖河。这可是个能累死人的活。原身不知道父母去世的原因,也没给这段的记忆。其实顾昱之所以去的那么早,跟这次挖河有很大的关系。
  含着金汤匙出身的他,从小家里丫鬟小厮成群,他就从来就没吃过苦。后来去康桥读书,那过得也是名流的生活。安卿家也不简单,她们家的亲戚大多都移民海外了,她跟顾昱是在康桥读书时认识的。
  后来顾昱响应号召归国,她也跟着回来了。没想到竟然落到了这样一个下场。他们俩养尊处优了那么多年,在农场里干活早就熬干了身体。
  这个冬天农场组织挖河,顾昱是晕在河道里的,后来被人背回来,却也烙下了病根。
  哪怕安卿想方设法给他调养身体。可缺医少药的,熬了几个月,到底还是去了。安卿哪受得了这种打击,也跟着一起去了。
  现在安宁来了,这挖河的事儿,自然就由她代劳了。顾昱和安卿刚开始都不同意,但安宁执意要让他们俩在家呆着看孩子。
  安宁力气大,活力强。农场自然也愿意她顶替顾昱。安宁早出晚归跟着农场的人挖了半个月的河,刚开始确实觉得挺苦的。那淤泥装了满满一筐,得有好几百斤重。
  既没有吊车、也没有机械,就靠人抬肩扛给弄到岸上。大西北虽然没有东山屯冷到滴水成冰的地步,但刺骨的寒风凛冽,站在水里挖淤泥,那滋味真是谁去谁知道。
  要是壮小伙子还好一些,那些年龄大的和女知青,真是冻都能冻死,但你却不能停下来,因为有人看着呢。不到点儿你就不能停,但凡被逮着偷懒了,是要挨□□的。
  当然也没有硬性规定你要挖多远的距离,所以安宁也就不像在东山屯那样拼了。就跟着众人,不紧不慢的挖着。反正不到下工的时间,是不许提前走的。
  晌午是不散工的,就在河堤上,有人专门做大锅饭。早上来的时候都带着自己的饭盒。中午发一个窝窝头和一碗野菜疙瘩汤。
  那汤滋味难喝的要命,安宁喝上一口就觉得胃里往上翻。可你不喝还不行,那么多人看着呢,想自己偷偷开小灶填填肚子都不行。
  她就只能捏着鼻子,苦哈哈的捧着野菜汤,就着窝窝头,跟吃苦药似的,细嚼慢咽硬吃下去。
  她现在终于体会到,以前在网上看到那些明星啊、网红啊,一口面包嚼几十下是什么感受了,你根本就咽不下去。
  但同时她也十分庆幸自己过年来西北了,她现在已经完全确定,顾昱和安卿的身体急转直下,应该就是因为这次挖河事件。
  这么繁重的体力活,真不是他们那个年龄和身体能够承受的来的。饶是安宁力气那么大,这么一天下来,她都觉得那什么,身体完全被掏空。
  而且真不是她危言耸听,这才干了一周多,就已经有晕倒抬回去,据说已经病得起不来的,还挺不少的。还有几个女孩子,晕了好几回了,脸色惨白,真是看着挺可怜的。
  而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腊月二十八,农场领导才宣布,这次挖河任务圆满完成,大家可以回去歇歇准备过年了。
  安宁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炕烧起来,洗了个热水澡。她其实能进农场洗,但父母在呢,她又不能暴露农场,只能暂时就这么洗洗。
  这过年也歇不着,要蒸包子、包饺子,安宁准备多包一些,到时候左邻右舍送两个。等自己走了,也好请他们多照顾一下父母。
  她带来的腊肉、香肠和肉酱都能放很长时间,这个过年时她不准备动,留着让父母慢慢吃。她回去后还准备时不时的就寄一些吃的,粮食和肉食哪个都不能少。
  这过年农场也允许外出买年货,安宁不但跑着买了很多年货,还跑到不远处的林子里去打猎,虽然都是野鸡野兔子,但是用来打牙祭是再好不过的了。
  这个冬天是顾昱和安卿这几年过得最开心的,女儿孙子都在身边,一家四口等于说团圆了。在安宁的照顾下,他们夫妻俩,只需要抱着孙子到处窜门聊天就行了。
  安宁就忙成了个陀螺,她就没让自己闲着过,荤素包子、饺子不知道包了多少,冬天冷,冻上就不用怕化开,可以一直吃到出了正月。
  没事的时候她就拉着架子车去林子里捡柴火,那些枯死的树枝都能砍回来当柴火的。安宁特别勤快,怕下雨把柴火给淋湿了,她还在厨房外面搭了个棚子,里面整整齐齐的码满了劈好的木柴。顾昱和安卿烧两三个月都没问题,
  跟顾昱一起下放到农场,关系不错的吕卫国、周红旗、杨国伟都羡慕的不得了。再想想自家,回家没少跟自家媳妇唠叨:“当初都笑话老顾没儿子,将来家产还不知道便宜谁呢。可现在看看人家闺女,再看看咱家兔崽子们,哎,家门不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