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1466章
  至少他本人对孙坚兼有敬重和羡慕的。
  如果能像孙坚一样,得到天子信任,有用武之地,哪怕天子和先帝一样,他也认了。
  更何况天子英明,胜过先帝百倍。
  桓阶向后退了一步,双手举过头顶,深施一礼,语带哽咽。
  “不肖臣阶,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一旁的众人见此情景,羡慕桓阶的同时,又有些说不出的欢喜。
  桓阶是长沙士人中的魁首。他成为天子近臣,对整个长沙郡来说都是好事。
  再者,桓阶当面承认是他怂恿韩玄告御状,天子却不介意,还提拔了桓阶,说明天子彻查此案绝非敷衍,长沙人这些年受的委屈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了。
  “陛下圣明!”有人振臂高呼。
  “万岁!”
  “万岁!”
  “……”
  一时间,山呼万岁,群情激动。
  张济尴尬地看看贾诩,也跟着举起了手臂。
  等了一会儿,刘协双手轻按,示意大家安静一下。
  气氛已经渲染到位了,他可以发表他到长沙的第一次演讲了。
  他到长沙来的初衷可不是为了翻张济的黑料,为长沙人申冤,而是要向长沙人展示朝廷的存在,展示他这个天子的存在,实地测试贾诩建议的效果。
  目前看来,这个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他首先说明了自己到江陵的初衷。
  种种迹象表明,天气逐渐变冷是将来两三百年内必然发生的趋势,北方粮食减少,草原深处的胡虏迫于生计,不断南下犯边,都是朝廷必须面对的问题。向江南发展,开发南方,弥补北方产出的不足,并为守边将士提供足够的粮草、辎重,是朝廷的既定方针。
  所以,有人提议以江陵为都城。
  虽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江陵还不适合作为都城,可是从长远来看,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而朝廷开发江南的决心也不会改变。
  长沙作为荆南四郡中开发最早、经济实力最强的郡国,理当做好示范作用。
  即使交州平定,长沙的历史使命也不会就此终结,而是刚刚开始。
  “这需要长沙百姓的支持,更需要诸位拥护。”刘协用充满期待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诚恳中带着火山的激情。“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天下将定,朕愿与士大夫共天下,还望诸君不弃,共赴王道。”
  说完,他拱起双手,环环一揖。
  众人热血上头,在韩玄、桓阶的带领下,齐唰唰地行礼,齐声大呼。
  “臣等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听着山呼海啸般的声音,看着情绪激动的人情,贾诩一如既往的平静,张济、黄祖却有些惊骇莫名。他们在长沙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
  长沙人连正眼看他们的时候都不多,更别说如此热情的拥护了。
  天子不愧是天子,天命所归,无往而不利。
  除了他,还有谁能有这样的号召力?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弦外之音
  一次开诚公布的演讲,瞬间拉近了刘协与长沙的人距离。在场的官员热情起来,纷纷向天子主动发问。问题五花八门,既有关于眼前诸贤的,也有他们关心的民生政策,无所不包。
  刘协耐心的一一回答,不加掩饰。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他之前讲了有人提议江陵为都,也讲了江陵为什么不宜为都,现在同样讲了他对长沙的认识,以及来长沙之后一些观点的改变,丝毫不因为这可能有损他的圣君形象而有所避讳。
  他深知一点,有缺点的真诚永远比虚假的圣明更有亲和力。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完美的圣人只能刻在碑上,供在庙里,却不会生活在现实世界中。
  长沙人质朴,却不傻,其中不乏桓阶这样的智者。在他们面前说空话、大话,最后只会落得和刘表一样的待遇。反倒不如孙坚,大大方方的承认自己的不足。
  唯有真诚能动人。
  长沙如此,江南其他郡更是如此。比起中原诸郡,这些郡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不足,文化教育也相对落后。和他们打交道,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好处,而不是挂在嘴上的尊敬。
  事实证明了刘协的想法,来迎驾的长沙士绅代表对他的态度非常满意。
  不满的都不是长沙人,比如张济,比如黄祖,比如韩玄。
  张济有黑历史,刚被长沙人告了御状,心情自然好不起来。
  黄祖倒没什么黑历史,但是孙坚的画像就在面前。不管他站在哪里,总觉得有双眼睛在看着他,真真切切的如芒在背。
  这双眼睛像是孙坚的,又不完全是,搞得他总觉得脖子凉嗖嗖的。
  韩玄则很失落。
  他本是长沙太守,是来迎驾的人中官职最高的,但是桓阶一开口就夺去了原本属于他的光芒。长沙人不把他放在眼里,天子眼中也没他,仿佛他这个长沙太守就是个摆设似的。
  看样子天子对他的表现很不满意,如果不想办法,仕途也许就到此为止了。
  ——
  桓阶拜为侍中,成为天子近臣,迅速交接了相关政务,换上了侍中的服饰。
  对他来说,这算是第二次入朝。
  在此之前,他就曾被孙坚举为孝廉,拜为尚书郎。孙坚战死襄阳,他听到消息后,赶到襄阳,向刘表讨回孙坚的尸体,送回江东,就没有再回朝廷任职,一直留在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