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嫡女重生,我才是真千金 > 嫡女重生,我才是真千金 第225节
  两人相视一笑,对酌一杯,闲聊几句近况后,沈倾云也是开门见山地提了来意:“先生,我希望创办女学,不知你可否为我提些建议。”
  绪先生一愣,放下手中的小瓷杯,正色道:“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
  沈倾云想了想,她其实有很多可说的。
  但最后,她只是淡淡道:“我希望更多的女子也有走出后院的机会,希望让她们读更多书,看到外面的天地。”
  如果可以,她多希望女子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现在的大家族里,女子其实也会寻个老师教导。但她们识字以后,学的是女则女戒,读的是三纲五常。
  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她们现在学的东西,不是为了自己更好,更是为了做一个更好的妻子、儿媳、母亲。
  在沈倾云看来,这些一字一句已经逐渐被扭曲化,成了无数女子身上无形的枷锁。她们为家族付出一切、忍耐一生,但只落得一句“女子应当如此”。
  此外最多会写诗作画,但也还有诸多的顾忌。
  对这一点,绪先生深有体会。
  没人知道,她的书画乃是一绝。但是女子所著,轻易不可流传于外。
  绪先生的那些诗作、画作,堂而皇之被她娘拿去给了她的弟弟,署上了她弟弟的名字。
  对此,绪家的人说:“这样不是更好吗,你的诗画做的好,只有给你弟弟才能流传出去,难道你希望这些变成废纸,烂在你书桌上?况且你一个女子,有些才名就够了,反正都是要嫁人的。”
  哪怕绪先生一生不嫁,却也拿不回属于她的作品。
  想起这些,她心中万分感慨。
  但她还是摇了摇头:“倾云,我赞同你的想法,可是我们的力量太小了,做不到的。”
  沈倾云微微蹙眉,没有立马出声,而是静静听着绪先生的教导。
  绪先生干了一杯桃花酒,笑容中带上了一丝苦涩:“倾云,你想要创办女学,可是位置选在何处?一个书院,要花多少钱,钱从哪里来?既是女学,那么,谁来老师?就算一切都准备好了,倾云,不会有女子愿意来读的。”
  穷苦人家的,没钱没心思来学,稍微有些钱的,又不愿意供女子读书。
  现在愿意让女子读书的家族,说到底不过也是希望培养出来后能够嫁得更好罢了。
  所以她们现在学的那些已经够了,根本不用再学别的。
  “先生说的这些,倾云自然是想过的。”沈倾云微微一笑,神情并不失落:“书院的位置我有,铺子赚的钱也足够开销。至于老师,所以我这不是来拜访您了嘛。”
  她眨眨眼,有些俏皮:“生源也不必愁,我自有应对之策。”
  见她早有准备的样子,绪先生忍不住也笑起来,但还是无奈地摇摇头:“倾云,你把一切都想的太简单了。你势单力薄,就算书院办起来了,还会有很多问题的。”
  沈倾云认真道:“是啊,所以我找了个靠山。”
  绪先生不解问道:“谁?”
  沈倾云淡淡一笑:“皇上。”
  ......
  微风轻拂,空气间有一瞬间的寂静。
  沈倾云没有说的是,如果书院进行的顺利,或许未来还可以设立全新的考核标准,女子参加考核后,也可以做女官。
  只是现在,她自知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
  她不过希望女子能够见得更广阔的世界。
  但她向来相信,女子不比男子差,如果能学到一样的知识,总有人会崭露头角,不甘心困于内宅。
  况且,之前早有先例,也是她今日来探访的真正目标。
  而此刻,绪先生的内心是无以言说的震惊,但她知道沈倾云不会胡言乱语。
  这时,她才开始认认真真地思考创办女学的意义和可能。
  “所以,你今天来的目的是?”绪先生轻声问道。
  沈倾云微微一笑:“先生,或许,这事情有些为难,可是我想问问你,你可否是认识魏知渺?”
  绪先生的瞳孔猛地一缩,但她很快收起了震惊的表情,而是突然笑了起来:“倾云,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是字迹。”沈倾云压下心头的喜悦,让珍珠拿来一本书:“这是我无意间得到的,据说书上的注解都是魏先生亲笔所写。她的字独有一种风韵,而恰巧与先生你的相同。所以,我才会冒昧前来。”
  绪先生翻看着这本书,一时眼眶有些红了。
  她喃喃道:“没想到这本书最后到了你的手中,这大概就是缘分吧。”
  沈倾云看着她的反应,心中已经踏实了五分。
  绪先生的手摩挲在书页上,轻声说道:“是的,我认识她,因为她曾经教导过我一年的时间,她是我的老师,而这本书,我曾经捧着学过的。”
  她合上书页,看着沈倾云:“所以你今日,其实是为了魏知渺而来的。”
  沈倾云点点头,正色道:“我想请她出山,做书院的院长。所以,绪先生,你知道她的下落吗?”
  绪先生的手捏着书,神色有些复杂和纠葛。
  魏知渺乃是一位奇女子,她曾经隐藏身份,一连教导出了两位状元郎。
  然而因为太多人的好奇,终究发现她女子的身份,从而引发的剧烈的探讨。
  众人们对她褒贬不一,大多数人不相信她的学识可以做到这一点,因此开始诋毁。
  故而数年之前,她便归隐山林,再无人知晓她的去向。
  第404章 拜寻道观
  沈倾云期待的望着绪先生,满眼都是恳切。
  良久,她还是叹了口气道:“倾云,我的确不知道她如今的去向,但我可以帮你指明一个方向。”
  沈倾云跌宕的心终于落到实处,她认真地点头:“谢谢先生,不管之后能否找到魏知渺,先生的这份情我都记得。”
  绪先生感叹地摇摇头:“全看你有没有这个缘分罢了。城北门出去,找到崇德村,往东行千米,有个道观,你可以去问问情况。”
  她顿了顿,声音中有些遗憾:“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
  沈倾云对着绪先生行了一礼,严肃地说道:“先生,我会尽力而为的。”
  “如此便好。”绪先生无奈笑笑,拉起沈倾云坐下继续喝酒:“好歹是来了,我也很久不曾喝酒了,今日陪我好好喝一场。”
  沈倾云也笑起来:“这是自然。”
  两人当下是痛痛快快的喝了一杯又一杯,不期然聊起以往的很多事情。
  代价是第二日醒来的时候,沈倾云只觉得屋子里依然有些天旋地转,胸口处也闷的很,口干舌燥的难受得紧。
  倚翠见小姐醒了,急忙拿来准备好的蜂蜜水递过去:“小姐,快喝点吧。”
  沈倾云微微点头,头便有些胀痛,她捧着蜂蜜水,一会儿竟然喝完了一大碗,这才觉得好多了。
  那自己酿的桃花酒入口性是极其顺滑的,喝了以后嘴里还带着一丝回甘,不知不觉两人就喝了半罐,那后劲却慢慢上来了。
  珍珠也拿了水果进来,让沈倾云吃了一点。
  她又在床上躺了好半天,这才慢慢清醒过来了。
  珍珠不自觉担心道:“小姐,下次可不能喝这么多的酒了,昨天扶你回来的时候,走路都走不稳了。”
  倚翠也在一旁劝:“可不是嘛,昨天你们回来的时候,可把我吓一跳呢。”
  沈倾云摸了摸脸颊和额头,如今都还有些微微发烫,略带着一丝迷茫的眼眸此刻显得十分无辜。
  两人见她如此一下子败下阵来,只能怪那桃花酒实在醉人。
  珍珠絮絮叨叨地又去冲了碗蜂蜜水,倚翠则赶紧叫大厨房的准备些清淡养胃的吃食过来。
  吃了东西后,一直到了下午,沈倾云才彻底觉得好了不少。
  她急忙问道:“绪先生说的那个村子和道观,可叫人去寻到了?”
  珍珠将寒霜叫来,寒霜老实说道:“派过去的人目前还没有回来,算算路程的话,如果顺利找到那应该就快了。”
  沈倾云有些怅然,但也明白这件事急不得。
  她索性又躺了回去,不知道为什么,此刻自己心中也是开心的。
  至少前世想要这般随意喝醉了才回府,那是绝然不可能的,如今却很自在。
  迷迷糊糊之间,她又睡了过去。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沈倾云便叫倚翠帮她收拾好了,准备出发前往那个道观去瞧一瞧。
  昨天夜里的时候,她的人已经传来了消息,说是找到了路。
  今日出发便十分顺畅,倚翠还提前准备了一些点心放在马车上,想着路上可以吃一点。
  几人顺着引导一路就找到了那个道观,此刻已经是临近午时了。
  道观很小,隐秘在半山腰里,瞧着那楼房的修建似乎已经有些年头了,里面瞧着人应该也不多,一派幽静、肃穆的气氛。
  空气里还隐隐飘散着香火的烟气和味道。
  珍珠说话的声音都不自觉放小了一些:“小姐,这里真的会有什么奇人吗?”
  倚翠倒是表情很严肃:“我觉得那些隐居的人,往往就住在这种不太好找的地方呢。此处看着就跟一般的道观不一样。”
  珍珠思索了一下,认真点点头。
  沈倾云没有说话,她手中捏着那份由魏知渺亲手标注的书,带着人走了进去。
  院子中央的墙上有一个很大的阴阳八卦图。
  许是这道观平日里鲜少有人来,突然出现一张生面孔,引得两位正在院子里洒扫的小道士看了过来。
  问过方向后,沈倾云先到了主殿中去上了一炷香。
  她虔诚地跪拜在那,心中默默许下一个愿望。
  睁眼后,她拿起前面的签筒,摇了一支签出来,这才带着签走到一旁的老道士身边。
  那老道士头发和胡须都早已花白,他瞧着身姿不高,身形也很消瘦,一双眼却精朔有力,灼灼望着沈倾云:“这位姑娘是想求什么?”
  沈倾云递过自己的签,轻声说道:“我想求一个人。”
  “哦?”老道士看了一眼签上的内容,眼中闪过暗芒:“若是求姻缘、财气,此为上上签,姑娘不问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