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嫡女重生,我才是真千金 > 嫡女重生,我才是真千金 第171节
  “小姐定然是在担心王爷的安危吧。”珍珠小声说道,满眼都是心疼。
  倚翠面露忧虑:“是啊,不知道未来会如何......”
  皇权更替这般大的事情,对于她这样的小丫鬟来说,就像是天边的云彩一样遥远。
  她回头望了眼已经做好的新衣裳,那是一套绣栀子花蜀锦裙,黄绿的配色霎是娇俏明亮,群头袖口还有金线绣的暗纹,大气中不失精致。
  早先她和珍珠便想着,小姐终于出了孝期,定是要穿些鲜艳的衣裙,好好去去晦气,到时候定然也是让璃王爷眼前一亮。
  但如今......
  倚翠望向天空,原来即使是小姐这般的女子,于婚嫁一事也不见得顺遂。
  这几日连天空都是暗沉的,夜里更显得黑了,厚厚的云层压着,仿佛随时会落下一场暴雨,却又未见半滴雨水,反倒是天气越发闷热,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到了第二日清晨,按照往时天早该亮了,如今还是阴沉的可怕。
  沈倾云起得早,简单梳洗后用了早膳,随后便开始查看听风阁那边传来的消息。
  她心中始终放不下韩柔的病情,但边关隔得远,这一来一回得不少时日,沈倾云只能静静等着,诚心祈求着娘亲能够平安无事。
  若是大局定下,她还想要亲自走一趟边关,看到韩柔才算是能够安心下来。
  可宫里仍然不太平。
  这一日,一直被皇帝暗中禁锢着的、久不出殿的孟妃,也被皇帝召见了出来。
  第317章 遗诏
  司墨璃隔着一个远远的回廊和孟妃对望了一眼。
  那是一个神情有些憔悴的女子,面容看着比她本来的年纪要苍老许多。头上的金饰也是很久前的款式,看着色泽已经暗了下去。她脸上的脂粉都像是贴不住,浮着灰白色的一层,衬托得口脂的颜色格外艳丽和突兀。
  见到司墨璃那张隐隐熟悉的脸,孟妃显然是恍惚了一下。
  她的唇角渐渐勾起了一个笑容,看上去十分僵硬。
  随即,她嘴唇微微张开,吐出几个字。
  司墨璃的瞳孔猛地骤缩了一下,手指也忍不住收紧,一股无言的怒火萦绕在心头。
  孟妃身旁的十二皇子隔着老远就感受到了司墨璃的杀气,不禁瑟缩了一下,往孟妃的怀里躲了躲。
  两人不敢再逗留,赶忙进入了大殿之中。
  皇帝躺在榻上,身上盖着明黄色绣龙纹的被褥,整个人短短几日又已经消瘦了一大圈,早已没有了曾经纵横驰骋的气势。
  “拜见皇上,不知道皇上叫臣妾来,是有何意?”孟妃到了床榻前,乖巧地行了一礼,随即略带嘲讽地看着皇帝。
  她用手扯了扯身边的十二皇子,十二皇子便也怯生生地叫了一句父皇。
  皇帝只是瞥了她们两人一眼,嘶哑的嗓音缓慢道:“这么多年,你也老了。”
  孟妃抬手摸了摸脸颊,露出怅然的神色:“是啊,臣妾早就不复当初了,皇上不也老了,谁又能抵挡得了漫长的岁月呢。”
  过了会儿,她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嘲讽地笑了笑:“或许也有人一直是最美丽的样子,午夜梦回之间,或许皇上才能见到她。”
  说完,她盯着皇帝的面庞,想要从他的脸上看出后悔和追忆。
  可皇帝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他甚至懒得给孟妃一个眼神,而是静静问道:“你觉得朕为何要宣召你来。”
  孟妃的眼中变幻莫测,似乎是在忖度这句问话的含义。
  过了一会儿,她还是说道:“臣妾不知。”
  皇帝闻言闭上眼,再也没有说话,有那么一瞬间,孟妃甚至觉得他已经沉睡了过去。
  殿内好一番寂静。
  良久,孟妃还是按耐不住了,她站得腿麻,往皇帝那凑了一眼,床边的暗卫眼神顿时射了过来。
  孟妃缩回头,轻声开口:“皇上是否想要问十二皇子?”
  皇帝还是没有说话,孟妃摸了摸十二皇子的头,自顾自地说道:“他从小聪明伶俐,虽然没能上过学堂,但臣妾也竭尽所能地叫他认字背诗。臣妾私心想着,若是有人愿意帮臣妾的皇儿一把,他以后也能成长为像皇上这般的明君。”
  十二皇子靠在孟妃的身边,抬头看着孟妃,黑碌碌的眼珠里满是孺慕之情。
  孟妃笑了笑,推了推他:“快,去与你父皇亲近亲近,你不是总说着想要见见父皇吗?”
  十二皇子有些为难地看了看床上虚弱而陌生的皇帝,又看了看孟妃,最后将头埋进孟妃的裙摆里,抱着她的腿不愿意离开。
  孟妃的眼中闪过一丝难堪,又扯了扯他,却没能扯动。
  “行了。”皇帝冷声道:“收起你的那些小心思吧,如果你以为你还有翻身的机会,那你别想了。”
  皇帝睁开眼,看着孟妃的目光里一派平静无波:“但朕看着你为朕育有一子的情况下,倒是可以给你一条生路。”
  即使是躺在床上,面对这种将死的局面,皇帝似乎也还是不把孟妃放在眼中:“待会有人会安排你出宫,只看你怎么选。”
  听到皇帝的花,孟妃惊讶中又带着挣扎。
  这么多年了,她被困在宫殿里,十年如一日。皇帝偶尔回来宫里见见她,每次走后,她都是一身的伤,还有满心的痛苦。
  她不是没有想过死,但后来,她有了十二皇子,日子又渐渐生出了希望。
  如今皇帝却突然告诉她,她可以离开皇宫了。
  一切都像是一场梦。
  孟妃的嘴唇蠕动着,良久才狠下心说道:“臣妾为何要走。”
  皇帝的侧眼看了看她:“你以为你留下来能得到什么?”
  孟妃拉过十二皇子,眼中流露出挑衅:“臣妾也不知道,但是臣妾可以赌一把。"
  皇帝一片漠然,咳嗽了两声,抬了抬手。
  屏风后面走出一个人,宫中侍卫的装扮,孟妃瞧见他,身子一抖,赶紧将十二皇子往身后一塞。
  十二皇子扭动了一下,小声喊了句母妃。
  那侍卫走上前,除了一双眼睛,竟然和十二皇子是十足十的像。
  那些过往的屈辱顿时再度浮现在眼前。
  每每皇帝来见她的时候,外人还以为她多么受宠,实则皇帝只是冷眼瞧着她服侍几个侍卫罢了。
  这个侍卫,只不过是他们的其中一人。
  孟妃死死咬住唇:“皇上,难道你愿意临死前还叫别人看你的笑话。”
  “人死如灯灭,朕又怕什么呢。”皇帝咳嗽着,指着侍卫说道:“她既然不愿走,那你就把她留下了吧。"
  侍卫低低应了一声,下一刻,他从怀里掏出瓷瓶,按着孟妃给她灌了下去。
  孟妃挣扎着想要吐出来,然而无济于事。
  她开始七窍流血,满眼都是迷茫、憎恶、悔恨......
  十二皇子守在她的尸体边,无助地大哭着,被侍卫带了下去,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孟妃的尸体也很快被拖了下去。
  皇帝冷冷一笑,她最后的价值,不过是试试能否诱导司墨璃离开,既然她不听话,又怎么能放任她活在这个世上。
  她逃了也会死,不逃也会死,如今,一切的恩怨也算是了解了。
  他自己,也快离开这个人世了。
  对于这一切,司墨璃只是静静旁观着。
  皇帝做的任何举动,他都不想去理会,只觉得可笑罢了。
  有什么用呢?
  司墨璃一人站在回廊之下,影子被拉的很长。
  层叠的宫殿一直延伸到了远方,高墙内洒下一片朦胧昏黄的光,整个宫中都像是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
  这里埋葬了不少的人,死去的,活着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沉闷的钟声响起,伴随着此起彼伏的哭泣声。
  太监站在台阶上凄厉地喊了一声:“皇上驾崩了!”
  殿前守着的一众人全都跪下,神情悲痛不已。
  望着面前的一幕,太监高举起手中明黄色的圣旨,开始宣读遗诏。
  第318章 继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皇天之命,膺大位于世,乃受大行皇帝之遗命,属以伦序,入奉宗祧。忧危积心,日勤不怠,专志有意于民。今筋力衰微,朝夕危惧,虑恐不终,故传位于璃王司墨璃。中外文武臣僚,同心辅佐,以福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特此布告天下。 ”
  太监的话音一落,众人哗然,目光纷纷望向最前面的璃王。
  可他的面色无喜也无悲,也没有一丝的惊讶,谁都看不出他平静无波的双眸里在想什么。
  后面有的人失落,有的人愤恨不平,也有像七皇子这般由衷替司墨璃感到开心的,在他看来没人比皇叔适合当皇帝了。
  这样一个结果,似乎合理,又似乎超乎了所有人的预判。
  大家都没想到皇帝真的一狠心将天下直接交给了自己的弟弟,而不是选择一个儿子。
  司墨璃沉稳地走上前,冷淡而又顺从地接下了圣旨。
  皇子们各被封为王。
  七皇子为贤王,十二皇子为平王,皆率先去往封地。
  八皇子为睿王,暂留在京都治疗腿伤。
  消息一经宣扬出去,朝野上下十分震惊,自然有人不服。
  但司墨璃手段狠辣果决,很快将那些不平的声音压制了下去,并且对不少的人做了职位调整。
  文臣这边,太傅等人先是带头表达了归顺之意,然后辞官养老去了。武官那边更不用说,之前配合六皇子的一些人,还有皇帝病危试图操纵小动作的另一人统统被革职了。
  眼看着一批官位空置下来,司墨璃点了一些人暂时兼任,并放话出去根据近日的表现和自荐来考虑最终到底由谁任命。
  这一下,许多人都乖顺下来,想着怎么样得到好处。
  动荡很快平稳了下来,京都仿佛又恢复了往日的一片祥和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