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嫡女重生,我才是真千金 > 嫡女重生,我才是真千金 第129节
  考上的人自然淡定许多,没考上的,此刻仿佛又瞧见了希望,都大声喧闹着:秋闱泄题不是小事,此事必须报官!将事情查证清楚,还我们众位考生一个公平!”
  “对!报官!”
  里面的动静越闹越大,沈倾云和季千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凝重之色。
  第242章 秋闱泄题的幕后主使
  正值未时,加上八月底暑气未散,明晃晃的太阳高悬在空中炙烤着大地,地面上翻腾的热气灼人肌肤,这样的燥热更加使人心烦意乱。
  考生们群情高涨,一大批人簇拥着一起到了京兆府。
  看到这个阵势,沈倾云和季千雪都明白,一旦坐实了试题泄露一事,那么朝中又是一番大的动荡。两人都没有久留,赶紧各自回府。
  沈倾云第一时间将消息递送给了司墨璃,收到了他简短有力的回信:放心,事情不会牵连到我,近日少出门,等我解决。
  将纸条烧掉后,沈倾云的内心也安定了不少。
  而京兆府尹这边,这么大的事情,哪里是他一个小小的府尹能解决的,自然是层层上报。
  为首的考生叫祝珂,人如其名,他身姿清瘦,眼中湛然有神,整个人的气质清秀温润,如白色美玉。
  其实他也已经中举,但是生性善念、为人正义的他见不得如此不公之事,加上自己有真才实学,可以保证是凭借自己实力考上的,行得端坐得正,因此挺身而出。
  跟在他身后的许多考生还在慷慨激昂地控诉着,也有一些持怀疑态度的,或者是一块凑热闹的人,所有人把京兆府门前的路围堵得水泄不通。
  事情一闹大,很快京都的人都知晓了,源源不断有考生往京兆府围过去看情况。
  科举是选拔国之栋梁的重要手段,岂可儿戏,皇帝听闻后震怒不已,下令彻查到底。
  再更高的官员到来之前,京兆府尹只能先作简单的审问:“你们为什么觉得此次的秋闱存在泄题。”
  祝珂上前一步,行了一礼道:“府尹大人,事情是这样的。昨日里,有一名叫丁志祥的学子出去喝酒,一直喝到今天早上回来,对着同学们大放厥词,我们这才知晓,几年的努力不如人家花了几千两银子!”
  他说着,声音中是难以压抑的愤怒:“我们同为备考的学子,平日里难免会有学业上的切磋,彼此有多少的学问,心中都有个大概。丁志祥此人平日里就疏于学业,此次秋闱成绩却排名靠前。学生本以为他是运气好,没成想他自己说出了买卖试题之事。”
  “是啊,大人,以他的水平,靠自己去考根本不可能有这个成绩!”
  “祝兄这是给他留了面子,大人,那个丁志祥靠着家里有些钱,从来不好好学,顶撞学院里的夫子不说,经常偷偷跑出去喝花酒,这是许多学生都知道的事情!”
  “对对对,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中举呢!”
  “常生你知道吧,他平日里多勤学苦练,夫子都夸他文章做的好,此次都落榜了!”
  “大人,请您一定要公正查案,还我们寒窗苦读之人一个公平啊!”
  “是啊,恳请大人了!”
  ......
  底下的人义愤填膺地声讨着,京兆府尹皱起眉头,拍响了惊堂木:“肃静!肃静!”
  一群人这才慢慢安静下来。
  京兆府尹大声说道:“你们的诉求,本官已经听明白了,如今案件的关键人,就是那位丁志祥,此人现在在何处?”
  祝珂回答道:“大人,丁志祥奚落我们之后,或许也是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人已经跑了,还望大人将他捉拿归案!”
  没想到关键的人竟然跑了,京兆府尹吐出一口闷气,派人去查。
  此事被移交给了大理寺,那个叫丁志祥的人很快也在一家客栈被抓住了。
  丁志祥这种人,喝了些酒就忘形了,但酒醒后便知道自己闯了祸,原本想要蒙混过关,没想到还是被闹大了抓了进去,大理寺的人甚至没怎么严刑逼供,他就被吓得全部老老实实交代了出来。
  原来是同乡的丁辉将试题卖给他的。
  顺着丁辉这条线去查,很快查到了私自售卖试题的官员。
  因着皇帝专门盯着这个案子,审理很快有了结果,查来查去,竟然查到了荣亲王的头上,荣亲王很久都不理政务,自然也不会认下这么大的罪名。
  六皇子傻眼了,连夜进宫和贵妃商议:“母妃,这是怎么回事呀,怎么和荣亲王扯上了关系呢,这,明明我们的安排,应该针对的是璃王呀!”
  贵妃也是大为不解,她揉了揉额头:“此事对我们不利,荣亲王与泄题并无关联,他不可能认下这件事,到时候咬死不放,万一扯出我们的人,那就难办了。”
  “现如今该怎么办?”六皇子一听,急得在宫殿里面团团转。
  说着,他似乎想到什么:“荣亲王不是最疼他的小女儿真阳郡主,能不能从她的身上下手?”
  贵妃摇了摇头:“这不是一般的案子,就算他再怎么喜欢真阳,也不可能为了一个女儿,让全府都败落下来。”
  “事已至此,只能尽快切断我们与此事的联系!”贵妃咬牙切齿地说着,声音里带着破釜沉舟的怨气。
  六皇子点点头:“母妃,放心吧,此事我去安排。”
  说着便出了宫。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荣亲王此刻已经知晓了此事是六皇子在背后捣乱。
  他能这么快查到,司墨璃自然功不可没。
  早在知道贵妃和六皇子要对付他的时候,他就已经提前做好了防备,换了人手,祸水东引,而他自己只需要坐山观虎斗。
  荣亲王很快到皇帝面前去哭诉:“皇上啊,你是知道老臣的,每日钓钓鱼,没什么别的爱好。老臣只想安安分分地度过晚年,我怎么可能利用科举泄题来牟利!”
  这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看得皇帝也十分无语。
  说实话,皇帝也不相信这件事的背后主使会是荣亲王。
  “放心吧,朕信你。”皇帝无法,好言安慰了几句,荣亲王这才缓和了过来。
  随即,他话里话外给六皇子上眼药,直言六皇子当初想娶真阳郡主不得,如今怕是对亲王府心生芥蒂。
  皇帝表面不动声色地安抚荣亲王,内心里却对司明宣更加厌恶。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曾经三皇子也好,如今的六皇子也好,若真是能顶的住,比得过司墨璃,他不是不能立为太子。可一个个的,又是勾结外敌,又是泄露科举的题目,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废物!
  这般想着,皇帝的脸像锅底一样黑,荣亲王瞧见了,心中暗喜,这才退下。
  真阳郡主不知道从哪得知了这些说辞,哭得不能自已:“都怪我生得美貌,遭人惦记,这才为亲王府惹来祸事,父亲,你可千万不能让六皇子荣登大宝,否则以后女儿定不能逃脱他的魔爪!”
  第243章 挑中了黄铭安
  荣亲王妃也是唉声叹气,可如今的局势看来,也就六皇子继位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荣亲王虽然是亲王,但实际上与皇帝的血缘关系非常远,只是承袭了上一代的爵位,而到现在,亲王府几乎是边缘化了,虽有殷实的家底和人脉,但并没有特别大的实权。
  六皇子和贵妃曾经也只是偶然提过一嘴,或许他们自己都忘了。如今六皇子得宠,自然也不可能再看得上亲王府。
  对此,荣亲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真阳郡主的事情虽只是他临时找出来的借口,但是她的婚事如今也必须提上日程了。毕竟无论如何都是已经站到了对立面,自然要早做准备,避免六皇子的报复。
  这件事被交给了荣亲王妃,男子家中的地位低一些都可以,主要是家风清正,然后也不属于六皇子那派的。
  荣亲王妃向来溺爱真阳郡主,否则也不会由着她这么久也没嫁出去,如今情势所迫,心中将六皇子恨得要死。
  找来找去,竟然看中了此次秋闱的解元黄铭安。
  这个黄铭安年纪已满三十,虽然比真阳郡主大了不少,但出生清流世家,虽是嫡次子,但哥哥早逝,几乎与嫡长子无异,此番秋闱又拿下第一名,可见博学才学、前途无量。
  荣亲王妃找人打探了许久,又看了黄铭安画像,五官虽然不是那种极其出色的,但是结合到一起却显得十分顺眼,周正的模样看着就没什么花花肠子。听闻这么大年纪没有娶妻,一是被嫡兄去世所影响,二来这么多年一门心思积极备考,如今也算是出了头。
  若是再让荣亲王找些关系,等春闱和殿试的成绩出来后,安排个有前景的职位,只要不犯什么大事,以后的日子那就是越过越有奔头。
  媒婆介绍道:“这黄家的人口也简单,两个嫡子,一个去世了,留下遗孀,另一个就是这黄铭安。底下也只有一个小妾生了庶子,由此可见家风清简,黄老夫人也不是容不下人的性子。黄家的老两口也都是和善人,早就盼着嫡子可以尽快娶妻,若是得了个郡主的儿媳妇,还不当成宝贝宠着。”
  荣亲王妃连连点头,其实他们想要找一个家世简单些的,也是考虑到真阳郡主的性子太过骄纵,像那些妯娌关系处理不好,嫁过去生活也没那么容易。
  亲王府的人终究不能在她身边时时护着。
  而这个黄铭安看上去就相当不错,家世不高不低正正好。
  “只是这年纪......”荣亲王妃还是很犹豫。
  媒婆哎哟一声:“王妃,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之事呢。再说了,年纪大会疼人,郡主若有些小性子,也好包容着,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荣亲王妃点点头,不过想着毕竟是女儿的终身大事,还是要见了真人才行的,还得看那黄铭安和真阳郡主彼此是否都愿意。
  但实际上,能有个郡主儿媳,对于黄府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好事,哪有不同意的呢。
  于是很快黄府的人便上门了,双方聊了聊,问了些基本的情况还有对以后的设想,听到荣亲王能够在入仕后帮忙,黄府的人也十分感激。
  真阳郡主躲在屏风后面,悄悄往外面看,正巧看到黄铭安的侧脸。眉目分明,自有一股沉稳之气,
  心下莫名是很满意的,她一直盼着未来的夫君能够娇宠她。
  双方都十分满意,介于这年纪也都大了,很快交换了生辰八字。
  八字也合,不过荣亲王妃特地又跑了一趟,找了相熟的僧人仔细推算,僧人提点道:“虽有小人暗自使坏,但郡主命里自带贵人,只要自己不委屈自己,没人能委屈她。”
  荣亲王妃一听,也就放心了。
  她的女儿她还能不知道吗,绝对不会让自己受委屈的。
  于是这婚事就这样敲定了下来,男方带着媒婆过堂,商议了一些具体的细节,最后定在了明年三月殿试以后成婚,这般时间也不算匆促。
  而在这期间,朝中又出了一件大事,秋闱的其中一位主考官畏罪自杀,留下遗书,揭发了自己的恶行。
  事情仿佛是到此为此了,大理寺的人也没有再追查下去。
  六皇子虽然暗自失了些人手,明面上却没有太大的损失,因此竟然还有几分洋洋自得:“这璃王的手段也不过如此,最多就是自保罢了。”
  贵妃也重振旗鼓,又一次约沈倾云入宫。
  “这沈小姐千尊玉贵,本宫请了多次,也没把她请过来。这此来了,且看看本宫叫她知晓什么才是规矩!”贵妃得意洋洋地说着。
  身边的嬷嬷一如既往替她捶着腿,眼中不由得露出担忧之色。
  沈姑娘可是王爷的心上人,今日怕是不受点罪,很难从宫里平安出去,这可如何是好呢?
  两个人各怀心思,左等右等,终于等来一个宫女:“娘娘,沈小姐半途被丽婕妤拉走了,她说与沈小姐一见如故,先找娘娘借用沈小姐一天,想必......想必娘娘大度,不会介意......”
  宫女说着,感受到贵妃越来越浓厚的怒气,把头深深低了下去。
  “敬酒不吃吃罚酒,嬷嬷,我们走,本宫倒是要去瞧瞧这两人在做什么。”贵妃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顿了顿,她又重新坐了回去,轻声吩咐道:“本宫没记错,丽婕妤如今每日下午都要吃一盅血燕,她既然这么喜欢沈小姐,那如果是沈小姐端给她的,想必更加对胎儿有利吧。”
  这话里有话,显然是要一石二鸟,借沈倾云的手弄掉丽婕妤的孩子。
  至于她,好好待在自己的殿内,坐等着好消息传过来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