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 > 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 第1023节
  天工科技自己估值,挤出水分。只考虑固定资产价值,存货价值,原料价值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什么商誉价值,品牌价值,还是留着骗投资者好了!
  郭敏一脸的不忿,他始终强调富士康的可能性,但是长天科技不是吃素的。
  “有几家资本最近的动向不太正常吧,大量的资金入驻,各种利好消息放出,我们还没有签约,网络上就已经出现了各种看好富士康发展的文章和视频。你们敢说这些跟你们没有关系?”长天科技谈判方说出了一些事实。
  而这些事实确实是富士康的公关团队做的,目的就是让市场重新看好富士康。
  他们甚至做通了一些评级机构的工作,使得富士康的信用等级非常高,导致富士康的股价短期上升,市值被高估。
  这就是为何长天科技方面要自己做评估的原因,在它看来,制造业只有实物和相关的技术,人员才是最值钱的,其他都是废话。
  经过数天的日夜调试,产线就可以投产了,一边投产一边改造,能造什么就造什么。
  发布会三个月之后,长天科技也只是交付了500万台手机,200万台蜉蝣和100万台可穿戴设备。有购买意向的数量是其十倍以上,那叫一个杯水车薪。
  然而就是这样的销售数量,长天科技稳拿百亿的净利润,一个季度的时间就有这样的业绩,可谓是前所未有,如果之后产线全面投产,那么后续利润更加难以想象。
  长天科技稳步发展的同时,焦急的米国军方也终于买到了想要的设备,他们的特勤拍了好几轮队伍这才把设备拿到了手。
  “快快快!全都集合!什么?干婆娘?我干你娘!”
  “怎么能这么骂人呢?”
  “长天科技的产品回来了!我们如果找不到破解的办法,以后我们都要失业了知道吗?”
  “哦!”
  米国军方的科技部门迅速的集结起来,所有的人看着瀚海t1,有点不敢相信这玩意有这么强大。
  实验很快开始,最先开始的测试环境是强磁场,这里别说信号,就连处于磁场中的金属都会磁化,被磁场控制。
  在远处的人拨通了手机,结果不到一秒,手机立马响起,所有人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
  下一个进行的是幽闭环境的测试,也就是在底下数百米通话,这里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鸟笼效应,只能允许有线通话。
  结果还是一样,根本没有任何的屏蔽,瞬间就接通。然后深海,深山,沙漠地区都尝试过了,甚至还进行了太空环境的测试,全都通畅,就连信息的交互都没有阻隔。
  所有的测试都进行过了,米国军方的人越做越是心凉,很多环境已经超出了最严峻的使用环境,现实当中根本不可能遇到。即便如此,长天科技的产品都没打折扣的运转。
  米国军方这一次死心了,他们脸色难看的坐在一起。
  “说吧,我们能不能分析,仿造?”主持会议的中将非常务实,他都说不出“超越”这样的词语,能接近就应该不错了。
  结果他失望了,在场的人根本不敢搭腔。
  “就连解析都不敢保障吗?说话!”中将发火了。
  终于,有人搭腔了:“连拆都不一定能拆明白,按照长天科技目前的产品表现,再联系前几次的拆分结果,我们很可能会直接拆坏设备,引起产品的保护性自毁。”
  说到这里,大家想起了上次拆蜉蝣的狼狈场面,根本就是一场噩梦。现在还加入了量子技术,鬼知道里面的结构是什么。米国目前在量子方面的技术很不成熟。
  “拆不明白也要拆!再叫夏国的特勤排队买!你们一边拆解,一边继续在量子学方面进行研究。长天科技能把路走通,起码证明某些方向的猜想没有错,这个何尝不是我们的机会!”中将的话让大家都沉默了,这么乐观的人也是不多见了。
  会议结束后,米国的人开始了逆向破解的道路。
  结果真的跟他们想的一样,手机的拆开很容易,但是一触及到量子方面的配件,就变得无比复杂,长天科技没有遮掩什么,想看就看,反正芯片和处理计算方式又学不来,看了又能怎么样?
  这比思路不对还难受,人家是明显走到前面去了。拆了几台产品后,收获非常小,除了得到芯片排布方面的启发外,量子学方面根本没有进展。
  “我们要重新补课了,制造业的大量外流终于还是出现了恶性反噬,产业空心化的恶果正在出现。
  我们总是认为把低端产业交给别人,我们负责芯片之类的高端制造,却忽视了制造业分散可能导致的后果,那就是产业不集中,整体水平的提升非常困难。
  夏国始终保持整套工业体系,我们却不断往外迁移。过去我们的水平在高处,问题不大,一旦人家接近甚至超过我们,我们就得重新收拢制造业回本土!”米国政府智库得出了最终结论。
  现在他们必须要等整体制造水平跟上长天科技才有可能实现反超,不过这个可能非常低了。水平越高,每一步就越是难追!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疯狂的夏国留学潮
  如今最生气的不是米国军方,而是米国当局,当初他们就看到问题了,可是自身经济搞的是彻底的市场化,什么产业都是跟着市场走的。
  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比方说有些产品交给外国的代工厂来生产就会很便宜,可是质量上是有点没法保证的。
  米国国内类似的企业如果质量好,就会成本高,要价也高,最后就干不下去。
  到最后,就会导致行业外移,产品质量不断下滑。那个时候,需求方的要求再高也没用,整个市场都这样的水平。
  这就是为何夏国要不管市场规律,死活都要养着一些赔钱的企业,就是为了保证工业部门的齐全,平时不显山不漏水,没有市场盈利,自身水平还不高。
  可一到关键时刻,起码能投入使用。
  有跟没有是两回事,凑活和优秀往往差别就不大了。现在米国就属于没有的状态,需要满世界召回制造业,它太习惯整个世界给它做代工的模式了,如今被长天科技打疼了才知道这些部门集中在国内的重要性。
  问题已经存在,米国只能硬着头皮解决,首先就是让制造业回流,让米国重新伟大,这个政策好些年前就开始,却一直不温不火的执行着,现在米国当局加大了扶持力度,拿出真金白银迁回制造业,重新凝聚技术集中度,让各生产部门互通有无,加强联系,这是远的方针。
  其次就是实施近的的方针。
  米国军方开口要钱,直接设立专门的项目组,对核心技术进行公关,量子学就是首要的课题,这个原理搞不出,制造业跟上了也没有用。经费初步就申请了数百亿刀,以后还会更多。
  量子学方面的攻关成本绝对比原始芯片还高,再加上要看齐长天科技的碳基芯片和神经元计算组技术,把米国一年的gdp投进去都不知道够不够。
  最后就是中长期的打算,那就是派出大量优秀的学者,学生前往夏国留学,交流,学习夏国优秀的技术,能学多少算多少。
  说真的他们的内心是就崩溃的。
  想当年,夏国派遣一百多学童前往米国学习,过来是学习先进的文化和科技。
  从那时候起,米国就一直是世界科学的最高点,然而现在的情况彻底改变了,轮到米国派遣人员去夏国学习。
  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是天差地别的。
  夏国派遣学童的时候,世界的科学水平其实还在低处,最多也就捣鼓出电话,电报这样的产物,就连青霉素都没出来,聪明的人很快就能学会原理。
  但是现在落后的领域是量子,神经元计算组这样的科技与狠活,原理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多,一群人分开学习再凑一起复盘,这样的模式大概率是搞不出来的。
  况且,还有制造业的差距。
  “也不知道我们要花多长时间才能追上去了!”
  米国相关科技机构的负责人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内心有点崩溃。
  但是事实摆在面前,落后就是落后。
  就算是对外宣传,米国依旧是非常强大的。
  无论是在基础科技还是在应用科技依旧是全球最领先的。
  就算是全世界的人都知道,诺贝尔奖得主之中,米国人占有的比例是最高的。
  但是实际上。
  只有米国人自己的心中才清楚。
  现在无论是基础科学还是应用科学,米国已经全面落后于夏国。
  量子通讯其实就是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最好的集合。
  如果说米国在这个领域是跑了一百米,夏国科技界已经来到了月球。
  这家强大的差距。
  这种差距不是拨款一两个亿能够解决的。
  目前最关键的是把留学生送出去。
  米国计划三五年就派遣一百万留学生前往夏国留学,方方面面都要学习,除了那种学习理论的高材生,还有制造业打螺丝的技术高手也会进入工厂学习。
  这段时间驻夏国的米国大使馆忙疯了,太多的签证要办理,全是申请要来夏国的留学生。
  米国的留学生是做了两手打算的,一方面,他们向夏国高校申请留学,如果能通过就去上学。
  另一方面,在入学之前,就会在夏国到处行走,考察夏国的模式,尤其是长天科技的生产制造。
  夏国的高校也忙疯了,其中还带着许多的迷茫。
  因为他们收到太多的米国留学申请,写回复都写不过来。
  之所以迷茫是因为之前的夏国高校都是想办法把学生送到米国留学,并且引以为荣发,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些米国的学生疯了一般要进入夏国的高校。
  水木,燕京这两家高校号称米国的留学预备班,现在出现了海水倒灌现象,管理层兴奋的认为自己的科研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准,要不然这些米国人怎么会申请?
  但他们想多了,这些留学生不过是为了获得水木,燕京留学生的身份,方便行走,毕竟这两所学校在夏国的能量实在太大了,做事方便。
  殊不知,这些留学生第一意向其实是跟长天科技有合作的高校,比如江州大学,苏杭大学,付旦大学。
  这些大学跟长天科技总部距离近,跟长天科技的产业距离近。
  甚至跟长天科技天然有很多合作项目,这才是最希望留学的地方。
  几乎所有收到米国留学申请的高校都摸不清头脑,这些申请来留学的学生质量非常高,属于年少成名的那一类。
  以往高校又是花钱,又是给陪读,才招来一群黑猩猩,现在一对比,真是天壤之别。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长天科技的自然科学院也被申请塞满了邮箱,数量比不过那些高校,但是质量非常的惊人。
  那些年少成名的米国留学生都不敢来申请读研,他们自知不配,敢申请的都是学科大拿,年龄也都非常的小,属于米国真正的希望。
  这里面有个叫希尔顿的年轻人,十三岁就大学毕业,十五岁两个博士头衔,一个是数学,一个是物理,年纪轻轻就被哈佛聘请为终身教授。
  如今才二十五岁就做到了哈弗物理系的主任,这样的狠角色才敢向长天自然科学院申请读研,他甚至是远跨重洋到现场咨询报名的,就连邮件都不发,可谓是诚意满满。
  由于希尔顿的名气太大,报名现场几乎没有不认识他的人,许多人争相找他签名合影,引发了各方的关注。希尔顿没有这个心情搞这套饭圈操作,他是来求学的,不是来享受大家的崇拜的。
  大量优质留学生进入夏国的现象最终引发了媒体的关注,他们派人去找米国留学生采访,有的甚至前往米国直接采访,把事情的影响扩大到了新的境界。
  希尔顿就成为了他们的采访对象。
  “您已经在相关的领域有了巨大的成就,全世界的高校都希望您能进驻。可您为何要到夏国申请留学?”采访的记者举着话筒,眼里全是小星星,这样的人到哪里都是耀眼的。
  希尔顿脸色平静:“我是来学些先进科学理论的。而我的目标是长天科技自然科学院,希望以研究生的身份开始学业,费用自理,不需要提供奖学金。”
  “长天科技的自然科学院?这里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不过您也太谦虚了吧,您的水平做教授都可以了。”
  “并不是这样的。长天的自然科学院有太多不可思议的设想,然后一一变成了现实。
  说实话,早在它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时候,我就开始申请过来读研究生了,后来又申请了两次,都没有通过,所以这一回索性直接过来申请面试,希望面对面的交流,得到读书的机会。”
  希尔顿非常沮丧,他是个纯粹的学者,每一次长天科技搞出新技术,他就开始疯狂的申请,然而全都没用,哪怕拿项目合作当条件都没能撬开长天自然科学院的大门。
  记者都呆滞了:“您是说您多次申请都没有通过?那么这一回呢?”
  “还在等面试通知,我也不奢求直接录取,起码给我个考试的机会,让我能跟别人公平竞争。”希尔顿说完就走了,他打算干脆先找个愿意接收他的学校当当教授,然后再不断地申请,一旦通过立马放弃职位,什么待遇都不要了。
  希尔顿申请还没通过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网络,网友们一边呆滞,一边产生了强烈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