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 > 重生1999:开启黑科技时代 第406节
  沿江半导体公司也是出现了这种情况。
  陈潇当即拿出了自己的改革方案,对张京、蒋舟以及尹姚说道:“要提高芯片的材料,那么就必须要合理的利用社会的资源。”
  “芯片的生产技术多达9步,有一些半导体生产公司,可能会多达10多步。”
  “但是制约芯片发展的其实只有那么关键的几个环节。”
  “那就是薄膜制备、光刻、刻蚀以及封装。”
  “我在江州设定了一个增加芯片产量的方案。”
  “我现在把这个方案发下来,大家都可以看一看,研究研究。”
  陈潇让工作人员把他自己的方案发下去。
  陈潇一边让张京的人看着方案,自己一边说道:“沿江半导体公司完全可以集中全部的力量做光刻以及后续的工程。”
  “之前,张总把目前沿江半导体公司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线的情况给我看过。”
  “我认为凭借目前联江半导体公司的相关生产设备,我们完全能够加芯片的产量提高到一个月10万片左右。”
  “等公司的全部产能完备之后,一个月的产量可以达到20万枚以上。”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的意见就是向成熟的半导体上游公司购买相关的原材料,也就是成熟的已经延伸好热氧化好的硅晶圆。”
  陈潇这话一说,与会的众人都小声的谈论了起来。
  的确,陈潇为大家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
  这种方法是张京等人从来都没有想过的。
  之所以张京从来没有想过对外采购原材料,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
  第1个是目前夏国的半导体产业十分的落后。
  除了夏芯国际以及英特尔再夏国建设的工厂以外,国内基本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有能力生产晶圆。
  因为没有货源,所以夏芯国际从来就没有想过对外进行采购。
  第2个原因就是夏芯国际的自力更生的意念非常的强大。
  因为面临和胎积电之间的竞争,所以夏芯国际的危机感非常强。
  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必须要自己亲力亲为,这样才比较妥当。
  张京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没有地方进行采购呀!”
  这一点陈潇也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和专业人士讨论过。
  陈潇说道:“全世界能够做晶圆的地区无非有三个。”
  “第1个是米国本土,第2个是东洋,第3个是南韩。”
  其实还有一个地点,陈潇并没有说。
  这个地方就是弯弯地区。
  陈潇并不想和湾湾地区的任何半导体公司打交道。
  这个地区的大部分公司是绝对没有诚信,唯利是图的。
  “米国本土就不说了,能够生产经验的公司全部都是英特尔或者是amd等半导体公司的下属产业。”
  “英特尔等公司垄断了这些企业的采购,我们要是向这些公司求助,不会得到任何响应,即便是我们愿意出高价购买,英特尔也会从中作梗。”
  “第2个地点是南韩,南韩的半导体晶圆公司整体技术比较落后,而且产量比较单一,主要是满足三星等公司的使用,英特尔在这些地方也有少部分的订单。”
  “所以我们采购货源,唯一能够选择的地方就是——东洋。”
  当陈潇说出东洋这两个字之后。
  张京和蒋舟都有一些疑惑。
  蒋舟说道:“东洋的半导体公司?”
  蒋舟不知道为什么陈潇会选择东洋。
  陈潇点点头说道:“东洋的半导体技术产业公司有很多,特别是生产硅晶圆的公司,这一些公司技术成熟,产量还高,而且质量要比南韩的高不少。”
  “我咨询过夏国科学院的相关专家,他明确的告知,东洋的硅晶圆能够生产高端的芯片,无论是外延性,光刻性都非常的好。”
  陈潇给出了自己的理由,“在六七十年代,东洋是全球的半导体中心,他们的半导体产业甚至比米国本土的还要强大。”
  “因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所以诞生了上下游的各类公司。”
  “只是在广场协定之后,东洋的半导体成熟产品几乎在一夜之间就灰飞烟灭。”
  “目前东洋虽然少有生产成熟芯片的公司,但是其产业链还是比较完备的。”
  “而且这些公司在这几年的日子并不好过,要是我们能够给予他们的订单,我相信这些公司是十分乐意的。”
  陈潇又说道:“这些公司长期受制于广场协定,对英特尔等美国半导体公司其实是比较憎恨的,和他们合作,我相信能够成功!”
  陈潇的工作做得非常细,他从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
  陈潇让宋怡给了张京一份名单。
  这一份名单上都是东洋的半导体原材料公司。
  大部分公司都位于破产或者是即将破产的边缘。
  对这些公司来说,他们有技术,有产能,但是没有市场,大部分的市场都被英特尔和amd的科技巨头所垄断。
  要是长天科技能够对他们抛出橄榄枝。陈潇相信这些公司一定会非常乐意。
  而在陈潇的具体方案之中,完全是优化了整个芯片生产的流程。
  张京本来就是这一行的专家,他能够看出,陈潇设定的这个优化方案是极其专业的。
  这一个方案让张京不由得对于陈潇更加佩服了。
  他相信陈潇对芯片的了解要比自己强上不少。
  而且按照这份方案的具体做法,只要能够购买到足够的原材料,沿江半导体公司的产能就能够立刻提升到每个月7万片左右。
  随后几个月等待生产线扩容完毕之后,月产量达到10万枚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只要月产量能够达到10万枚,那么沿江半导体公司就能够同时满足神船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的订单。
  这种方法是绝对可行的!
  整个会议室陷入了沉寂。
  所有的人都在研究的研究的陈潇递方案。
  最后张京表态说道:“我这边立刻安排人去东洋和这几家公司联系一下,如果可行,我们立刻用现金采购硅晶圆!”
  尹姚也说道:“我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当初我在德州仪器工作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东洋的半导体原材料其实质量还是不错的,只是因为米国的公司想发展自己的原材料基地,而且南韩和弯弯地区的成本更加便宜,为大量的订单都放在了弯弯地区或者是南韩。”
  “就算是东洋那边的价格稍微贵一点,我觉得也没有关系。”
  蒋舟也说道:“沿江半导体公司迟早也要建设自己的原材料供应链,我们这一次向动员方面采购原材料,也算是考察一下优秀公司的生产工艺吧。”
  私人公司和机关事业单位最大的不同就是,陈潇开会从来不说废话。
  仅仅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关系到沿江半导体未来以及盘古芯片未来的会议就结束。
  陈潇立刻返回江州,他需要以集团公司的名义协调各子公司的生产和销售。
  而张京则亲自前往东洋,以寻求芯片的原材料。
  张京也十分赞同陈潇说的话。
  东洋这个民族是让人十分厌恶的民族。
  但是该利用的就要利用,讨厌他和利用他两个东西并不是相互违背的。
  ……
  此时在深市,神船销售店的门口持续围着大量的人。
  在门口的记者已经很少了,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希望能够购买蛟龙计算机的用户。
  而大部分用户并不是夏国的普通计算机使用者,而是来自于类似于英特尔、戴尔、索尼、联翔等公司派出来的商业间谍。
  这段时间长天科技研发出盘古芯片的事件,已经在全世界的各地特别是在半导体行业内部发酵。
  大家都希望第一时间能够拿到神船的蛟龙电脑。
  更是恨不得立马就把电脑给拆开拿到芯片,把芯片拿到实验室去好好研究研究。
  但是非常可惜,即便这些人已经在神船的销售店等了好几天时间。
  他们也依旧买不到蛟龙计算机。
  毕竟目前整个神船都缺货。
  吴军当然得知这个情况,有一些好笑的说道:“没有想到缺货也成了保护我们的产品不被商业间谍研究的秘密武器。”
  当然吴军这是苦中作乐,他在耐心的等待着陈潇的统一安排。
  联翔也没有买到宣传的蛟龙计算机。
  其实没有买到对杨庆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这让杨庆还抱有一丝幻想——神船的发布会不过是虚张声势,盘古新的芯片目前还没有办法商用。
  但是很快杨庆得到了让他彻底崩溃的消息——国家要大规模扶持长天科技芯片产业,并且削减对联翔的扶持。
  燕京,夏国科学院。
  夏国科技相关部门的相关人员,正在和夏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共同推出一个重要决定。
  夏国将牵头各部门和相关产业花费巨资成立半导体产业的扶持基金。
  该基金的成立,将为夏国的半导体公司提供极大的资金扶持。
  除了资金扶持以外,国家还决定给予半导体等关系到国家计算机互联网安全的未来产业,予以极大的政策支持。
  凡是在半导体行业有着突出贡献的公司,将享受税收,贷款土地等多层次方面的优惠。
  长天科技这一次研发出盘古芯片,的确给了国家相关部门和行业一针强心剂。
  让国家忽然在高新技术产业上充满了信心,感觉到夏国的半导体也能够和东洋,南韩等国家相互竞争,甚至能够和米国的相关公司扳一扳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