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清穿之据说佟贵妃体弱多病 > 清穿之据说佟贵妃体弱多病 第379节
  但是大阿哥担心进宫后,惠妃难为大福晋,康熙拿这说事,两人商量了一下,觉得四个月胎象已经稳固,正好趁中秋佳节公布出来,也算是喜事。
  而中秋家宴陈常在的遭遇,临时起意的可能性很小,多半是直郡王府有人泄露了消息,传到了宫中某人耳中,没想到弄错了人,牵连到了陈常在,也因为这样,不好找动机,
  康熙眉间微微拢起,“看来惠妃得了一个孙子性子就猖狂起来了。”
  “啊?”这下轮到佟安宁蹙眉了,微微侧头,一脸无语地看着康熙,“皇上,臣妾提醒你,惠妃和平妃早在大福晋还未生产前就闹翻了,你就是偏心,也要讲点理吧。再说一个阿哥有什么可猖狂的,大阿哥他们只不过高兴些,您不是也高兴吗?”
  康熙掩唇轻咳一声;“……还不是平妃向朕哭诉,说惠妃在众人面前给她难堪。”
  其实平妃也哭诉佟安宁偏心。
  “哦,她说的难堪,就是惠妃当中指出她的过错,让她下不来台吗?”佟安宁反问道,“平妃掌管皇家典礼,这两年的耗费是过去的三倍,而且多次出现过错,除夕宴的时候,准备的饭食一些端上来都是冷的,还有宫妃因为食用了这些东西,回去后肠胃不适的,殿内角落的炭不够,有人直接冻病的,我好不容易将内务府的一些程序精简了,今年整顿内务府时,发现她中间增加了不少程序,说是要规范规矩,一件事情中间伸手的人多了,就容易滋生混乱和腐败。”
  除了捞油水和甩锅的人多了,她没看出有什么好处。
  现下她直接将宫务都收回来了,年底就是胤祚的婚事,她可不能让平妃添乱。
  “皇上,如果平妃将事情办好,向您哭诉,臣妾还觉得她有点骨气,现在明明是她出错,居然还推卸责任,臣妾可替惠妃委屈呢。你如果心疼平妃,行,等到今年年底胤祚成亲后,臣妾就将宫务都给她。”佟安宁没好气道。
  康熙:“……朕只是随口说说,好了,事情朕已经明白,梁九功。”
  梁九功躬身道:“皇上。”
  康熙:“朕记得山东巡抚进上来好几盒阿胶,待会儿,你给惠妃送两盒子。”
  梁九功:“奴才遵命!”
  说起平妃,康熙又想起二阿哥了,“朕昨日听闻宫胤礽的福晋有了身孕,你让人看过没有?”
  比起大阿哥,二阿哥子嗣方面比较顺利,现在已经有了两子两女,都是他的侧福晋所生,而嫡福晋瓜尔佳氏当初小产过后,这些年一直未有子嗣。佟安宁:“臣妾派太医去看过了,瓜尔佳氏的孕像平稳,应该不用担心。”
  康熙点了点头。
  ……
  二月中旬,土谢图汗部上奏,二格格的额驸去世,康熙按例派人前去致祭,怜惜二格格英年丧夫,还送了不少赏赐,允许二格格在额驸葬礼结束后,带着孩子回紫禁城小住。
  佟安宁虽然早有心里准备,听到消息时,还是愣了一下,不知道二格格现在如何,希望她身边的人能护好她。
  身为公主,茉雅奇她们是天下人眼中的金枝玉叶,吃喝不愁,却也像是精致的玩偶,没有自我选择的权利,在合适的年华,远赴蒙古进行和亲,进行一场豪赌。
  想起茉雅奇的未来,她有时真想给茉雅奇弄一堆大船,让她出海去闯荡。
  当然也只是想想罢了。
  人生处处都有风波,哪里又没有豪赌呢!
  佟安宁思来想去,转身去找康熙了。
  康熙:“你建议要给远嫁的公主弄个护卫队?”
  “嗯,这样的话可以保护好公主和额驸。”佟安宁一脸诚恳,“否则娇娇弱弱的公主带着一群嬷嬷和宫女,怎么能拼得过蒙古人呢。”
  “公主是出嫁,不是去打仗。”康熙听得眼皮直跳,看来二格格的事情有些刺激到佟安宁了。
  “嗯嗯……额驸如果是好的,那就是出嫁,如果不好,就是打仗了,一手准备,两不误,很好的,你让公主们为国和亲,也要给与她们足够的尊荣和安全保障吧。”佟安宁含笑道,“承担不起,那就不要送那么多公主去和亲。”
  康熙:……
  “不行,这样的话,国库会承担不起的。”康熙一口拒绝。
  佟安宁震惊:“皇上,你的闺女,你居然让国库承担花费,不应该是您吗?”
  “朕没有那么多钱。”康熙下决心,一定不会答应佟安宁。
  佟安宁微微凑近他,“如果不是国库承担,是不是就允许公主有自己的护卫队了?”
  “……”康熙眼角微紧,无语地看着她,“你这样的话,让旁人怎么看茉雅奇。”
  他差点忘了,这人的底气可足呢,如果让她随意配置,估计能给茉雅奇整个千人队伍。
  “如果皇上您心疼公主的话,就应该想办法一视同仁,让茉雅奇不那么突兀。再说有了护卫队,可以帮忙维护当地的治安,又不会对朝局产生较大的影响,何乐而不为呢。”佟安宁推着康熙坐下,顺便贴心地抓起康熙的辫子,防止他压到辫子,拿着鞭子尾巴扫着他的脸,“您是大清无上的帝王,大气一点,就答应吧。”
  康熙感受到脸上的刺痒,无奈地将自己的辫子夺回来,“此事朕要和朝臣商量一下。”
  佟安宁闻言嘴角微勾,看来康熙有意动,至于朝堂上的风向,到时候再说。
  对于给远嫁的公主配备护卫队的事情,多数大臣不答应,理由也充分,一是觉得耗费过大,毕竟康熙的公主多,二是觉得公主嫁到蒙古风险不大,蒙古就算面和心不和,看在大清的份上,也会尊养公主……
  佟安宁听到这话,快气笑了,觉得风险不大,从大清开国到现在,远嫁到蒙古的公主有多少平安顺遂,安度晚年的,还风险不大,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佟安宁让人暗地里写了几场折子戏,讲述远嫁公主悲惨生活,将一些冥顽不灵的官员为原形都写了进去,用他们奢侈靡乱的生活做对比……
  这样在民意的加持下,外加康熙准许,在三月初的时候,朝臣终于同意给远嫁公主配备护卫队,商讨不同品级不同的护卫数量。
  佟安宁静静地看他们讨论,到时候等到茉雅奇出嫁后,她直接在科尔沁设立是一个武器研究所,看康熙还吝啬不。
  不愿意主动多给人,那就被动给人。
  ……
  三月万寿节时,有土耳其大使向康熙觐见献礼,送了好几桶颗粒饱满的咖啡豆。
  佟安宁知道后要了一桶,康熙疑惑道:“这东西可以吃?”
  据土耳其大使说,这些豆子是他们那里的特产,他们那里禁酒,人们多饮用这些褐色豆子研磨成的茶。
  据说可以让人消除疲惫,提升元气,有时还能用于治病。
  他曾经闻过,有股浓郁的特殊香气,不像是饮品,倒像是药材。
  佟安宁:“臣妾看过这方面的记载,也有些好奇。”
  康熙闻言一头黑线,“也就是说你也没尝过?”
  “这辈子没有。”佟安宁老实道。
  康熙:……
  这说的是什么话,难道上辈子吃过了。
  佟安宁让人送上小火炉、铜壶还有研磨好的咖啡豆,亲自给康熙沏泡了一杯正宗黑咖啡,贴心地递到康熙面前。
  康熙看着面前的杯子,还有佟安宁唇角似有若无的坏笑,就知道味道不好了。
  不过他也不怕,端起来微抿了一口,眉间蹙起,“你确定这东西不是药?”
  “咱们老祖宗说,万物都可以入药,您这样说也没问题。”佟安宁端起自己那杯抿了一口。
  嗯,虽然苦,但是对于从小喝药长大的她来说没什么压力。
  康熙感慨道:“怪不得他们说这东西可以提神,喝这么苦的东西,当然精神好了。”
  “好了,好了,其实我还弄出了别的喝法。”佟安宁将藏着的牛奶和糖块拿了出来,将康熙的咖啡又加工了些,然后递给康熙,示意他尝尝,“这东西确实对提神有作用,但是不能多喝,否则晚上睡不着。”
  康熙微微抿了一口,赞赏地点了点头,比起刚才的口感确实好了。
  佟安宁给康熙露的这一手,听说康熙会见土耳其使者时,也给他露了一手,让对方很惊奇,加糖他们知道,但是没想到还可以加奶。
  土耳其使者以为是康熙的独创,十分夸张地表达了对康熙的崇拜和赞赏。
  惹得康熙愉快不已,赏了土耳其使者好多东西,价值已经超过土耳其使者进献的那堆东西许多。
  佟安宁:……
  败家!
  后来佟安宁听说,土耳其使者将这种享用咖啡的方法传回了国内,而后土耳其使者朝觐法国皇帝路易十四时,同样进献了咖啡豆了,并且提供了加奶加糖的喝法,让咖啡在法国宫廷推广开来。
  路易十四听说此法是康熙开发的,给康熙写了一份肉麻的信,大致就是“哦!我亲爱的东方皇帝,你的智慧简直比身为‘太阳王’的我还要高……”反正佟安宁看的是鸡皮疙瘩。
  偏偏康熙看的津津有味,甚至还让人将书信裱了起来。
  不过她之后让人在路易客栈卖这种咖啡,有中外两个皇帝的推荐和加持,尝鲜的人很多,供不应求。
  对于咖啡这种东西,佟安宁没想到佟嬷嬷十分喜欢,听说每天饭后都要喝一杯,而且还是不加奶、不加糖的纯咖啡,让人十分佩服。
  佟安宁派人嘱咐她不要过量,不要太操劳。
  顺便也给佟安瑶送了不少,让她尝尝鲜。
  ……
  万寿节后,因为黄河、淮河连年决口、水患不断,康熙耗费百万银两,仍然收效甚微,所以此次康熙打算亲自测量、规划、部署治河之事,让二阿哥、四阿哥留守京城,然后带着大阿哥、三阿哥、五阿哥、胤祚、七阿哥、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随行伴驾。
  佟安宁知道康熙此次南巡有正事,嘱咐胤祚多学多记,遇到不懂的要多问,不要自己猜。
  胤祚谨记在心,为了方便提问,将自己的疑惑都写了下来,趁康熙空闲时问出来,其他阿哥见状,也有样学样。
  一些人是好学,一些人是想出风头,也有一些人抱着他提了问题,皇阿玛就不能提问题考验他的想法,代表性人物就是十阿哥,因为他太容易看穿了,也暴露了同样想法的九阿哥,两人一起被康熙重点对待。
  佟安宁在一旁看的直乐,看到康熙被自己的儿子气的横眉竖目的模样挺有趣的。
  康熙南巡可不像他孙子乾隆那样吃喝玩乐,而是为了巡视河工,整治吏治的,尤其是黄河水患。
  黄河、淮河在明末清初时,因为时局动乱,当地官员无法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对河道进行清理、河堤加固,造成河床泥沙淤积,中下游频频决口、泛滥成灾。
  而这又影响漕运,使得南方的粮食无法通过漕运尽快运到北方,尤其是京城。
  经过前几次的南巡,确实有效的治理了黄河水患。
  佟安宁虽然对康熙平时有诸多吐槽,不过比起许多皇帝,他确实干的不错。
  听到佟安宁的评价,康熙嘴角微抽,“身为皇贵妃,你的才学也不低,就这样评价朕?”
  “呃……体恤百姓、勤政爱民、雄才大略、知人善任。”佟安宁微微侧首,“这样可行?”
  “敷衍!”康熙评价道。
  佟安宁:……
  反正一路上,康熙在前面负责巡视河工,佟安宁在后方开粥棚,救济沿岸灾民,省的康熙说她。
  四月,南巡队伍到了江南,住进了江宁织造署。
  当天,曹府的女眷就来给佟安宁请安了。
  佟安宁对于这个传说中“大观园”原形的曹府有些感兴趣,果然占地颇大,雕梁画栋,亭台楼阁无数,怪不得康熙愿意将这里当成行宫暂住。
  领头的是曹寅的母亲孙氏,身为皇上的乳母,就连康熙待她也甚为亲厚,佟安宁满脸笑意地老人家扶起,“老人家身体如何?皇上在来的路上,一直念叨您呢。”
  孙氏身形微胖,笑的满脸褶子,“皇贵妃娘娘金安,老身现下吃得香,睡的好,多谢娘娘关心。”
  孙氏接着介绍跟在她身后的两个中年贵妇人,先拉过一个相貌艳丽的女人,“皇贵妃娘娘,这位是老身的二儿媳,平时机灵聪明,给老身一连生了两个孙子,第二个还是龙凤胎,和娘娘您一样。”
  二夫人向佟安宁行了一礼,“皇贵妃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