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清穿之据说佟贵妃体弱多病 > 清穿之据说佟贵妃体弱多病 第63节
  “我不!”隆科多意志坚决,他才不要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鸡早。
  就因为亲姐姐的一个荒唐梦,而且他有八成的概率怀疑是姐姐诓他的。
  他恳切道:“姐姐,其实读书人坏的更多,尤其当官的!”
  旁边的人纷纷笑出声,表示他说的没错。
  有了周围人的鼓励,隆科多带着希翼看着她,想要她将“考科举”这个想法放弃。
  佟安宁闻言,表情淡定,“忘了告诉你,这不是商量,这是通知!额娘、阿玛他们都同意了!”
  “啊!”隆科多彻底傻眼。
  隆科多还有些不死心,指着上面的金榜道,晃着她的胳膊撒娇道:“姐姐!你看我的名字已经出现在上面了,你就当做我已经上过榜了!”
  “不行!”佟安宁一口否决道:“我有预感,如果这次放过了你,你会变得混账,比庄亲王家的舒勒还招人恨,所以咱们考科举吧,光明正大地将名字写在上面。”
  隆科多一脸悲愤地控诉道:“为什么你不去考!凭什么让我去!”
  “咔!”
  佟安宁打了一个响指,“如果我真能考,还用让你上!要不等你当官以后,想办法让姐姐也能去考科举吧,到时候我就是入土了,也会从地下爬起来,爬进考场的。”
  隆科多:……
  姐姐说的好惊悚,一听就是做不到的事情。
  ……
  确定好隆科多未来的教育路线后,佟安宁就牵着垂头丧气的小孩往回走了。
  等到回到佟府,跑到门口迎接二人的佟安瑶就看到耷拉着尾巴的隆科多,有些诧异道:“他怎么了?难道又被人欺负了!”
  佟安宁笑道:“刚才陪他一起去长安街看了皇榜,小多子决定要考状元,现在高兴地找不着北呢!”
  佟安瑶:……
  她已经不是三四岁的小孩了,姐姐不会以为这样哄,她还信吧!
  “才不是嘞!”隆科多直跺脚。
  佟安宁轻轻扫了一眼。
  原先想要反抗的小狗崽子立马夹着尾巴了,期期艾艾地凑近她,“姐,亲姐!考科举很难的,我前段时间去贡院门口,看到有人七老八十都没考上,如果我考不上怎么办?”
  佟安宁思索片刻,“那就考一辈子吧,反正咱家养的起,再说是你自己拖后腿,又不是阿玛、额娘他们拖后腿,等到后辈子孙给你上香的时候,不用别人介绍,都知道你是紫禁城考科举最久的祖宗了!”隆科多的脸更加丧了。
  佟安瑶捂嘴忍笑。
  佟安宁见状,将注意力转到她身上,“瑶瑶,你最近在忙什么?”
  佟安瑶立马绷直了肩,“最近在学刺绣!我绣不好,手上多了好多针孔。”
  “喜欢就学,不喜欢就不学。你是保送选手,不用纠结这个。”佟安宁看了看她的手,果然在指尖发现细小的针孔,“反正皇上也不缺你缝的衣服。宫里还有专门的嬷嬷和绣娘,干嘛受这苦。你将活都干了,她们还干什么!”
  隆科多扯了扯她的衣服,“姐姐,什么叫保送选手!”
  佟安宁:“保送选手就是不用经过各种测验就能被录取的人,你瑶瑶姐姐进宫这事基本上是板上钉钉,其他人还要经历一波大选,懂吗?”
  “嗯?为什么科举没有保送选手啊?”隆科多皱着眉头道;
  佟安宁点了他的额头,“科举如果有保送选手,那就乱套了,你就别想了。”
  古往今来,大部分想当科举保送选手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唉!”隆科多再次叹了一口气。
  佟安宁直接将人赶跑了,小小年纪,就应该认真学习。
  等到隆科多离开了,佟安宁跟着佟安瑶回到她的院子,比起京城其他姑娘的闺阁,佟安宁和佟安瑶的院子和她们都不太一样,不太古色古香,没有花花草草,突出一个随心所欲,书房、研究室、实验室……都是两人一起设计的。
  佟安瑶将人拉近自己的实验室,给她说了自己的最近的发现,还有对玻璃透镜的研究。
  佟安宁不住地点头。
  她没想到佟安瑶会对理工科感兴趣,而且天赋也不错,但是年龄小,她担心受伤,所以没让她接触太大的研究,先培养理论基础,进行写兴趣实验。
  最近佟安瑶正在学习外文,打算深入研究了。
  佟安宁对此给与支持。
  最后,佟安瑶握紧小拳头,“姐姐,等我进了宫,就让皇上给我建造一个大实验室,使劲薅他的羊毛。”
  佟安宁听到这话,格外欣慰道:“对对,这个想法不错,你干的这些可是好事,皇上也得了便宜,承担你的花销天经地义。”
  佟安宁说这话,可是理所当然,与其让康熙的私库给其他人贪了,不如让佟安瑶折腾,根据自己留下的指导方针,肯定能研究出花样,到时候康熙肯定痛并快乐着。
  而且实验这东西,有时候是无底洞,如果让佟安瑶自己承担,估计很快就吃土了,但是将损失挪到康熙身上,就没问题了。
  佟安宁摸着她的头,“等到你进宫后,一定要和皇上签订协议,记住,男人的嘴,骗人的鬼,一定要落实到白纸黑字上。”
  佟安瑶点头:“我知道,嬷嬷说,好多男人都是负心汉!”
  “咦!”佟安宁抬头看向一旁的晴嬷嬷,眼含询问,是谁说的。
  晴嬷嬷神色有些尴尬,“格格,是奴婢和格格顺嘴说了一句,没想到格格就记下了。”
  旁边的佟嬷嬷抿嘴偷笑,“你啊!小孩子最机灵,难道这几年在佟府活的太自在,所以失去了警惕。”
  晴嬷嬷白了她一眼,“难道你不是!”
  佟安宁说道:“嬷嬷说的没错,所以瑶瑶,姐姐还是那句话,爱人先爱己,如果无聊了,就找事干,如果在宫里被皇上还有他的妃子欺负了,你就使劲败皇上的钱,让他心痛,花的钱越多,沉没成本越大,他就不敢欺负你了!”
  “噢!”佟安瑶有些懵懂地点头。
  总觉得姐姐说的有点不对劲,不过自己喜欢这个方法。
  旁边的晴嬷嬷和佟嬷嬷一头黑线,为紫禁城的康熙默哀了一秒。
  自此,佟安瑶大朋友就对入宫很期待了,后来她甚至还调查了一下康熙私库的价值,制定了入宫后的消耗计划,让佟安宁叹为观止,不愧是她带出来的妹妹。
  现在先不说这个。
  隆科多为了劝佟安宁“拨乱反正”,不要逼他去科举,每天拿着自己的小木鱼,追着佟安宁,“笃!笃!笃”地敲着。
  小孩边敲边苦着脸,“姐姐你,咱们不考科举可行?你太看得起我了,考科举太难了!”
  佟安宁指了指他怀里不停手的木鱼,“难道你以为敲木鱼多了,我就能放过你?”
  上次和庄亲王、敏亲王等人的矛盾结束后,这家伙就迷上了木鱼,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敲,美其名曰,“修功德!”
  阿玛和德克新、叶克书揍他时,就喜欢拿着木鱼使劲敲,弄得场面鸡飞狗跳,阿玛他们看到他敲木鱼总是哭笑不得,越揍这家伙,敲的越狠。
  现在轮到自己了。
  “姐姐!你与其让我考科举,还不如让我出家,你听,我的木鱼敲得多好!”
  说完,隆科多就拿着木鱼棒对着木鱼一阵乱敲。
  “笃……笃笃笃……笃笃……”
  佟安宁额头青筋直跳,活动了下手腕,一把夺过他的木鱼棒,似笑非笑道:“也行,反正阿玛、额娘还有我对你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你以后不闯祸,不变成了纨绔子弟,出家也挺好的,来!听说五台山的和尚挺有名的,不如就带你去,让你敲个够,怎么样?”
  说话时,手上不紧不慢地敲着隆科多怀里的木鱼。
  “笃!笃!笃……”
  隆科多瘪嘴,眼含控诉,“你偏心,为什么佟安瑶做什么,你都赞成,我不想考科举,你就不行,你……你重女轻男,我不服!”
  “你们两个性别不一样,她未来身不由己,你呢,你的木鱼不是敲的挺响吗?”佟安宁拿着木鱼棒轻手给了他脑袋三下,“小多子,你别给我耍心眼,学会转移视线了,知不知道普通人家考科举有多辛苦,还羡慕瑶瑶,瑶瑶还羡慕你呢!你怎么不说!再不老实,我就对你不客气了。”
  后脑勺挂着半截小揪揪的八岁男孩委屈地注视佟安宁,妄想用亲情感化她。
  佟安宁将木鱼棒塞到他怀里,干净利落两个字,“没!门!”
  然后周围人就看到隆科多周身弥漫着不开心,一下子蔫了吧唧的。
  ……
  浑河洪灾在半个月后开始退水,朝廷松了一口气,此次洪灾让康熙下定决心,一定要将河务整理好。
  水灾过后,就要预防瘟疫,安置灾民,还有灾后重建,因为此次发生在京城周围,所以朝廷做事还算迅速,在九月底的时候,将灾民安置妥当,同时朝廷也免了遭遇洪灾的几个县城的赋税。
  在此期间,庶妃张氏生下了一个体弱的女孩,康熙的皇长女降生,本来是件大喜事,奈何小孩出生就有不足之症,太医嘱咐要精细养着,否则可能出意外。
  对于这个孩子,康熙也挺上心的,毕竟他现在就一儿一女,命令太医院一定要照顾好皇长女。
  同时也在暗地里命令人调查张氏生产一事,从张氏有孕开始,周围的人都小心伺候,太医也时刻看顾着,人又在坤宁宫养胎,按理说这胎应该稳稳当当,怎么会连皇长子承瑞都不如。
  要知道,马佳氏生皇长子承瑞时,年岁比张氏都小。
  慈宁宫中,太皇太后听到康熙的吩咐,微微阖眸,“嗯,确实要查一下,但愿不要有人糊涂!”
  苏麻喇姑:“奴婢去看了小格格,确实瘦小了一点。”
  太皇太后叹气:“宫里的孩子难养啊!皇后那边如何?”
  苏麻喇姑:“奴婢过去看张氏时,正巧遇到皇后娘娘在宽慰张氏,小格格也被照顾的十分妥帖。”
  “不错!皇后就要有这样的气度!”太皇太后说道,“延禧宫那边呢?”
  苏麻喇姑:“昭妃娘娘日子还是如往常一样,赏花逛园子,有时候去御马场骑马。”
  太皇太后嘴角微勾,“她倒是轻松自在!”
  苏麻喇姑笑了笑,“可不是嘛!奴婢看了也羡慕。”
  两人说这话,一名宫女进来,福身行礼道:“太皇太后,伊哈娜小主来了!”
  太皇太后笑道:“对了,差点忘了她。请她进来!”
  宫女恭敬地离开。
  过了片刻,穿着石榴紫旗装的伊哈娜带着人进来了,“太皇太后,我来给你请安了!”
  太皇太后白了她一眼,“你早上不是来了一次吗?与其来见哀家,不如去看皇上。”
  这丫头在永寿宫都两三年了,现在还没有承宠,自己也不忍心责备她,担心将人逼的太紧。
  伊哈娜坐到太皇太后身边,“皇上这些日子忙着水灾的事情,我去干嘛。”
  都被晾了两年,她现在已经看开了,也有可能最近自己找到了新的兴趣,不再将视线放到后宫。
  如果不是怕大不敬,康熙喊她表姑时,她都想学着佟安宁私下里的吐槽应和一声“大侄子”,看看皇上还敢不敢再这样叫她了。
  太皇太后闻言道:“那你来找哀家干什么,哀家也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