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其他 > 她靠摆摊火了 > 第22章
  时落认真听大爷说话。
  “我跟老伴这些年一直捐款捐物的做善事,就是想着能为我那可怜的孩子积德,好让他下辈子能投个好胎,能平安喜乐的过一辈子。”大爷抓着自己的衣角,用力擦了擦眼泪,这才问时落,“已经四十年了,小姑娘,你说我那可怜的孩子是不是已经转世投胎了?他下辈子能不能投生个好人家?”
  大爷是个读书人,哪怕这么大年纪了,也坚持每天看书,他原本是不信这些鬼神之说,可他心里有所求,又不得不信。
  时落有些为难地看着大爷,对上大爷殷切的目光,她只能实话实说,“我们道家只道承负跟今生,不讲前世来生,你说的来世我不知道。”
  本来大爷还在难过,听了时落的话,心里的难过竟然散去了大半。
  他自顾自地说:“我是相信只要我这辈子多替那孩子积攒功德,他下辈子肯定会过的好。”
  时落没反驳,也没附和。
  她越是这样,大爷越是觉得这小姑娘不凡,小小年纪竟然这般稳重,她没有装的仙风道骨,也不顺着客人的话说,是个真实可靠的小姑娘。
  大爷拿出手机,问时落,“小姑娘,我给你转账。”
  “手机是别人的,我也没银行卡。”时落看着大爷,提醒道:“说好了你先试我,若我说得准,再给你算,刚才我说的不要钱。”
  “真是个实诚孩子。”虽然时落没有对他大儿子的事置喙过一句,大爷还是觉得压在心头几十年的石头落了地。
  “那你再给我算一卦。”大爷也是个爽快人,他干脆说。
  “你想算什么?”时落坐直了身体,这还是她来京都的头一卦,她眼睛有些亮。
  大爷想了想,说:“我想算一下我那小儿子该不该离家。”
  不用时落多问,大爷便解释:“是这样的,除了我那大儿子,这辈子我活到如今也是满足的,家中虽然不算大富,却也是吃喝不愁,本来我想将家业交给老二跟老三,老二还好,老实本分,虽然没太大能耐,但守住这份家业还是能做到的,主要是我家老三,他先前在国外好些年,自己做了个什么it公司,后来国外经济不景气,他那公司倒了,这不,前两年回了国,我本来想让他跟老二一起经营超市,这小子偏不,还不死心,想自己创业,还要离家去南方,听说还找个什么合伙人,我不想他再折腾,就没同意,这段时间正跟我闹着呢。”
  也是他两个儿子孝顺,他不同意,老三也做不到一意孤行地离家。
  中午父子两又没谈拢,大爷也是心烦,这才大中午的来公园转悠。
  时落从随身携带的包袱里取出纸笔,放在大爷面前,“写个字。”
  大爷没什么犹豫,便在纸上写了个‘火’字。
  他儿子名字中有个炎字。
  第19章 他儿子配不上时落
  “宜出门,此字中间有开脚之人,自宜行动,若留在家中,恐怕会有祸事。”时落看着这字,说道。
  大爷若有所思地点头,又问:“那他跟合伙人一起去,我不太放心,我听说他跟那合伙人才认识不到两年,两个年轻人出门闯荡,我总放心不下。”
  时落在火字下面又加了一个火字,她说:“有同行之人,就是炎字,此去有既济之意,所以利于行,不过炎字有两重火,南方又是火地,这火就略显得有些猖狂,他最好去北方,北方属水,正好可用水制火,两相为用,正好。”
  大爷一拍大腿,“那我肯定不能让他去南方了。”
  竟是丝毫不怀疑时落了。
  又一桩心事放下,大爷顿时神清气爽起来,他算完卦,也不急着走,干脆坐在时落对面,他打量时落,脸上尽是遗憾,“小姑娘,我看你面善,要不是我儿子配不上你,我都想把我家那小子介绍给你了,我家老三今年三十一了,还没个女朋友,问他就说先立业再成家,自打我那大儿子出了事,我跟老伴就想开了,我们只盼着孩子能好好的,别的都随缘吧,哎,你这么好的孩子,应该配个最好的小子。”
  大爷年轻时能闯出一小片天地,当然是有眼色的,别看时落如今只是个摆摊的,大爷却知道她并非池中之物,终有一天会化为飞凤。
  他儿子除了一张脸还算帅,其他也没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这小姑娘肯定是看不上他家老三的。
  大爷遗憾地叹口气。
  不过很快他又想开了,能在这个午后认识时落是他运气好,他不能求太多,大爷满眼慈爱地看着时落,问:“小姑娘,我看你年纪不大,你是不是在上京哪个学校读书?趁着放假出来摆摊的?”
  大爷是个有眼力的人,一些玄学上的事他不会多问,他就只问了些时落生活上的事。
  “不是。”时落收起纸笔,她敛眉,回了一句。
  大爷惊讶地坐直身体,“你看着也不大啊,怎么就不上学了?”
  “虽然说学历并不是必须的,不过多在学校呆几年,认识点同龄的孩子,以后出了校门,也能多个同学多条路,你一个女孩子独自一人在公园,万一遇着不怀好意的人怎么办?”时落长得标志,要是招了不怀好意的人注意,她一个女孩子,哪里是男人对手?
  “一般人伤不了我。”时落抬起头,似乎隔着虚空看向她生长的地方,她说:“虽然华国要求九年义务教育,可总有一些偏远之处无法全面实施,我住的地方离这里有上千里路,那里处处是山,村子与村子距离很远,就是同一个村子的,也是这边一户那边一户,错落在山上,跟青山长了疮疤一样,因为村子小,人口少,都是好几个村子的孩子上一个学校,那些孩子日日早起,有的甚至凌晨三四点就得起床,爬山越岭的去上学,稍微不甚还会掉落山崖,能上完小学已经是万幸了,尤其是那些没爹没妈的,能读两年书,认几个字已经是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