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知青回城搞科研[八零] > 知青回城搞科研[八零] 第40节
  心里更是恨得牙痒痒,听到这话时,气得咬紧牙齿,不断从嘴里传来“咯吱咯吱”的咬牙声。
  脑海中又想到孙强这一年来凶狠的模样,心一狠,决定还是自行前往村子,跟着邻村的人一起走,半道上再分开。
  如果,赵玉梅能够想到和清江县又或是镇上的人打听李筠的名字,她就不必费这番劳力。
  只可惜,在她的世界里,李筠一个女孩子是不会具有这样的能量的,不会让所有人在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露出倾佩的眼神,不会有人知道她,为此身体上的经受些折磨都是简单的。
  就在她以为自己的半条命都要走掉时,突然看到村口处闲谈的大爷大妈们,强撑着脚下的不适,气若游丝地问:
  “你们好!这里是青山村吗?”
  大家因为下雨不好下地,此时真聊的欢,突然听到耳边出现陌生的、虚弱的声音,当即被吓一大跳。
  可当他们看到赵玉梅的样子时,更是吓到直接从凳子上跳起来,四肢乱抓空气,站定在距离她两米开外的位置。
  定睛看着眼前这个浑身都是黄泥,头发乱糟糟粘着枯叶和枝丫的大娘,猛地一看还以为是流传在先辈们嘴里的巫婆来了,吓人一大跳。
  面对如此冷遇,赵玉梅虽然心有不满,可这一路上发生的事,让她已经学乖不少,强力控制住不断翻跳的眼皮。
  这时村民们也想起刚刚这人问的话,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我们这儿就是青山村,妹子是有什么事?”
  “我是来找人的。”
  “找人的?”
  闻言,大伙儿都仔细往赵玉梅的脸看去,企图在她那被黄泥覆盖的脸上,找与到本村村民相似的踪迹。
  在大家的记忆中,这种来村子里找人的,除了找自家十几年前逃荒逃到这里的人,那就没有别的了。
  赵玉梅说话的态度越发和缓,解释道:“我是来找李筠的。”
  要是赵玉梅说的是其他人的名字,村民们或许还要思考一会儿,可眼前说的是李筠,就由不得大家反应。
  李筠可是他们方圆几十里说出来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的人物,那可是首都大学的高材生,几百年才出一个的文曲星。
  虽然不是本村村民,可是本村知青,那报上去也是他们村的大好事一件。
  近一年,他们村都因为这个名号,在镇里出了名,今年甚至为了鼓励更多人考上大学,那些准备高考的人,直接不必下地干活,专心复习,争取给青山村争光。
  翠花婶听到赵玉梅的话,一点信任感都没有,要是李知青认识的人,怎么会连她考上大学都不知道,一看就知道李知青和对方关系不好,又或是有仇。
  想到自家孩子一直在家里念叨李知青留下的复习资料多么好,她看向眼前人的态度就更加恶劣。
  扯着嗓子大声质问道:“你为什么要来找李知青?你和她是什么关系?”
  其他人也紧跟着翠花婶的话,站在她深厚助阵。
  赵玉梅保持得好好的微笑面具差点当场碎裂,不就是问个人,还要查家庭关系,这都是什么蛮横的乡野之人?
  “我是她的母亲。”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李知青的母亲怎么可能来这里找她?”
  “就是,李知青考上首都大学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没告诉自己家里人?我看你就是来招摇撞骗的。”
  “我觉得这个人很可疑,不如直接抓起来交到警察局处理。”
  村民听到赵玉梅的回答,议论纷纷,都觉得眼前人不可能和李筠是母女关系,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无意之间也把李筠考上首都大学的信息暴露出来。
  赵玉梅一直在注意众人的反应,当听到里面有人说李筠考上首都大学,已经去上学的时候,她脑海中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
  李筠她还不知道,以前在家里读书成绩就不出色,要不是家属院家家户户都读书,他们根本就不想让李筠读初中。
  而后因为下乡,李筠的初中也是匆匆结束,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有一天考上大学,还是全国人都想读的首都大学。
  她的眼睛死死盯着刚刚那个说李筠考上首都大学的村民,脸上露出破碎的微笑,追问道:
  “请问你刚刚说李筠去首都大学读书了,是真的吗?”
  那人忽然感觉自己被一道目光锁定,这才发现自称李筠母亲的人,目光诡异地盯着自己,他被看得身体发麻,强撑着说:
  “那当然了,那可是我们全村人一起看着李知青收下录取通知书的,是不是呀大家?”
  闻言,赵玉梅的视线在其他人身上扫过。
  果然发现所有人都不约而同、满面春风地笑着点头。
  她感觉到自己的大脑中仿佛有什么东西碎裂,眼前一道白光闪过,而后发生什么她就再也感受不到了。
  村民们也没想到,刚刚还说话说的好好的人,突然就这样倒下了,根本就来不及反应,亲眼看着对方倒下去,倒在泥地里,正好与身上的泥浆完美融为一体。
  这下子什么都来不及说了,赶紧把人送去医院才是真的。
  翠花婶吓得直拍大腿,赶紧招呼人说:“快,快去把村里的牛车套上,我看她那样子要是不送医院,就成我们村的祸事了。”
  当赵玉梅再次醒来,已经躺在县城的医院里,空气中都是消毒水的味道,有些难闻,守在她旁边的是村长媳妇。
  她一睁开眼,就迫不及待地抓着人问:“李筠真的考上大学了?”
  村长媳妇也是无奈,要不是为了那点垫付的医药费,她是真的不想在县城待了,哪哪都要钱,根本不适合她们农村人。
  抽走被抓疼的手,点点头说:“这件事我们清江县整个县城都知道,要是你不相信,随便抓一个人问都可以。”
  这下子,赵玉梅直接气到脸色涨红,她就说那个李筠什么时候回去不好,偏偏去年回去,就是为了骗学费是吧?
  一把掀开自己身上的被子,就要起身赶回锦城。
  村长媳妇可不会给她这个机会,一把将人按在床上,解释道:
  “妹子你可的注意身体,医生说了你需要好好修养,还有你昏迷的这天医药费是我垫付的,你得还我。”
  说着,就朝赵玉梅伸手。
  赵玉梅还想赖账,可想到强龙不压地头蛇,无奈地从裤兜里掏出几块钱,心疼地问:“多少钱?”
  “两块六毛。”
  赵玉梅从中抽出皱巴巴的两块六毛,不舍地递到村长媳妇面前。
  村长媳妇看到自己的钱回来了,立即高兴地说:“那你就是医院好好修养,我先回去了。”
  说着,根本不等赵玉梅反应,一溜烟就跑出了医院。
  赵玉梅对此也是念叨了自己所剩无几的钱几句,想到现在李筠在大学里吃香喝辣的,她的心就开始膨胀,难得在想到李筠的时候,脸上出现一抹得意的笑容。
  心里想着美事,她感觉自己的身体很快就好了。
  翌日,走在熟悉的泥地里也不觉得碍眼,得意洋洋地走在回锦城的路上。
  此刻她忽然反应过来,比起其他的,李筠这个女儿考上了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学,好像对她的好处还挺多的,以后就算是当个大官也不是什么难事。
  当官之后,她还不把自己唯一的依靠——弟弟孙文军供起来?
  要知道,女儿家出嫁以后的地位,可是和娘家弟弟撑腰息息相关,她就不相信李筠会不这样做。
  等到她回到钢铁厂家属院,将这个爆炸性消息告知孙强,孙强有一瞬间的呆滞,但是相较于以后几十年才会起作用的事情,他还是更寄希望能着眼于当前的利益。
  眼神晦暗,看着赵玉梅耐心地劝道:
  “你要知道,上次李筠回来那么多天都没告诉我们她考上了大学,她要是以后当官了,会是先处理我们这一大家子?还是先带我们住楼房、吃香喝辣?”
  听到这话,赵玉梅的表情有一瞬间的不淡定,强撑着解释说:
  “那怎么能一样?亲母女哪有隔夜仇,而且下乡的事,我们赔钱出事,小筠肯定已经出过气了。往后文军更是给她在婆家撑腰的唯一依靠,她肯定会想明白的。”
  孙强的眼里有一丝狠厉闪过,他没有想到赵玉梅出门一趟,还觉得自己在这个家可以当家做主了。
  说话的声音出奇的冰冷,仿佛像有一条蛇在暗处窥视似的。
  “那她能过年都不回来?一个可以举报亲妈的人,你还是别对她报有期待。我看还是把她嫁给主任侄子比较好,以后还能待在我们身边,要是真的远嫁了,以后想找人都找不到。
  而且这年头谁结婚不是父母操持的,她只要回来结婚好好过日子,比什么大学都强。”
  或许是赵玉梅想到了自己这次下乡的惨痛经历,忽然觉得孙强说的话说的很有道理。
  要知道女儿一旦远嫁,你这辈子都靠不上了,就更别提给她弟弟找工作的事。
  而且订下婚约和读书也不矛盾,只要到时候李筠毕业之后回来钢铁厂上班就行,一举两得。
  两个自作聪明的人,丝毫没有想过李筠不同意会是怎样的场面。
  又或是,在他们的眼里,李筠的婚事仅仅是一桩可以用来交易的产品,就连李筠这个人也是一个不具备思想的货物,任凭他们操纵。
  心里想着这样的美事,赵玉梅又一次踏上了寻找李筠的路程。
  只不过这一次,她显得格外兴奋,毕竟她长到这么大还能去首都瞻仰伟人和首都的繁华,那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即使做了几天几夜的火车,也还是容光焕发,来不及整理行装,她马不停蹄地往首都大学赶去。
  却不曾想,她居然被保安在大门口拦住。
  “我不是和你说了吗?我女儿在里面上学,今天我就是来找她说事情的,绝对不是什么危险分子。”
  保安可不会听她的解释,现在局势复杂,学校里面的都是重要人物,一般情况下没有许可,外来人员是不允许入内的。
  像是赵玉梅这样的人,他一天能遇到十几次,类似的话早就听得耳朵起茧子。
  用公事公办地语气解释道:“这是我们学校的规章制度,你要找哪个人,把她的名字、专业说出来,我们保安亭这边会和她们学院联系,进而联系到本人。”
  赵玉梅看着对方比自己高出两个头的架势,在首都大学也不敢使出自己的泼妇功力,只得耐心说:“她叫李筠,去年考上首都大学的。”
  “专业?”
  闻言,赵玉梅摇了摇头,她光顾着打听学校,忘记打听名字了。
  这下子保安也很无奈,新生数量大约两千人,只有一个名字,他怎么从茫茫人海中找到对方。
  “那我们也没有办法,要不然你在这里等着,要是遇到对方出校门算运气好,不然就留下自己的名字和住址,我们在和各个院系打听的时候,有消息了再联系告知你。”
  赵玉梅对于这两个选择都不赞同,她不能继续在首都耗着时间,不然她的工作就真的没了。
  突然,她的脑子灵光一闪,冒出一个好主意,不给保安反应,拔腿就往对面的报刊亭跑去。
  “大哥,给我不要的硬纸壳,再来一支笔,我要写点东西。”
  “一毛钱。”
  里面的人也不直接给,反而要起钱来,硬纸壳那可是废品站都要收的产品,要钱不亏心。
  赵玉梅却是愤恨地瞪了对方一眼,无奈地掏出一毛钱,出门在外这么多天,她也算是明白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钱是真的不经花啊。
  交钱之后,飞速在纸壳上写下“找李筠”三个字,咬着带来的干粮,坐在首都大学门前,把自己牌子上的字对准里面出来的人,保准能看到。
  她的这个方法还算是有效,出门回家的曲昭昭一眼就看到上面的“李筠”二字,情不自禁地想到舍友李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