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其他 > 好友 > 第494章
  第230章 准提1
  山要来挡、挡不住,海要来淹、海从中间分开!
  贞和六年九月初四,夜半时分,伪秦的军队自北方进攻江陵郡。
  江陵郡内的守兵在城墙上下守城,伪秦敌军支云梯自上方破城,立在大地上的敌军,则不停地用撞木撞击北城门。
  “咚——!”
  “咚——!”
  城门发出巨大的声响。门扇每被撞击一下,大地都随之震动一次。地上的尘土也随之一次一次跳动。
  城上的守兵向城墙上倾倒了城内最后几桶桐油,点燃了大火。
  烈火冒出滚滚黑烟,守兵抱在一起齐齐使力,试图推翻支撑在墙上的云梯。有手脚快的敌军爬了上来!持长枪的士兵用枪尖插向想要顺着云梯爬上来的敌军。
  眼珠爆裂。
  一架云梯被几个士兵推翻,敌军连人带梯子向着瓮城内砸了下去,瓮城内的地上有一片黑漆漆的水痕,或许是血迹,或许是流出的脑浆。有的敌军趁乱翻上了城墙。
  使力喊号推梯子的声音和惨叫声一刻不停——
  城墙上下,血光火光大作!
  江陵郡的北方的天边,直接被战火照得亮了起来。
  江陵郡的地势西高东低,郡人聚集在城西的里坊中。伪秦这次不计代价,要自江陵城北入城,将江陵郡收入囊中。看来城破只在今夜……即使再守卫城门,也不过只是拖延时间。
  孔籍等副将请荀靖之暂时退到城西,保护郡民。
  城内不能没有主将。
  荀靖之没有和孔籍等人推辞客套,带两队士兵回了城西最大的里坊太师坊,随后留下一队士兵在城西加固城内的防线。
  城西的太师坊内曾住过一位南朝的太师,因此得名太师坊。那位南朝太师致士当日,舍宅作宝德寺,坊中的宝德寺,乃是荆州第一禅林。自八月下旬开始,荀靖之请诸位高僧在寺内彻夜升座讲经。
  八月月末,江陵郡城北的瓮城被攻破,城内人心惶惶,无人愿意到寺中听僧人弘法——众人谁有心思再在意一个呼他他不应的佛陀说了些什么呢?!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城内的日子变得愈发煎熬。
  自九月起,无法入睡的郡民渐渐聚集到了寺中,整夜整夜在寺中听高僧弘法、跟随高僧诵念平安陀罗尼经咒。
  寺中的郡民越来越多,今夜的诵经的郡民队伍,竟已绵延至寺外的街道上。
  千人万人在佛寺里外同时诵经,其声聚合,隐隐如同雷动。
  八月末,江陵郡曾有传言说城西有水鬼,烧掉水鬼,江陵就会得救。八月的最后一天,高平郡王果然带人在城西的石潭里找到了一具诡异的尸体:那尸体穿了莲花瓣云肩,身上佩有青玉璎珞,男生女相面色安详,看着丝毫不似死人。
  高平郡王带人火化那具尸体时,有好事的人隔着火光,看见尸体的腹中竟然满是珍珠。
  火亦作水。腹如老蚌,其内生珠。
  有老者说那是阴阳水火逆转之相,意味危安即将颠倒,江陵如果步入绝境,绝境逢生,下一刻就便是得救——天神示意,江陵必定得救!
  烧水鬼的传闻短暂地激励了江陵郡内的百姓,这一传言和高僧的弘法一同在无声中影响着郡民,郡内众人开始谈论鬼神。如今,众人在佛寺中无比虔诚地念诵经文,愿发毕生之念、集万千无上虔敬念力,祈求神佛于绝境中——赐江陵生机。
  荀靖之回到太师坊后,未曾进坊,已听到了众人的诵经声。
  他闻到了白檀、松香、麝香……种种香料香木,散发出的盛大香气。这已是最后一夜了,宝德寺拿出了贮存多年的珍品香料,此夜过去,香气燃尽,一座城池或存或亡。
  一切或许都只在这一夜了。
  烧了吧——
  将宝香燃烧起来,直到烧尽。如果周围的郡县不能传来救援的烽火,就让供奉神佛的香火在绝望里给人最后的安抚。
  只在这一夜了!
  荀靖之站在里坊外,听了一会儿整齐的诵念佛经声,那声音如有实体,像是聚拢成了一团巨大的云团,笼罩在里坊上方。“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1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八月下旬的夜里,荀靖之有时会去宝德寺。那时寺内还少有行人。柏树孤直,如一排巨人武士,沉默地立在殿外。荀靖之在佛殿中听僧人讲经。
  有时半夜过去,自始至终,竟然只有他一人留在殿中。
  八月二十七日,城外第五岐阵亡的消息越传越烈,虽然敌军还没有彻底吹笛、没有将断肢挂在大纛上,但荀靖之的心里已经有了极坏的预感。那一夜,他从自己的住处牵了马,一路纵马来了宝德寺。
  宝德寺内依旧没有多少外人。他掀开佛殿的帷幔,不无愤怒地问殿中的僧人,江陵已到如此境地,为何佛陀还不显身?!
  他迁怒于寺内的木头塑像、也迁怒于一众僧人。
  老僧的诵经被荀靖之的闯入打断,他回答荀靖之:“郡王,佛经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荀靖之问那僧人,念佛可有用么?
  僧人说:“因为郡王不信。”
  荀靖之说:“我不信。”
  是,他不信。他没有办法信。因为神佛就只是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