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其他 > 从扑街写手到学霸科学家 > 第146章
  被宋问声两句话点拨,他们茅塞顿开,就开始忙碌起来,一时顾不上宋问声,宋问声就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一下他现在能看的地方,至于其他的,位于更深处更加保密级别的研究,他现在的临时身份是没有权限的。
  宋问声最后一个参观到的地方,是在研究某种新型感光材料。
  感光材料其实就是在无光的状态呈现绝缘性,有光的情况下呈现导电性,现在目前主要有ccd、cmos、livemos三种。(1)
  这些感光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复印机、相机当中。
  目前ccd的制造工艺只有少数几个厂商掌握技术,相比工艺稍微简单一些的cmos是现在很多厂商的选择。
  只是可惜,cmos和ccd还是有一定的差距,ccd的成像对色彩的还原度更好一些,cmos是因为低廉的价格取胜,在这个领域里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
  现在他们在研究的就是cmos的突破,cmos结构简单,可以降低工艺成本,这被称为未来的成像器件。
  宋问声略看了一下,心中也有自己的见解。
  还是回归碳纳米材料,他觉得碳纳米管也可以做到成为感光材料的一种。
  比如说通过特殊方法,使用二氧化硅片,加入金属元素联通,可以使它成为内里中空的,具有完美域的碳纳米管,这种碳纳米管具有半导体性质,而且通过改变他们的尺寸,可以让它呈现出不同的光物理性质等等……
  这些都是在实验室情况下可以做到的,具体怎么样尚未知晓。
  却给宋问声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宋问声在这个研究基地不会停留太久,在这几天里,他尽量辅助锂电池负极小组的人完成研究。
  实验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离开的时候他们还可以通过邮箱联系,宋问声可以随时询问他们研究近况。
  一回来,宋问声就被铺天盖地的电话和短信淹没。
  打开手机,就是很多未接电话,甚至有不少电话来自于国外,一度让他以为他自己被诈、骗集团盯上了。
  然后就是邮箱也被挤爆了,他都没有细看内容,浅浅看下去,全部都是英文的邮件标题。
  弄得他回到京大之后,急匆匆的找到许岱,问问发生了什么。
  他们改了两天的试卷,期间许岱还一直被国外国内的电话骚扰,这些人无非就是来想要来和宋问声合作的。
  可是人不在,许岱只能尽力拖延。
  在了解事情原委之后,宋问声也没有想到反响会这么大。
  他低估了自己文章的威力。
  现在能把产量做的这么高,纯度又很高的,他是首当其冲,也许优化一下,能把产量达到90%以上。
  甚至可以工业化生产。
  现在已经有国外的研究所声称用宋问声的办法,他们还提高了另外几种碳纳米材料的产量与纯度,并且称宋问声的研究路径是具有创新性的。
  宋问声在这些邮件里还看到了很多国外知名的纳米研究所递过来的研究合作邀请,比如说lieber、markin、nims等等。
  国内也有不少,陈宇宏等人。
  这些研究所开出的条件都一度让他心动到不行,想要跳槽过去。
  只是他和京大现在在一条船上,怎么也不可能脱离了京大。
  要不然第一个抄家伙过来的就是周院长和梁校长。
  他摇头,努力让自己忘记这些东西,并且一再告诫自己追求名声,而不是金钱。
  许岱他们已经把分数交给了他,可宋问声还是想看学生们答题答得怎么样,花了点时间,阅览了卷子。
  然后他发现,基本上每个学生都答得不错,一些更好的学生,他们甚至有着自己的见解,甚至是对国内数学发展现状的建议,哪怕是答得稍差一点的,也是从宋问声的上课内容去出发。
  这说明他上的课程大家都可以接受。
  宋问声越看心情就越不错,在他认真的情况下,很快就看完了,基本上和许岱他们批改的分数差不多,就可以让许岱录入分数了。
  六月中旬,学生们就进入了考试周,学校的图书馆爆满。
  让想往那边跑的宋问声都没有办法去,只能在办公室复习。
  苦恼于考试的他真的不想当学生了,所以他能申请提前毕业了吗?
  答案是不能。
  “要把学分全部修完,所有专业课程的分数都在90以上,你没有;在读期间要独立完成一篇以自己为第一作者,单位为京大的核心期刊,这个你有了;还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等等,哦,还要盲审,还有很多手续……”
  在他当了宋问声助理的时候,他就去查询了这个相关要求。
  他知道宋问声肯定会忙碌到没时间去上课,就已经认为这是迟早有一天的事情。
  宋问声估量着,恐怕还要等现在这个课题完成者之后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自己学习的是药学,毕业论文的课题也是要和药学沾边,现在他发的一篇《nature》是讲数据分析的,一篇《angew》是讲材料的,和药都不沾关系。
  除非他完成现在这个课题,还勉强和药沾点边?
  要不然他再申请一个药学类的小课题?迅速开始迅速结束?
  这个可怕的想法在宋问声脑子里萌生,但是很快又如同泡泡一样被戳破了。
  这一会他终于是正常考试的了,考试的时候,胡广仁坐在他后面,还十分新奇大佬也和他一起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