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其他 > 嫁给农户的山居生活 > 第43节
  时乐挠挠头,杵着下巴道:“我俩不急呢,现在两个人也很好。”
  明娘疑惑道:“真的嘛?你家朝朗也这么想?”
  时乐余光瞥了一眼顾朝朗,又小声回道:“真的,我问过他的,我们两个人也很热闹啊!”
  明娘怔了一下才笑着道:“那可真好,不过有孩子也好,我很欢喜。”
  时乐又关心了几句,两人才说起别的事儿,不过也没有说多久,瞧着摊子前有人来,明娘和顾向晨两人就告辞离开了,说要去置办一些东西。
  时乐想了想还是扭头对顾朝朗道:“你真的不急吗?他们还在我们后面成亲呢。”
  顾朝朗想也不想就道:“这有什么急的,我们两个人过日子也很好。”
  时乐抱着手臂笑出声,“这还差不多。”家里没有长辈,伯娘她们又稍微隔着一层,还真没有催生的,时乐也觉得这个急不来。
  摊子前又来了人,时乐把这个事儿抛之脑后,忙招呼起来。
  日暮西斜,天色已晚,还剩下两麻袋土豆零几个,顾朝朗把摊子收了,两人就推着车回家了。
  翌日一早,又是早早出门,不过今天运气好,正午刚过,剩的土豆就全部卖完了,两人也舍不得在集市上吃,早早回了家。
  今年土豆种了一亩,收成不错,一共卖了二百三十文钱,时乐数了数桌上的钱,有些开心,把钱收回匣子就匆匆跑出去和顾朝朗分享。
  两人坐在院子里说了会话,就同往常一样,顾朝朗上山砍柴,时乐在家做绣活。
  翌日,春分。
  时乐一早起来就开始忙活,把侧屋里的稻种搬出来,浸种催芽。
  浸种要浸足足两天,时间短了,种子就会吸水不足,容易哑谷,浸泡太久也不行,会影响种子发芽。
  这不是什么费力的活计,顾朝朗就没有留在家里帮忙,早早去田里忙活。
  泡好种子就要育秧,得抓紧时间把耕好的田开沟,用齿耙挖高填低,保证沟里有水又不没过秧田。
  开好沟还要再施一次肥,之前细耕的时候已经整体施过一次,这次再施是为了让秧苗能长得更好。
  一忙就是两天过去,顾朝朗把浸泡好的稻种拎去田里,开始撒种,撒种倒不累,只是要注意的方面有些多,要撒得均匀,同时不能过多,多了秧苗长不大,也不能过少,少了栽秧时不够用。
  撒完种也意味着新的活计开始了,育秧大约要二十天,秧田要一直保持晴天沟里满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这样才适合秧苗生长,不会晒死或者淹死。
  从这天开始,顾朝朗开始一天三趟往田里跑,田沟就那么宽,家家户户田里都要用水,越靠近田沟上游的越能先把自家的田灌满水。
  但是也不能一直堵着沟,后面还有那么多人等着,要是一直堵着,后头的人可不管你够不够,都要把沟挖开。
  每年的这个时候和晒谷的时候,都是村子里吵架打架开始的时候。
  顾朝朗家的田好巧不巧就在中间,给他忙活得够呛,忙完自家的,还要绕道去瞧一瞧赵大伯家的,虽说村里人怜弱的多,难免也有个别欺软怕硬的,还是要看过才放心。
  这一忙就是十几天,转眼就是清明节,因着田地里的活计忙,两家人这次就没有一起去上坟,所以只有时乐和顾朝朗两人。
  一大早,时乐就开始准备上坟要带的东西,香烛纸钱,茶酒糕点一样也不能少,除了糕点是时乐做的,剩下的都是昨日他去镇上买的。
  时乐今日做的糕点倒不是别的,正是清明节必备的青团。
  艾叶是一大早现摘的嫩叶,十分新鲜,放进锅里加水煮软,然后迅速捞出过凉水,等艾叶放凉,挤干水分剁碎。
  热锅烧油,倒入剁碎的艾叶炒出香味,然后往里头倒入清水,还可以放一块糖进去,等糖煮化,倒入调好的糯米粉水,煮至粘稠。
  盆里放糯米饭和少量粘米粉,倒入熬好的艾叶熟浆,搅拌均匀,揉成光滑的面团,接下来就是包馅。
  时乐今天准备了两种馅儿,一个是甜口的花生芝麻馅,花生加盐炒熟,芝麻炒熟,然后趁花生还没有凉透给花生去皮,捣碎,和芝麻混在一起,加入磨碎的糖粉。
  另一个是咸口的春笋肉沫馅,锅里加水烧开,倒入切成丁的春笋,烫上片刻就可以捞出,随后热油炒肉沫,炒香后加入春笋,盐和酱油调味。
  包青团和包包子有些像,揪一个面剂子搓圆,用手指压成碗状,中间加入馅料,边缘捏薄往里封口,然后搓成圆球状,最后一步就是上锅蒸熟。
  蒸青团的时间时乐把饭也煮上,又做了两个菜,一个青椒炒肉,一个凉拌茄子。
  顾朝朗去河边折了几根柳枝,等时乐收好东西,两人就上了山。
  顾朝朗还带了柴刀,想着来一次山上不容易,一会儿就在附近砍些柴火回去。
  时乐来过几次已经十分熟悉路线,一边走一边瞧路边有什么能吃的野菜,一会儿回家的时候顺便摘一些,顾朝朗就背着竹筐跟在后头。
  来到坟地,时乐站在顾朝朗身后扶着竹筐,等顾朝朗卸下来,两人就忙活开了。
  顾朝朗先从上往下开始插柳枝和点香,时乐则把备好的吃食放进小竹篮里,倒好茶酒,拿上纸钱,等顾朝朗忙完过来,两人就开始祭祖。
  一一祭祀完毕,又看着纸钱烧过,往上头浇了水,顾朝朗才找了个空旷的地方垒了一个土灶,时乐把饭菜热了,两人席地而坐开始吃饭。
  他们今日来得早,吃完饭也不过正午,时乐把东西收到篮子里,顾朝朗拿上竹筐和柴刀寻了个地方砍柴,时乐一个人待着有些无聊,便跟在顾朝朗后头打转。
  顾朝朗也不管他,寻了个平地把竹筐放下,就开始砍柴,还没砍一半,就听到时乐叫他。
  时乐本来是跟在顾朝朗背后,又嫌无聊,就在周围打转,结果就看到路下方有一丛眼熟的草。
  “朗哥,你快来看,这是兰草吗?”
  时乐喊完就兴冲冲地下去,蹲在那丛草旁边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还发现了一个小花苞。
  顾朝朗在上方已经呆在了原地,两人成亲半年多,时乐叫他名字的时候都不多,毕竟家里就俩人,不用喊也知道是在和他说话,更别说叫他“朗哥”了。
  顾朝朗好半晌没缓过来,耳后根已经红透了,直到时乐又喊了他一声,他才回过神,应了一声,顺着时乐的声音来处去。
  时乐等了好久才看见顾朝朗过来,疑惑道:“你怎么这么慢?”也不等他回答,就催促道:“快来看快来看。”
  顾朝朗还没走近,就回道:“是兰草,你要挖一株回家吗?”
  时乐连连点头,充满期待地看着顾朝朗。
  顾朝朗自然也不会拒绝他,“先等一等,等我们要回家的时候我再来挖,这样养活的可能性更大。”
  第57章
  时乐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毕竟砍柴也要小半个时辰,现在挖出来一会儿该蔫吧了。
  顾朝朗又接着道:“一会儿下山的时候再找找,给你挖两株桂花树回去。”
  “好啊,桂花开的时候可好看了,香味也好闻,还能做桂花蜜,家里的桂花蜜都吃完了。”
  时乐已经开始想把桂花树种在哪里了,后院宽敞,又有两棵果树,再种一棵也不错,但是种在前院好像也不错,进出都能看到。
  顾朝朗看他一个人也玩得开心,就往一边继续砍柴去了。
  他动作利落,没多久就砍了两捆,刚好能把竹筐装满,用麻绳捆紧后就拿着柴刀去挖兰草,除了时乐找到那一丛,他还在不远处又挖了一丛,多挖一些,总有能养活的。
  连着土块一起的兰草丢在柴堆上,顾朝朗背上竹筐,两人沿着小路下山,在路过桂花树的时候把竹筐卸下,两人在周围转了转,还真找到了一株手指粗的小树,枝繁叶茂,看着就好养。
  两人回到家,时乐把装着碗筷的竹篮往灶房一丢,不等顾朝朗帮忙,就跑去后院拿了耒,在院里亭子旁寻了个地方刨坑。
  顾朝朗刚把竹筐上的麻绳解开,就见时乐兴冲冲地忙活着,只能放下手里的事过去帮忙。
  “我来吧,挖深一点儿,一会再施点肥,你去侧屋瞧瞧,我记得有一个坏了的陶罐,刚好种花。”
  时乐皱了皱鼻子,还是把耒递给顾朝朗去了侧屋,那个陶罐他也有印象,当时收拾屋子还想把它丢了来着,后来又没舍得,就塞角落里了。
  种好桂花树,又把兰花种在陶罐里放在了檐下,时乐才满意地拍了拍手,叉着腰想像开花的场景。
  顾朝朗把砍回来的柴都码到后院,又拿了斧子在后院劈柴,难得闲下来一天,多劈一些备着,不然过两天忙起来时乐在家不方便。
  时乐瞅了一眼也在院里忙活起来,先把换下来的衣裳都洗了,院子打扫干净,才回屋准备做饭。
  今早的青团还剩下不少,最近天气回暖放不久,得今晚吃完,时乐便没有多做其他,只煮了两碗面。
  清明节一过,顾朝朗又开始忙碌,田里每天都要去看,地又空出来两亩,得再种一些。
  刚挖了土豆的地得空着养一养肥力,顾朝朗便没有种什么,只在之前种红薯的那块地里种了大豆和一点南瓜。
  时乐则在家忙着绣被面,绣好后又绣了两张帕子作为礼物,赶在顾清成亲前十天送了过去。
  顾清最近一直待在家里绣嫁妆,正憋得慌,见时乐来就拉着他说话,“时乐哥哥,你绣得也太好看了吧,你还给我绣了帕子!”
  时乐抿唇笑了,他这会儿正坐在顾清房间里,看到桌上的针线篮子就开口问道:“你的盖头可绣好了?还要我帮忙吗?”
  顾清连连点头,“要的要的,绣是绣好了,就是看着一般。”
  时乐接过顾清递过来的针线,笑道:“没事儿,我给你改改。”
  顾清就坐在时乐对面打络子,两人一边闲聊一边做绣活,等时乐改完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
  时乐瞧着外头天色不早,差不多是做晚饭的时候了,就开口道别,但是被顾清拦下了,“时乐哥哥,你方才不是说要去掐豌豆尖,我们一起去吧,正好豌豆地是挨着的。”
  时乐惊喜道:“好啊,两个人还能作伴,你在家等我一下,我回去拿一个竹篮再来叫你。”
  顾清也笑着道:“好,我刚好换一身衣裳。”
  时乐前几日就发现后院的豌豆尖可以吃了,想着地里也有,先把地里的吃了再吃后院的,就一直没掐。
  两个人各自拎着竹篮,一边往地里走一边说笑,一想到以后只能自己一个人去了,时乐不免有些伤感,甩了甩头把杂七杂八的念头甩出去,又和顾清说起别的事。
  不过两人也没有耽搁,掐了一篮子就匆匆回家了,今日顾朝朗和顾大伯他们都下地干活了,得早些回家做饭。
  豌豆尖怎么做都好吃,时乐直接清炒的,他掐的时候特意掐的很短,只要最嫩的尖芽,吃起来口感很好,下饭或者拌面都是一绝,两人都很喜欢。
  *
  翌日,时乐和顾朝朗都去了秧田,秧苗已经长大,到扯秧的时候了,扯秧既要扯得整齐,动作又要快,扯好的秧苗用泡软的稻草捆扎起来,一扎大小刚好能用虎口捏住,这样插秧的时候才方便。
  扯好的秧就先泡在田沟里,以免晒蔫了,顾朝朗扯了半个多时辰,估摸着够半亩田的量,就把捆好的秧苗装到竹筐里背到水田去,开始插秧。
  时乐就留在秧田继续扯秧,眼看着太阳越来越高,时乐在沟里洗了手就回家做饭。
  时乐做饭很快,想着今日要扯秧,他昨晚就煮了一锅骨头汤,还炖了几个萝卜在里头,两人吃一天刚好,所以今天只用煮个饭,再把汤热一热。
  把饭菜装在篮子里,时乐又灌了两葫芦水,就匆匆往田里去。
  一路上遇到不少人,都是要回家做饭或是做好饭要送去田里的,遇见了只喊一声或是笑一笑,不像平时还要站着寒暄几句。
  蹲在田埂上吃过饭,时乐寻了个地方把竹篮放下就回秧田继续忙活,顾朝朗则继续插秧。
  秧田水相对要少一些,穿着草鞋也不是很陷,水田则不同,一眼望去四面泛白,满满都是水,来回耕过几次的田又被水泡了好几天,一踩下去就陷,只能光脚干活。
  田里还有水蛭,脚底都是厚茧还好,腿上和脚背一个不小心就会被咬,顾朝朗被咬过一次,印象十分深刻,所以他就没让时乐跟着一起。
  插秧是个技术活,不能插得太深,会影响秧苗生长,也不能太浅,会浮起来,此外,秧苗还要插得均匀整齐,不过过密,多了太阳晒不到,田里肥力也不够,秧苗就长不大,长大了结穗也小,也不能太少,浪费田。
  顾朝朗特意拿了线桩,插在田的两边,这样插出来的秧苗就在一条线上,等收割的时候也方便。
  今日是个艳阳天,水也不算冻脚,但是泡一天下来也很不好受。
  另一边的时乐正忙着扯秧,今早扯了一些,他这会儿又扯了几筐就停下了,扯好的秧泡在水里几天也不会枯,但总归没有刚扯的好,时乐估摸着扯好的够用两三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