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都市 > 识微 > 识微 第47节
  oscar 又探出头来:“也别太久,夜宵窗口开放有时限。”
  闻又微恼羞成怒:“窝莎了泥!非错字,意为“我杀了你”,互联网潮流表达。”
  第61章 像个正常人那样生活,才会有正常人的同理心和好奇心
  当闻又微身处新的办公室,强烈的不真实感涌上心头。她喜欢挑战没错,但也并非盲目乐观。初到 s 市,所有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对未知的恐惧,也使她觉得一团乱麻,心头有或多或少的不确定。
  真上手之后却发现,按部就班,一点点做,也能进行下去。等过段时间再回头看,原来事情已经被解决很多了。
  小时候她听过两只钟表的故事,旧的钟表跟新的钟表说,不要想每年要摆三千两百万次你做不到,其实只要每秒钟滴答一下。甚至偶尔不想滴答也没关系,停下来花点时间想一想,不要放弃,它最终就不会差太远。
  近来想最多的是人的问题。早先有陈述在,他扮演了她职业生涯里的一个“反派”,但这反派陡然不见人影,闻又微意识到他其实还是一个瞭望和兜底的人。至少只要是陈述确认过的事,他会说砸了算他的。
  眼下她听着办公室里键盘的声音,新成立的部门,新组在一起的同事,大家看起来都很在状态,闻又微偶尔会带着点不安去想,再过三个月、六个月,我会让他们觉得在这里工作很值得吗?
  起步阶段闻又微在外面跑的时间多,还没有整天整天跟大家待在一起。
  今日她做完手头的事,一抬头发现已经六点半,谁也没走。天气不好,外面黑压压的,里面已经开了灯,整个办公区灯火通明。白而亮光线构筑起一种结界,大自然有日升月落和刮风下雨时,但写字楼里没有,这里的一切是非自然的,走进去的人好像不懂疲倦,也不下班。
  闻又微走过去,挨个问:“不回去吗?”
  都很客气,说不回去。
  闻又微站在工位之间的过道环顾一圈,清晰开口:“这里的事情才刚起步,已经需要加班来做了吗?”气氛顿时尴了一尬。人们面面相觑,不知这位远调而来的新老板是对什么不满,但她语气听上去又不像在阴阳谁,只是单纯困惑。是以这个情形显得更加诡异,都只好在心里慌乱地猜。
  闻又微深吸一口气:“如果大家都不打算走,那我们就开会吧。”
  那个瞬间,她看到有几个人脸上写着“果然如此”。其中有个叫沛洋的男同事,他年纪稍大,先前主要做物流管理,在一线城市做过几年后回到当地创业,没成,闻又微招人时看中他经验和对当地的了解。但接触后发现他大概是看自己年轻,总想指导她做事,她交待的内容他总得讨价还价几番。后面她就不太爱听他说话,以简单把事情交待完为好,目前他负责的具体内容不多,主要在跟当地果农的联络沟通。
  闻又微目光掠过,看见他听到开会后翻了一个幅度谨慎的白眼。她心里有数,对于她这种年轻管理者,年纪大点的并不服气,只是冲着太和的名头和薪酬来此。但他有他们能用得上的经验,专业上她目前没有什么不满,亦无更合适的人替代,能先把事情做完就成。
  想想她之前也还不十分喜欢陈述呢,但不影响她把陈述交待的事情做好。
  ……
  会议室里,人都到齐,闻又微开口:“各位,现在都在想什么呢?”ᴶˢᴳ
  无人说话。
  闻又微笑道:“在想专挑下班时间开会,好傻逼的老板。连跟朋友怎么吐槽,朋友圈内容怎么编辑,都有腹稿了吧?”
  一半尴尬,一半开始笑。
  闻又微收敛神情:“讲两个事情。第一是我们不用发日报。我还没有提过工作汇报规则,有些朋友工作习惯很好,来了就会发当日日程给我并抄送全组,现在已经每个人都会发日报了。但在我的理解中,并不是每一天每一件事都能有进展,天天发,天天列,事情的变化不大吧?”
  有几个年轻人奇异地看着她,好似诧异这种内心 os 怎么会被摆上台面。
  闻又微接着道:“有时候对比一下,日报内容是一天天复制下来的,‘常规维护’‘日常跟进’,好像只是为了交待一天时间花在哪里,证明自己没有摸鱼。也有些朋友复制过去,日期都没改。”她顿了一下,有人开始笑。
  闻又微:“我不需要这个,大家在这间办公室一起工作,我就会默认你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做好自己的事。”
  “但我们要有每周汇总,在周报里以项目为维度看到进展,你需要支持的部分,觉得当下流程里需要改进的部分。当然这些你随时有了就可以随时找我。”
  闻又微说完去看他们,大家的反应也很不同,几个年轻人拣重点做了记录,如沛洋这般没什么反应。叫慧雯的策划姑娘小声欢呼“好耶!”,接触到闻又微的目光又有些不好意思般收敛神情。
  闻又微跟着她笑了一下,而后正色:“第二件事,写在招聘信息上的六点下班是真的。”
  “?”
  “!”
  真•面面相觑,“什么意思?”“什么意思?”年轻人们各个伸长了脖子等她解释,看起来还怪可爱。
  闻又微看了一下手机时间:“长话短说两件小事吧。上礼拜慧雯跟我说,对果农的宣传文案要加上‘免费’两字,软件‘免费下载’,官方账号‘免费关注’,我第一反应是这还用说吗?难道有人会觉得这得收费吗?事实证明她的洞察非常正确,调整后的数据说明了一切。果农不用我们的后台不是不想用,是他们怕下载软件花钱,怕看我们的教程也花钱。而因为这个‘怕’,他们甚至试都不会去试。这个结论是她出去玩的时候跟果农聊天聊出来的。实话说,在办公室里干坐一个月,我也想不到还有这个原因。”
  慧雯眼睛亮亮的,轻轻晃了晃脑袋。
  “还有亮亮。”
  被点名的年轻人坐直了。
  闻又微道:“亮亮先前的任务是把通用 q&a 文档上传,他发现里面专用词汇太多,互联网黑话,哈,对果农不实用,再考虑到他们对互联网的使用苦手苦手:古早互联网流行语。引申为“不擅长”,亮亮把每一个常见问题都做成了短视频,找当地人用方言讲解配音。这个举动得到很多好评。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干的时候,他说自己只是闲得慌。但我想他跟慧雯一样,是带着自己的眼睛和心在工作。”
  “但如果,”闻又微话头一转,“你每天半夜才下班回家,完全没有生活可言,眼睛一睁就开始疲劳作战——是不是有一吨黑水要倒?大差不差把事情做一做就算对公司最大的仁慈。”
  “正常人类有休息、娱乐的需求,出去走走看看,跟其他人说话。像个正常人那样生活,才会有正常人的同理心和好奇心。讲得更高一点,理解和洞察也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她说,“每个人手里的业务,80%的部分,你做和别人做没有什么不同。能使它产生关键区别的 20%,需要带着更多观察和思考去做。前提是,这份工作首先不让你讨厌。”
  年轻人们相信了,看起来有跃跃欲试的快乐。
  沛洋一直皱着眉头,终于开口:“有其他供应商或者对接人要加班怎么办?”
  闻又微:“我试过有一个周末决定不工作,两个下游供应商一直在找我确认内容。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下周三之前确认好都完全来得及。对接人后来熟悉了跟我说,是公司要求的,他们认为大公司喜欢周末完全不掉线的供应商,他们想展示自己不介意 24 小时在线。卷嘛,就是一个人,一家公司先开始了不正常的节奏,相关的人员和业务也都会被卷进去。但是——
  我们拥有‘开始’。所有的项目进展,都在我们自己把控中,可以按照正常人类的节奏展开,供应商也是一样,能分担 kpi 的高性价比供应商不好找,能在工作时间解决问题、不拖着甲方加班的供应商应该不难找吧。工作习惯太差的,要换。”
  “那来不及算谁的?”他说这么一句,几乎有点呛的意思了。跟其他年轻人的目光不同,在沛洋看来,闻又微这纯属媚下之举,没经验的会被骗,有经验的就知道说一套做一套的老板不在少数。到时候出了问题,谁做谁顶锅。
  “算我的,”闻又微没有犹豫,“任务拆分的时候,也请每一个专项负责人衡量好工作量和时间,如实反馈给我。我问你两天能不能完成,问的是正常工作强度两天能不能完成,不要在分配任务之初不好意思开口,咬咬牙接住,加班到第二天晚上做不完再告诉我是工作量太大,人已经做到崩溃了。相互信任和沟通不是客套话,是我们后续能够好好合作,不至于互相埋怨的基础。”
  “这样我们不会太慢吗?”亮亮握了一下拳,小声喊,“要互联网节奏!”
  闻又微乐了一会儿:“如果业务逻辑是通顺的,我想我们只要像正常人那样,有正常程度的责任心,它就会成。当然了,还得用心。没有听过跑不通的业务,靠加班能加出来的道理。紧急事件没有办法,如果日常工作量就是很大,那应该通过加人解决。”
  她的目光掠过这里每一个人,最后开口:“如果一个业务成不成,取决于某个员工能不能在自己的环节上‘显灵’,或者能不能以‘过劳’的形式去修补业务的漏洞,那很抱歉,是将帅无能的事。在这个特定语境里,是我闻又微无能。”
  终于没人再提问题,大家似乎想到六点下班的前景高兴了起来,闻又微起身:“希望在这里工作对大家来说都不是那么令人痛苦的事。不要想起工作的时候觉得自己是为了糊口而不得已来到这里,不得不忍受一切。基于尊重是相互的,需要大家在正常工作时间里做好属于自己的部分。我也相信工作中能收获到的成就感是很迷人的,互相不要敷衍,才会找到它。”
  年轻朋友们几乎要欢呼起来。
  “我说完了,耽误了大家半个小时,”闻又微转向人事,“盼娟姐姐记得把这半个小时的加班时长算给大家。”
  ……
  跟小说情节不同,现实生活中的改变是逐渐发生的。那天之后大家兴奋了一段时间,但闻又微知道这不是一次性说几句话能成功的事,还要一点点沟通,一点点捋顺。只停留在言语层面的东西听起来很虚,就像是一个口味新奇的饼,没人敢确认它跟其他饼有没有实质上的不同。
  所谓的像个正常人那样工作,所谓的建立信任,有些人相信,有些人不信,得用时间和行动去说服对方。但相信的人会开始给到好的反馈,形成正向的循环。
  她跟周止安也讨论过人的问题,关于她还没有机会去听的管理课程。
  周止安说也要对人有一点信心。
  无论到什么层级,想着完全驾驭别人是不可能的,但人最可贵的是还有自我成长,当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信任时,能爆发出的主动性和自我成长性往往也会超出人的想象。
  ……
  又过一阵,闻又微回去跟陈述汇报一次。她心里隐隐有数,架构调整,严格来说她不算陈述的员工了,当然更不用跟鲁敬汇报,这也意味着这事将来成与不成,跟鲁敬都没什么关系。两人碰面都没在太和的会议室。
  闻又微:“哦豁,跟地下工作似的。”
  陈述哼笑一声:“干大事么,藏着来。”
  “我能问这事大到什么程度吗?”
  陈述看着她没说话,不多会儿又自己开口:“你就快知道了。”
  他转而问 s 市那边的情况,闻又微说:“分拣、仓储、物流,这些跑通了,当地比我们想的给力太多,初级加工厂他们早在规划建设,拿来就能用,他们就是事情自己没做过,需要更成熟的运作体系来带一下,怕走弯路浪费了时间和钱。”
  “行啊,那你们第一波准备怎么做?”
  “备了五万份货,先让头部主播来带,把我们当重点品去宣传。当地也审核了所有内容,预计下周就ᴶˢᴳ上。”
  “五万份……”陈述咀嚼了一下这个数字。闻又微一看他的表情,意识到他不满意。他果然问:“只能盘出这么多么?”
  闻又微:“不是。产量很足,没放进来。”
  “主播过往这个品类最好战绩是多少?”
  闻又微噎了一下,然后说:“十二万份。”
  陈述看着她,啥也没说,但眼神的意思明确,那你为什么做不到?
  闻又微慢条斯理:“我主要是想……先稳妥着上。所有这些流程还没磨合过,我怕……”
  陈述打断:“你要上五万份了,流程还没磨合过。你特意飞回来一趟是为跟我开玩笑吗?”
  闻又微:“……我的表述有差池。是怕数量一下子上去,会出什么意想不到的问题。”
  陈述:“你的意思是,五万出不了问题,再多就得出。是吗?”
  闻又微:“……”她一时无话可说。
  “那你把控够精准的,我再问一句,五万零一份会出问题吗?”
  “……”
  “再加三千份呢,能出问题吗?”
  “……”
  陈述心情极差和极好的时候,都喜欢这种把人逼到墙角的沟通。
  闻又微不得不承认:“是我信心不足,前面环节捋过很多遍,跑得通。但怕出意外,这是保守估计。”
  陈述:“那我就理解了。你再想想,你是去创业的还是去持家的?五万份,卖出去了又怎么样呢,都不算个大新闻。忙活一通下来,开个不疼不痒的头,谁还有信心追加投入?”
  闻又微再次噎住。
  她缓了一会儿说:“如果要卖出五万份,现在的权益就不够了,或许要绑一些有当地特色的赠品,嗯,前期,也要有一些有爆点的宣传。直接上肯定不行。”
  陈述:“你看,已经有办法可想是不是。你不是没有 kpi。这个事情友商也想做,s 市跟我们合作了,他们可以找别的市,别的产品。祖国很大的嘛,对不对?不要没人在你身后盯着就开始想着养老,我听说你们六点下班,告状的邮件都写到老江那里了。”
  “……”闻又微在这件事上不打算让步,“六点下班是真,但事情可都没耽误啊。”她看陈述的表情不是真的介意他们下班时间,反而是卖了个消息,告诉她团队里有人心不齐。
  当着老板的面,她没好意思翻白眼,神经病啊!越级告状也告点好的行不行,不要拖累所有人啊!
  陈述没纠结这个问题:“那就这样,我拍个数字,十万份,卖出去,以后这些事你说了算。卖不出去,第一波没打响,那就是钝刀子割肉的活儿,以后做起来只怕你自己都难受。”
  闻又微没说话,十万份,怎么让它实现,这是个问题……
  陈述:“你还是不敢想。业务成了,s 市打样出来,公司能复制这个模式,新的公司你是老板,以后越过我向更高的层级汇报。你只把自己当执行当然做不了决策,你都没想过这个事,怎么可能成功呢?”
  他继续说:“就说十万份,你没想过十万份的事,等老天显灵给你往多了卖吗?你说五万,我相信你能做到。但你既然能做到五万,为什么不想十万,十五万?缺在哪里,哪些是能补上的,哪些是不能的,为什么不能,你都想过吗?你说你自己能做到的事,我都放心。但我不放心你每一步走得都太实了,那你只能回来给我做执行。”
  闻又微:“我明白了。”
  陈述用手点点桌面:“十万份,我能期待一下吗?”
  闻又微前后想了一通,最后开口时说:“十五万吧,一把梭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