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君为依(重生) > 第12节
  江与辰昂头一笑,右手握住刀鞘,在手中掂了掂:“看好了。”
  话音未落,他突然逼到方如逸身前,右手送出,刀鞘落在她腰间三寸方外,快速划动,似要去割她的左腰。
  方如逸忙用匕首去挡,可没等落下几分,江与辰的手却忽地推到她后背,手腕向上一扬,那握在掌心的刀鞘,登时飞了起来!
  她看不见身后动静,只得把头扭向另一边。
  才转过来,她却震惊地发现,江与辰的左手不知何时已经到了自己右肩,张开五指一抓,稳稳接住了跃上来的刀鞘!
  “唔!”
  刀鞘猛地抵在她后背,她轻呼一声,脚下不稳,竟扑进江与辰怀中!
  “第一招。”
  上方传来男子低沉邪傲的声音,因着双耳靠他颇近,也一并听见了他胸腔里的起伏。
  咚咚咚的,快得有些不寻常。
  方如逸脸泛红晕,不敢抬头,也不知下一招该当如何,便没有擅动,伏在他胸前闷声道:“这第一招好生厉害。”
  清婉柔和的嗓音,同那梅花香一起,丝丝缕缕地钻进江与辰心间。
  他心跳如鼓。
  从前在山南遇上海寇时,他杀过人,热血喷在脸上,心口也曾急促地起伏过,可从未像今日这般,连呼吸都要乱了。
  他想着自己应该让方如逸站得直一些,好使这第二招,可不知为何,他那两片薄唇仿佛长在了一处,无论如何也不愿开口。
  许久,他定了定神,右手握了拳,搭在她腰间:“对方被你在背后刺了一下,定会伸手将你推开,你便要趁机攻他双目。”
  方如逸“嗯”了一声,伸出手抵在他胸前,轻轻一推。
  江与辰不曾松开那刀鞘,而是紧握着,让鞘锋从她后背划至前胸。
  就在这时,他的左手猛地一旋,带着刀鞘往上疾走。一道凌厉风过,方如逸眼前一凉,“刷”的一声,鞘锋在她双目外三寸处,堪堪而过。
  方如逸惊得后退几步,稳住身形道:“这第二招也厉害得紧!”
  江与辰望着她,勾了勾嘴角,将刀鞘随意地换到右手上,双腿不自觉地往前迈了两步,靠到她身前:“若是行凶之人的手段寻常,身后被刺了一刀,也就不会再追来了。可若是个厉害的,便要划伤他的双目才能脱身。”
  方如逸认真点头:“那最后一招呢?”
  话音未落,江与辰倏地抬起握着刀鞘的右手,一下刺在她心口:“最后一招,希望你此生都用不上。”
  方如逸冷不丁地受了这么一下,手中的匕首“咣当”落地。
  刀鞘抵在心尖,酸酸刺刺的,她有些难受,正要后退几步,脚下却被江与辰的腿一绊,身子立即不稳,仰头就要往地上摔。
  后背忽然一滞。
  江与辰的左臂接住了她下坠的身子。
  她有惊无险地舒了口气:“多谢,多谢沈馆主相助……啊!”
  没等她说完,抵在她后背上的那股力量,突然消失了!
  她的双脚还没站稳,身子又往地上坠去。
  她正要大喊一声“沈馆主你为何要放手啊”,却不防落入另一道有力的臂弯中。
  她茫然地低头看了看,接住自己的是江与辰的右臂。
  “沈馆主,方才你……”
  方才你明明接住我了,为何突然松开?
  松了手后,却为何又用另一只手接住我?
  江与辰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扎了半个月的马步,脚下怎么还是不稳?若不多费些心思好好练练,下一次,我就真让你往地上摔。”
  “你,你怎么……”
  方如逸又急又恼,心想这人行事怎的如此乖张!
  可转念一想,他内里其实存了好意,一时间也没法责问。
  “我怎么了?”
  江与辰笑声疏朗,扶她站稳,双手顿了一下,还是伸了过去,替她整好衣衫,带着她把方才那三招练得纯熟。
  歇息时分,见她低了头不言语,江与辰捡起落在地上的匕首,插回鞘中:“明日便要出发,方姑娘可备好行囊了?”
  方如逸轻轻“嗯”了一声:“我本想骑马,可我的侍女不通骑术,便雇了辆马车,明日辰初到武馆门口同你汇合。”
  “好,明日见。”
  江与辰送她出了武馆,站在巷口定定望着她的背影。
  她穿了一身明月白的短打行衫,衣摆随着脚步,在风中轻轻跳着,很是利落,同那日在梁王府里见过的她有些不同。
  江与辰从腰间取下那把匕首,在左右手之间扔来扔去,目光却仍是对着方如逸远去的方向。
  魏临从馆中出来,凑到他身边,故意伸长了脖子,冲巷口张望:“公子,人都走远了,还看呢?”
  江与辰喃喃道:“你不觉得,这位方姑娘挺有意思的么?”
  魏临缩了缩脖子:“我看公子你这段时日倒是挺有意思的。”
  江与辰不解地转过头:“我?”
  “你变规矩了,可你也更不规矩了。”
  江与辰横他一眼:“好好说话!”
  “你抱方姑娘的手规矩得很,可你却时不时地要贴到她身前去,这可不规矩。”
  “是么?”江与辰不置可否,话锋一转。“明日你同我一道去山南。”
  魏临哀嚎:“为何啊!公子你都出师了,何必要我一起去?我还想趁你离京,好好休息几日,再去花市上相看一场,娶个娘子回来……”
  江与辰瞧着他那张扭作一团的脸,甚是畅快:“等我们从山南回来,公子我亲自给你在城中物色一名好姑娘,如何?”
  --------------------
  明代前中期通行一种叫“宝钞”的纸币。  面额一开始有一贯,500文、300文、200文和100文6种,后来增发10文、20文、30文、40文和50文5种小面值的宝钞。  后期宝钞滥印,通货膨胀,就没再发行了。  大明宝钞的相关研究我没读过,知道得不多,以上都是百度来的。
  第13章 南下
  =====================
  魏临没好气道:“公子你又不懂风月之事,我的娘子,我要自己找!”
  江与辰摆了摆手,大步往巷口走:“多一个习武之人相随,便少一分危险。不管你那未来娘子是要自己找,还是我帮你找,这趟山南之行,你是去定了。”
  就在魏临叉腰愤怒之际,方如逸已然拐进了老宅的小巷。
  今日在武馆学的那三招,虽说十分管用,可她的心却怎么也定不下来。
  总想着江与辰松开又接住自己的模样。
  他的笑里有六七分的邪气,可那双眼眸却干净澄明,像是个不经世事的少年郎。但说起元轼的是非,他又好似一个早就通透俗世人情的方外人。
  元轼那张素来和善的面皮,便是帝王贵胄,只怕也没人看破,一向当他是个诸事不管,一心护养盆景的散王。
  这位沈馆主又是为何对他心生不喜?
  难道他们从前打过照面?
  又或者,暗中有过什么生意上的争执?
  方如逸猜不出个结果,蹙了眉,默默摇头。
  前世,她从未见过沈江,何家的生意也不曾涉及武行。
  她那日去端行武馆,不过是随意选的,就算元轼的手伸得再快,也不可能想到她一个女子,会去武馆习武。
  因此,她才对沈江颇为放心。
  说起来,沈江此人,的确与众不同。
  方如逸眼底掠过一丝笑意。
  洒脱恣肆,随心随性,倒活成了自己羡慕的模样。
  可叹今生她如履薄冰,步步为营,要为元轼将来定会在京都掀起的那场腥风血雨,早作打算。
  若是能与如此不羁之人,做个知交好友,心中也算畅快。
  思忖间,她来到自家大门前,见墙角处停着辆朴素的马车,上前查看一番后,才进了门。
  黄昏将近,院中的昏灯已然亮了,厨下飘出香来,余照做好了饭,正等着她回来吃。
  暑气日盛,主仆俩端了菜肴坐在院子里,闲谈用饭,倒像是一对姐妹。想着明日还要赶路,两人很快收拾好碗筷,进屋安歇。
  次日一早,停在墙角的马车哒哒地出了巷口,行了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便到了端行武馆外。
  江与辰已然抱着把刀立等了,只是身后却还跟着一人。见方如逸亲自赶着车,他推了把魏临:“方姑娘,我给你带了个车夫。”
  魏临仰头一叹,把佩刀挂在腰间,对着方如逸行了一礼:“方姑娘可还记得我?”
  “你也是武馆的人,只是未曾通问姓名。”方如逸有些歉然。
  “方姑娘客气了,我叫魏临,算是这馆中的武师。”
  江与辰拍拍他的肩:“他是我的护卫,听说我要去山南,哭着喊着非要来。没法子,只能带上了,多个人护卫也是好的。”
  魏临干笑几声:“是啊,谁叫我只知忠心护主呐。”
  方如逸却面露难色:“可是我只付了沈馆主的定金……”
  “他是个赠送的护卫,不要钱。”
  江与辰神采奕奕,毫不在意魏临那拉得老长的脸,单手撑住车沿跳上去,催着方如逸赶紧进车厢安坐。
  有主如此,魏临只能满心哀怨地充当了车夫。
  日头升起时分,马车出了城,一路南下。
  从前外出游历时,江与辰和魏临总是随性地走,有时为了几处美景,还特意避开官道。
  如今带着两个女眷,江与辰倒是小心万分起来,有事无事便将帘子一掀,嘱咐魏临切不可把马车往小道上赶,若瞧见路边有行路之人暂歇,他们也便跟着一道歇歇,再通了姓名,一起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