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普通的青布牛车。
  柳苇:“……”
  当然,她不是最辛苦的。
  在她上车下车的时候,四爷·陆北旌一直骑着马在旁边立着,还有一群演侍卫的也在旁边立着,还有一群阿哥爷也披挂得非常华丽在旁边立着当背景板。
  还有阿哥爷们的福晋,这些因为是远景,于导非常聪明的用了群演,没有用选好的演员。
  省事!省钱!
  反正镜头对准的只有她,剩下这些全是背景板。
  虽然她扮演的是个小格格,可这些大爷全是她戏里的配角。
  看看!这才叫命运呢。
  拍完后,她坐上房车就睡着了。第一天拍摄:二十小时。
  然后她就换阵地了。于导暂时还不能走,他要继续拍大场面,故宫租了就不能浪费,好多发生在宫里朝堂上的故事呢。
  她这边就很轻松了,大场面没有了,全是小场面了。她挪到横店去了,柳无眉跟着过来了,她说她来拍这边的画面。
  柳无眉:“你放心,我有执导的经验的,老于的组我常常帮他盯组的。”
  她点点头。她已经听方芳提过了,柳无眉想拍《清穿》的电视剧版,于导拍电影版,电视剧版他想让他太太来拍。
  本来她以为这跟她没关系的,她只是拍个电影,电视剧是什么样她就不管了。
  但方芳想让她也拍电视剧。
  方芳:“这一套班子最好是原班人马拍下来,这样戏的味道不会变。”
  她想了想,说:“除非柳无眉拍得非常好,不然我可是不会放心的。”
  方芳:“放心,你可以先看看她的水平怎么样。要是不行,那你就带你的人过来拍嘛。”
  也对,她还有史导呢。
  她一走,徐飞雁等人也都跟过来了。真论起妆容来,徐飞雁比她要精致一些,但是——很奇怪的,她涂上红唇后,反而显得更冷淡了,有种庙里泥胎木塑的味儿。
  换到横店后,租了个古风亭院就开始拍东小院的事。
  东小院也要换上几次景。
  第一次,她是跟另一个格格宋氏同住一排屋,这边两间归她,那边两间归宋氏。
  两人的穿着打扮也各有不同。
  宋氏穿淡黄淡绿,她穿桃红柳绿。
  两人的头上一样很寡淡,没几样金银珠宝首饰。
  她就戴了好几枝堆纱花,宋氏就是几件老金首饰换着戴,像是父母祖辈给的嫁妆。
  她在屋里窗下坐着,宫女就要在门槛上坐着——因为屋里没光。
  然后她就开始换首饰了。
  先是一件粉色碧玺制成桃花的簪子,再是一套精巧的江南样式的金头面。
  身上的衣服也换了许多次。
  宋氏就总是那几件换着穿。
  然后宋氏也开始换好看的衣料衣饰了,她的肚子也渐渐大了起来。
  她则躺在床上一脸病容。
  然后就换屋子了。
  第二次的屋子,是一个圈起来的两进院子。门口摆上了太平缸用来防火。院里架起了葡萄架,后院还有一株石榴树。
  她就在石榴花抽芽发红的时候有了身孕,在飘雪的冬夜生了孩子。
  第三次的屋子是个大院子,三进。院子里有了大滑梯和沙坑。还盖了两个狗屋。
  第四次就挪到圆明园去了。
  第五次就是永寿宫了。
  看完这些拍摄计划,她才知道柳无眉要在这么多不同的景里拍。
  这可是非常考验人的能力的。
  如果她真的能拍好,那电视剧也不是不可以。
  第589章
  因为陆北旌现在正在故宫拍他的戏,所以她这边的戏就没有四阿哥参与了!全是她与其他人的戏。
  很多配角现在都没来,因为要凑时间。比如宋氏等格格们的戏就要等四阿哥来了之后再拍才更合适。
  她现在就是跟玉瓶、赵全保等太监的戏,还有福晋·徐飞雁也暂时没来,因为她跟她的戏也不算特别多。
  柳苇:“不多吗?”她看剧本时怎么觉得李薇跟福晋的戏很多啊。
  柳无眉:“你跟她是对比,所以看起来似乎总是你俩的戏,但事实上你们对戏的时候很少,更接近神交。就是都知道彼此,但真正见面也就几次而已。
  而她跟玉瓶、赵全保的戏那是贼多。
  剧本里给这些人的身份还都挺详细的。
  比如玉瓶是包衣人,宫女们全是包衣人,选的全都是身材样貌都不错的年轻女孩子,穿起宫女那鸭屎绿或土褐色的大褂子也青春美丽,而且全是没整过容的,有圆脸有长脸有瓜子脸,眉眼都挺醒目的,属于能一眼分出谁是谁的地步。
  赵全保是山东籍出身的太监,一眼看过去,面相忠厚的年轻人,再细看,有不少心眼的样子。
  还有张德胜,他是苏培盛的徒弟,苏培盛不在,在北京陪陆北旌呢。张德胜是保定人,一笑两酒窝,通身有文气。
  刘宝泉,山东人。阿哥所御膳房大太监,胖,面善,和气。是一位老戏骨。她就常在台湾的剧里看到他,从来都是演大老板的,没想到这回来演个大太监。他笑眯眯的穿着蓝色的太监服,一看就是大太监,都不用人说,都像九千岁的样子。
  小路子,刘宝泉的小徒弟,是个台湾出身的言情剧演员,偶像派,穿现代装还是挺帅的,但是一换太监服,那小白脸蛋,瘦而无肉,一看就是小太监!眼睛圆又亮,还挺萌的,属于一看就是主角阵营里的好人。
  还有几个嬷嬷。
  大嬷嬷,面容慈祥,这是个北京的老演员了,以前都是演古装剧里的大太太的。
  柳嬷嬷,小圆脸,扎个秃脑袋的把子,头皮抹的溜光,戴一条抹额,明明是媒婆式的打扮,竟然显得干净利落。
  到这里见到这么多的人物,她才算明白柳无眉说的“尽量还原”是什么意思。
  就她见过的宫女、嬷嬷,真的身上首饰非常、非常少。
  《红楼梦》里的丫头也是头饰、耳环、戒指、手镯都有的,虽然金的银的玉的,精致不精致有区别,但都有。丫头们的衣服也是分了布的、绸的,有花没花,素色还是带纹绣。
  但是目前的宫女和嬷嬷就真的全是布制大褂,春夏穿绿,秋冬穿褐。
  嬷嬷手上戴老银或老金的顶针,手上或有佛珠,那也是菩提子、木珠子的,玛瑙或玉的都没有,凡有的,都是上面赏的。
  宫女用茶叶梗塞住了耳洞,手上没有戒指、手镯,头上也没有首饰,就是梳成把子头,露出大脑门。
  玉瓶这样的贴身宫女,到了李薇当了侧福晋后,头上才用了老金的钗,偶尔也能戴一戴耳坠子——还是李薇赏的。
  而且她们都不能用粉,也不能用胭脂。
  只有几个人用凤仙花染了指甲,还是柳无眉特意挑出来的几个年轻女演员。
  在这些人当中,只有柳苇,用了粉,用了胭脂,穿着桃红柳绿的上袄下衫,头上还有插戴的堆纱花,后期她身上的衣服一次比一次华丽,头饰一次比一次多,站在人堆里都有种光彩夺目的感觉。
  扮完拍了剧照,她一看就觉得这做个旧就可以冒充当年的老照片了。
  也充分理解了为什么阿哥和皇帝会喜欢妃嫔不喜欢宫女了,就这一群灰头土脸的宫女中要有一个得宠的,那该漂亮成什么样啊。
  ——由此可证,德妃和良妃这两个从宫女出身的宫妃是何等的美丽。
  开始拍了。
  先从小格格时期演起。
  柳无眉说这个片时间跨度很长,春夏四季都有,所以他们拍起来也轻松,可以按照季节来,不至于非要让她夏天穿厚毛衣服,冬天穿纱衣。
  柳苇:“谢谢谢谢谢谢!太感动了!”
  这里点名批评让她大雪天穿纱裙跳舞的梁导!还是在室外!
  一起演的时候问题就有了,当然也不算是问题。
  那就是身高。
  剧本初期,李薇才入宫,年纪比较小,玉瓶等宫女的年纪都是比她大的,十八十九了。
  她不能再比玉瓶高吧。
  所以柳无眉设计的在屋里的镜头,她都是坐着的。
  要么坐凳子上,要么坐榻上,要么坐床上。
  为了配合她的体型,屋里的家具全是重新定制的加大号,就为了衬出她的体型。
  后期还要再换家具。
  又为了追求“真实”,屋里是真没有打大灯,以前影视剧中常见的能把屋里打得亮堂堂的灯,这里是没有的。
  柳无眉在定灯光的初期试了很多回,定下这屋里就两个地方有大灯,一个是窗前,一个是门前。
  其他地方就不特别打灯了——一般的光线还是要有的,不然拍出来全是黑的了。
  屋子小,家具又都是深色,东西摆的又满,光线本身就不可能好,不加光不打灯,就跟在屋里拍照一样,什么都看不清。
  她就像长在门口和窗前一样,跟人说话的镜头全是在这两个地方拍的。
  赵全保学鸟叫,她在窗前。
  张德胜过来传话,她在门前。
  玉瓶带着她绣东西,她在窗前。
  梳头打扮,她也在窗前。
  还有,虽然□□爷还没来,她也先无人拍摄了好几镜站在门前迎接四爷的画面,突出一个惊喜、欣喜、害怕、受惊、你怎么又来了.
  其间,宋氏和武氏的演员也进组了。她就跟宋氏弈棋,跟武氏缠纱花。跟宋氏弈棋的时候,两人穿着打扮都差不多,头上的发饰都是一样的数目。等到跟武氏一起拍的时候,武氏跟宋氏差不多的打扮,她就是外罩一件纱衣大褂,里面一件对襟比甲,头上没梳把子头,挽了个小发髻,插了一对金蝴蝶掩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