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游戏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 第812章
  宰相候补热门人选崔器更是上书朝廷,表示自己能力差品德不好,请求外任为官,同时向皇帝称赞崔光远这位“朝中大才”。
  崔光远的异军突起让朝廷大臣侧目,等到太子和齐王这边反应过来,发现除了出仕伪燕这个污点之外,崔光远竟然一点把柄都没有。
  明明身处京兆府尹这样的肥缺,可是崔光远却还住在府衙中,没有在长安另外购置房产。
  崔光远治理长安手段圆滑,身段柔软,但是在大是大非上也从不徇私情。
  唯一值得攻击的是长安雪灾,可是在年前万年县丞王成伟已经救治了受灾的百姓,这一次雪灾造成的实际损失也不大。
  唯一被当做最致命弱点的,投身伪燕这个罪行,也被崔器洗刷了。
  而崔器是主审伪燕叛臣的官员,他都给崔光远定性为“朝中大才”,那等于从三法司的角度洗清了崔光远的污点。
  齐王大发雷霆,自己好不容易拉拢的御史中丞崔器,竟然因为什么“鬼魂缠身”而要求外放离任长安。
  而崔器在审问伪燕犯官的时候,搜集了整整两个大箱子的朝廷中官员的黑材料,也被他付之一炬。
  怎么好的东西,给自己多好啊!
  齐王发出无能的狂怒,可是他也无法阻止崔器的请求外放。
  皇帝只是象征性的慰留了一下崔器,随后就同意了他外任的请求。
  同时这场增补宰相的角逐也落下了帷幕。
  京兆尹崔光远,大理寺卿李岘成功进入政事堂,中书舍人在白麻的纸上写上了拜相的四六骈文,在崔李二人的府邸前宣读。
  两人又乘坐上牛车,前往宫中谢恩。
  而此时李炎已经返回了沙州城,随着杜鸿渐要带兵入河西的日期临近,他给武威和张掖的玩家发去命令,好好“招待”一下这位朔方军节度使。
  第五百四十三章 杜鸿渐行军
  杜鸿渐带领整顿好的一万朔方军,终于踏上了前往河西的路。
  旌旗飘飘,但是杜鸿渐的心情却不怎么好。
  曾经是西北第一强军的朔方军,如今已经到了连出征的军粮都要河西提供的地步了。
  杜鸿渐心中的苦涩难以言表。
  当年郭子仪是朔方节度使的时候,杜鸿渐是朔方节度使留后。
  他劝说逃难中的皇帝前往朔方,最后在灵武登基。
  作为从龙的元勋,朔方军一直都是平叛的主力。
  可是征战多年,朔方越打越穷。
  当年占据河套,威慑回鹘,被称为帝国双壁之一的朔方军团,连一万人的粮草都凑不齐了。
  杜鸿渐也不知道这大唐到底怎么了,盛世的余晖怎么这么快就落下去了?
  “大帅,前面就要到大河了,越王殿下在前面准备好了营寨,今天就在那边扎营吧?”
  杜鸿渐点点头说道:“那就在这里扎营吧。”
  亲卫立刻下去传令,大军中传来“越王千岁”的欢呼声,整个大军的速度也加快了不少。
  杜鸿渐没由来的感觉有些烦躁,他骑着马,很快就看到了一处工整的营寨。
  这是一座标准的唐军在外征战的营寨,木质围栏将营寨围在里面,这能够给大军安全感。
  营寨中有一座高高的谷仓,另一面是宽敞的牲口棚。
  士兵可以住在简单搭建的营房中,同时在营寨中的空地上还贴心的堆满了取暖的柴火。
  士兵们欢呼着,在军官的带领下熟练的进入营寨。
  而越王迎接大军的军需官们,早就笑着准备好了胡饼和热汤。
  对于这一切,朔方军士兵已经非常熟悉了。
  从他们离开灵州城开始,每隔一段路就能遇到这样一个临时的营寨。
  营寨中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士兵们可以吃上热腾腾的汤食,还能够有充足的柴火取暖。
  一开始的时候,这些临时营寨还间隔很远,要走上四五日才能遇到了一个。
  没有营寨的时候,士兵只能蜷缩着在野外露宿,简单的吃些干粮充饥。
  但是越靠近河西,这样的营寨越来越多,两三日就能遇到一个舒服的临时营寨。
  越王的军需官们,会亲自将食物打到朔方士兵的饭盆里,然后说上一句“越王仁德”。
  士兵们在接汤的时候,同样也会说上一句“越王仁德”。
  另外士兵们接汤的铁质饭盒,也都是越王准备的。这些饭盒是坚固的方型盒子,有一个小盖子,可以直接在底部加热,还附带一个布制的小袋子,可以随身携带。
  到了越王准备好的营寨后,士兵们就可以拿着饭盒去打汤打饭,在野外的宿营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些饭盒在加热干粮。
  饭盒上同样印着越王的标记,杜鸿渐带着士兵走了二十日,还没有出朔方,士兵们已经天天把“越王仁德”挂在嘴边了。
  杜鸿渐怎么都觉得不是滋味,明明越王承担了大军的补给,这是一件大好事,为什么自己总是觉得不舒服呢?
  杜鸿渐这些军官入了军营后,军需官们还提供了可以遮风避雨的木屋。
  虽然只是建议的木屋,但是屋子里都会配一个标准的小铁炉子,白铁皮的烟道将烟气排到屋外,小屋内又干净又暖和。
  甚至军官的木屋后排还会有一个临时的沐浴场地,热水用抬水泵抬到头顶上,从头顶上喷洒下来,可以一下子消除长途行军的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