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游戏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 第614章
  上皇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李亨就算是平定了安史之乱又能如何,他的身体不好,开疆拓土和封禅泰山就别想了。
  李炎明白,自己的父皇一定会很高兴收到这份礼物。
  因为这是一件超越上皇的事情!
  重新修订上皇时期的历法,这可要比改一个年号更体现万象更新啊!
  而且重订历法,本来就是一个强盛王朝才能做的事情。
  历法这个东西,不仅仅是一个数学问题,同样也是一个天文学问题。
  上皇为了修订大衍历,从最南的交州一直到最北的漠北草原,及建立了数十个天文观测站。
  这些观测站测算星辰的位置,计算星辰起落的时间,绘制星图,最后全部送到长安,在僧一行的带领下,计算出一份大衍历。
  可以说这是盛世王朝才能够进行的系统性工程。
  在古代通讯条件一般,观测水平也很落后的情况下,修订礼法确实是一件巨大又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一行从开元九年开始重订历法,到了开元十五年一行去世,大唐又集合全国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计算一行留下的手稿,到了开元十七年才颁布施行。
  可是马上皇帝就要搬回长安了,时间上够吗?
  韦远也给这个问题提出了答案,时间是足够的。
  历法最重要的就是地球公转的周期,关于这个数字玩家自然是掌握的。
  如今玩家在天南海北,特别是从陇右到辽西这么一段距离,只需要沿途的玩家将星象拍摄给韦远,他就可以根据星象重新订立一份礼法。
  而且韦远也不是要搞出现代那么精密的礼法,他的目标是制造出一份元代授时历那种程度的礼法就可以了。
  授时历使用了足足三百多年,精度已经和现代公历差不多了,足够现在的大唐使用了。
  计划可以实行,只需要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玩家提供天文观测数据,韦远就可以编算出一份更准确更实用的历法。
  以新的历法取代旧的历法,这也显示出新皇登基的气象,这样的礼物父皇一定会喜欢!
  不过修订历法这样的事情,还是要报备皇帝。
  毕竟历法是国家最根本的大事,父皇可以委任建宁王来做,但是自己私自做就不好了。
  只要修订成功进献皇帝,那功劳就是父皇的。
  想到这里,李炎就立刻联系了凤翔府留后院的商博,让他向皇帝要个授权。
  按照凤翔府的风声,搬回长安是一个大工程,皇帝肯定要等百官公卿都返回长安安定下来,将大明宫清扫修葺之后才会返回长安。
  这么一算至少也要两个月的时间。
  现在报备,等到搬回长安的时候送礼,时间上和韦远计划的时间差不多。
  商博很快就找到了宰相裴冕,直接通过中书门下向皇帝递交了建宁王的奏章。
  “吾儿要重新修订历法?”看到儿子的奏章,李亨一阵错愕。
  大衍历颁布的时候,李亨还不是太子,不过那时候他已经成年了。
  但是当时大衍历颁布的盛况,如今还印在李亨的脑子里。
  钦天监铸造了一座黄金浑天仪,又铸造了四十九樽金色计时滴漏。
  大衍历使用大衍之数四十九作为一个基本单位,以八年为一个计时周期。
  在历法颁布的时候,长安城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
  李隆基亲自祷告上苍和列祖列宗,禀告历法修成,还赦免了死刑以下的罪犯,普天同庆。
  接着李隆基在花萼楼举办了三天三夜的宴会,大衍历的颁布也是开元盛世不可磨灭的符号之一。
  李亨的心情不由的激动起来,不过他还是询问宰相裴冕道:
  “有必要重修新历吗?”
  裴冕也做了功课,他立刻说道:“大衍历虽然好,但是从天宝年间开始,各地督天台就逐渐废弛不用了,到了现在已经有了不少谬误。”
  “上个月推算月食的时间就偏差了足足一个时辰,冬至和秋分的日期也不准确了。”
  李亨从见到儿子奏章开始,就有了修新历的想法了,听到宰相这么说,李亨的心情更好了。
  但是他依然问道:“修建新历会不会太耗费钱财?上皇用了半年才修成大衍历,新历又要多久?”
  李亨的身体不算好,如果再等个八年,搞不好自己都撑不到新历修出来的时候。
  裴冕说道:“臣听说当年修大衍历的资料尚在,建宁王又在西域寻得一精通算学的奇才,说是能够在回銮长安之前修成新历。”
  百官的上奏都是要经过政事堂的,详细的奏章裴冕都看过。
  李亨在裴冕的提醒下,看到了后面的李炎详细列明的时间和计划表。
  他笑着说道:“吾儿好大的口气!”
  李亨只觉得这是儿子给自己吹牛,不过这份心意他还是收到了。
  他对裴冕说道:“既然吾儿有这份孝心,那就让翰林起草诏书,让建宁王主持修订新的历法。”
  接着李亨又说道:“也不用赶着回銮长安前修订完毕,新历法要比大衍历更加准确。”
  裴冕立刻说道:“遵旨。”
  十三次测试的玩家韦远,上书建宁王建议重新修订历法,这个建议被建宁王采纳。
  这个消息一下子传遍了玩家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