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游戏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 第209章
  赵晨和王雪已经早一步的返回柳林里,扩建制取水杨酸的厂房。
  同时赵晨和王雪还在厂房边修建了一个学堂,这是用来给孩子上课的地方。
  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驿下里和柳林里,玩家里长都在疯狂的发展产业。
  三州在远离了战乱和动乱之后,开始了蓬勃的发展,这一切敏锐的商人最先感受到了,前往三州的客商越来越多。
  大唐这边是兴旺发达,但是吐蕃这边就愁云惨淡了。
  尚绮心儿的北征葬送了几千吐蕃精锐,也丢掉了上万牛羊马匹。
  这对于吐蕃的东道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身为最底层贵族的拔武,就深刻的感受到了今年日子不好过。
  城堡主的包税吏已经来了好几趟了,拔武家里的库房是真的没有存粮,这个包税吏才骂骂咧咧的离开。
  库房里空空如也,牲口也都被包税吏牵走,拔武这个武士都要亲自下田犁地。
  唯一让拔武觉得有盼头的事情,就是听庄园里来的和尚讲经。
  作为深入吐蕃的第一名玩家,圆通深知富贵险中求的道理。
  他扮成了雷音寺逃跑的僧人,混入了尚绮心儿信奉的僧院。
  接着尚绮心儿在吐蕃东道推进佛法,要求七户人家必须供养一名僧人,圆通就被委派到了拔武的庄园里。
  第一百六十八章 奶与蜜的佛国
  圆通和尚也是一个奇特的和尚,拔武原本对这个吃自家的供奉的和尚很厌恶,七户需要供养一个和尚,这可不是一笔小的开销。
  拔武家供奉的佛堂迟迟没有完工,包税吏还经常过来查看,话里话外都是想要敲诈一番。
  要不是拔武家实在没有余粮,老娘又是被包税吏逼死的,看到拔武这个愣头青的样子,包税吏反而不敢逼迫太甚,只好留下几句狠话离开。
  不过圆通和尚总是笑嘻嘻的,他没事的时候就自己修佛堂,也从来不向拔武伸手要吃的,只是自己耕种化缘,过了一阵子,拔武对圆通和尚倒是没有多讨厌了。
  圆通和尚除了住在拔武家之外,没事做的时候也会到附近的百姓家里闲逛。
  圆通和尚一边帮着人家做农活,一边和百姓闲聊,还经常给老人孩子讲讲故事,很快成了附近最受欢迎的人。
  拔武对这样的和尚倒是讨厌不起来,不过圆通和尚也算是摸清楚了这片地区的情况。
  尚绮心儿所统领的吐蕃东道,原本并不是吐蕃的领地。
  这块地方曾经叫做吐谷浑,原本居住在这片土地的是鲜卑人。
  西晋时期,鲜卑慕容氏曾经在这片地区建国,国号就以慕容氏先祖吐谷浑为名,当时的北周称之为鲜卑吐谷浑。
  鲜卑吐谷浑向北周称臣,等到隋代北周之后,吐谷浑没有继续向隋朝臣服。
  隋朝和唐初多次进攻吐谷浑,但是因为海拔高地形复杂,隋唐的军队在这里不得民心,几次都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果,只是让吐谷浑称臣。
  到了唐高宗的年间,日益崛起的吐蕃进攻吐谷浑。
  同样是高原政权的吐蕃人,很快就消灭了吐谷浑,王族慕容氏逃到了大唐的河东,向大唐求援。
  可是大唐几次发兵,但是结果也都不理想,在高原作战吐蕃人优势太大,吐谷浑的王族复国无望,逐渐融入了大唐。
  王公贵族逃了,但是原本生活在吐谷浑地区的鲜卑人却不可能全部逃走。
  吐蕃人占领了这片地区后,将这里划分为东道,委派大论,也就是吐蕃的宰相出镇来管理。
  如今的东道大论就是尚绮心儿,这是吐蕃最精通汉学的大臣,委派他来吐蕃东道,也有谋夺大唐领地的想法。
  圆通和尚在拔武的庄园附近转悠,对于吐蕃东道这块地方有了一些了解。
  吐蕃人来到这片地区后,采取的统治方式也非常的聪明。
  吐谷浑原本是鲜卑人的王国,但是这片地区还世代居住了羌人、氐人。
  在鲜卑人王朝的时期,这些羌人氐人自然是社会最底层,经常被鲜卑人欺辱奴役。
  但是等到吐蕃人来了之后,他们开始委任城堡主和庄园主,这些当然都是吐蕃人。
  但是这些城堡主和庄园主也会任命本地的人来管理,比如城堡主的包税吏,比如拔武家原来还有一个老管家。
  吐蕃人提拔羌人氐人来做官吏,统治原本这片土地的主人鲜卑人。
  这样的结果是鲜卑人和羌人氐人的矛盾越来越深,吐蕃人居中调停,拉一拉偏架,最后鲜卑人和羌人氐人势如水火大,但都服从吐蕃人的统治。
  比如在拔武的庄园里,拔武一家是吐蕃人,他家统治的七户人家里,六户都是鲜卑人,只有一户是羌人。
  但是羌人是负责给拔武家养马的,地位要比六户鲜卑农民高一些,所以圆通和尚在讲经的时候就发现,鲜卑人和羌人互相憎恶,都想要讨好拔武这个庄园主。
  圆通和尚不禁的感慨,千年后的带英,玩的不就是吐蕃人玩剩下的吗?
  没想到吐蕃这么早就玩起来了分而治之的这一套了,而且成果还算是不错。
  除了吐蕃人、羌人和氐人之外,这附近还有一些其他民族的人,这些就是汉人和其他种族的奴隶。
  温末是吐蕃最低的阶层,吐谷浑地区的温末,大部分都是吐蕃人从大唐掠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