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游戏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 第112章
  胡巴依还看到了一个毛线编织的小老虎帽子,看到这个可爱的帽子,他想到了家中虎头虎脑的儿子,一打听价格也还算是良心,就掏出钱买了下来。
  等到中午的时候,连胡巴依都在集市上流连忘返,他这才想起来如果现在不出发,就要继续在服务区再住一晚上了。
  和胡巴依同行的黄二郎也是流连忘返,他把北庭进的货物都卖了出去,又和一个沙州出来的坐商订购了一批羊毛,干脆准备在集市上住几天,等羊毛到了后干脆就不进沙州城直接贩去北庭。
  驿下里的百姓靠着服务区,日子真的和曾牧所承诺的那样,一天天的好了起来。
  整个驿下里一百三十户,都靠着服务区找到了营生。
  曾牧又从几个大食商人那里买来了几种蔬菜的种苗,让驿下里的百姓开始种植蔬菜和瓜果。
  手里有了钱,曾牧又从服务区雇佣了几个年轻力壮的伙计,让他们在驿下里开凿沟渠挖掘水井。
  从商人和伙计身上赚到的钱,又被曾牧大把的花了出去,但是驿下里多了灌溉的沟渠,连茅草屋都被修葺了一番。
  如今曾牧在驿下里的声望可以说是如日中天,村民恨不得给他立个生祠供奉起来。
  沙州的九十个坊村里,都在玩家的带领下快速的发展。
  但是在三危山对面的莫高窟,大片的良田练成了一片,无数衣着褴褛的百姓在田间劳作,油光满面的和尚则站在田垄边上,监督着百姓劳作。
  刺史府里,建宁王李炎正和沙州刺史贾思顺议政。
  贾思顺本来都有了向朝廷乞骸骨的打算,但是李炎亲自挽留下了他,还说要继续将沙州的民政托付给他。
  本来贾思顺以为建宁王不过是说说罢了,但是在大索貌阅和委任里长后,建宁王当真是做了放手掌柜,继续将沙州城的民政交给贾思顺处理。
  不过贾思顺能够身穿朱紫,又在陇右道做了近十年的刺史,能力自然是有的。
  没有豆卢军的掣肘,沙州政令通畅,日渐的繁荣起来。
  但是今天的事情,贾思顺依然请来了建宁王一起做决断。
  李炎看着手里的田册说道:“这雷音寺名下竟然有这么多的寺产?还有这么多逃匿的丁口?”
  贾思顺叹了一口气说到:“百姓捐赠田亩的风气从前朝就有了,天宝年间也常有百姓捐赠田亩逃匿租庸的事情,如今倒是愈演愈烈了。”
  “这帮和尚不事生产不纳租庸,又不用服徭役,难怪都抢着去做出家人。”李炎冷笑说道。
  贾思顺无可奈何的说道:“殿下有所不知,这沙州崇佛之风尤甚,不少薄有家财的小康之家老人,被寺庙里的僧侣蛊惑,把自己典当到寺院,逼迫家里人拿出家财赎回去。在沙州这叫‘舍生钱’,有的小康之家被弄上几次就倾家荡产了。”
  在一边旁听的崔涛说道:“就不能不赎吗?”
  贾思顺叹息一声说道:“舍生在寺院的老人,每日粗茶淡饭还要在寺庙中劳作,血脉至亲又于心何忍啊。若是不赎回来,家中长者告发一个不孝,那可是唐律中的重罪。”
  崔涛气愤的说道:“梁武帝殷鉴不远,殿下,臣请灭佛!”
  第八十九章 禁佛之难
  当崔涛请求灭佛的时候,贾思顺只是摸着胡子说道:“不可不可。”
  李炎看着他问道:“为何不可?”
  贾思顺说道:“百姓多愚信,这佛寺可不比豪强地主,这帮和尚表面功夫做的好,贸然禁佛恐怕适得其反。”
  李炎也沉默了,贾思顺说的没错,禁佛确实只要一纸政令就可以了,但是要禁佛寺容易,要禁掉百姓心中的佛陀困难。
  很多叛乱都是打着宗教名义的,可见在这个时代宗教聚拢人心的能力。
  如果想要禁佛,必须要找一个好的理由,而不是直接用霸府命令禁佛。
  李炎也点点头说道:“贾刺史这是老成持重之言,崔司马,这禁佛的事情要慢慢来。”
  这时候旁听的江伦说道:“殿下,刺史大人,想要禁佛,还要先从经济上开始。”
  贾思顺最近和玩家接触多了,也听懂了玩家的一些名词。
  江伦是判盐铁事,专门负责沙州和瓜州的铁和盐的专营,用贾思顺的评价江伦是一位聚财的好手。
  虽然贾思顺没有看过沙州刺史府的账本,但是靠着盐和铁的专营,加上瓜州铁厂低价又高质量的铁,建宁王控制沙州后,迅速扭转了刺史府收入不足的问题。
  大索貌阅出来的大量土地和丁口,大大增加了刺史府的收入。
  而铁器专营的钱则落入了建宁王的霸府手里。
  江伦所说的经济就是贾思顺理解的财赋,只听到江伦说道:
  “佛寺的财源有三,一是百姓布施,就是之前所说的舍身钱也算在其中,这是百姓自愿给的,官府也管不着。”
  李炎点头,布施这种事情本质上这也都是你情我愿的,百姓出钱求死后入佛国,这也算是一种交易,想要禁止是最困难的。
  江伦继续说道:“二是佛寺的免租庸,唐律疏议中对佛寺定有佛田,可以免去租庸调,有度牒并在僧道司备案的僧人,可以免除租庸丁役。”
  “但是这条日渐松弛,本来佛寺的佛田是有定数的,但是佛寺逐渐侵吞附近破产百姓的土地,或者为了免去田税百姓把土地挂在佛寺下,还有男子为了免除丁庸和徭役,剃头住进寺院的。这些都是可以清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