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游戏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 第21章
  魏叔摸着胡子说道:“我听和我合伙的张大郎说,这字是建宁王创造的简体字。这就是为了百姓读写用的,笔画尽量简单,只要能够认识就行。”
  “这?”
  魏叔说道:“其实建宁王大人这么做也没问题,这些简体字还是能够看出原本汉字的样子的,如果真的熟识了这五百个简化字,告示什么都能看得懂了,日常使用也就够用了。”
  如今的大唐读书人,大体上还是兼容并包的态度看待文学,没有后世那种迂腐的固执。
  对于建宁王大人在普通百姓里推行简化字,魏叔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反正这些黔首百姓,也没有想要说拿着简化字去参加科举。
  只要能够粗通文墨,看得懂告示书信,这也就已经足够了。
  这边薛成带着妹妹,在集市上又买回一堆大大小小的东西,终于到了集市关门的时候了。
  等到所有的顾客都离开之后,各家店铺都开始盘点。
  孙建国一只手打着算盘,一只手看着账本,很快就盘点出今天的收益。
  十贯钱!孙建国兴奋地走出店铺喊道:“老子今天赚了十贯!”
  各家店铺里的玩家们,纷纷发出切的声音。
  孙建国这个家伙,实在是太贱了!
  别看这家伙五大三粗的,他竟然是大学织毛衣社的社长!
  孙建国出生在北方,从小就喜欢织毛衣,到了大学依然没有放弃这个爱好。
  在李炎推出两大活动之后,孙建国迅速想到了自己的爱好——织毛衣!
  瓜州所在的陇右道,本来就是养殖业发达的地区。
  瓜州的羊可是不少的,而且和瓜州相邻的几个州,都有养殖羊的传统。
  孙建国果断发现了这个商机!毛纺织业!
  这可是英吉利工业革命的核心产业,当年英吉利可就是靠着这项产业发家,然后开启了工业革命的。
  有羊,就有羊毛,羊毛纺织业就有了发展的土壤。
  可是如何将羊毛纺织成毛线呢?
  这就是触及了孙建国的知识盲区了,他又害怕别的玩家学了他的创意,只能在论坛上偷偷寻找合作伙伴。
  不过孙建国的运气不错,他很快找到了一个本校的同学周博然。
  周博然是四大天坑专业机械工程的硕士,也是从校园网内广告进入游戏的。
  这家伙是二测玩家,天生属性点就不如一测的玩家。
  所以比武大赛这个活动二测玩家基本上就不考虑能得奖了,他们都瞄准了这个经商活动。
  这个活动也是可以合伙组队参加的,等到孙建国找上门来,他们两人一拍即合,立刻在游戏里组队。
  周博然本来就是机械工程的硕士,动手能力也比较强,他很快在资料中找到了英吉利当年纺织行业的全套机器。
  减下来的羊毛需要经过清洗脱脂,梳毛机梳毛,然后通过纺织机纺织成毛线。
  毛纺织业在西方其实发展的很早,但是一直以来都是手工作坊生产。
  真正大规模的生产,还是从发明了蒸汽机后开始的。
  不过如今玩家们已经在论坛论证了,缺乏合格钢材和密封件,以玩家现在的技术是造不出蒸汽机的。
  所以蒸汽机就不要想了。
  好在瓜州附近水网密集,疏勒河又是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流。
  于是周博然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利用水轮机来带动机器!
  周博然画图,在《大唐风云》的世界里造出来第一台水力纺织机!
  这台机器的工作效率并不算太高,也没办法和后期蒸汽机工厂的效率比。
  但是这也比手工生产节省了太多的人力物力了!
  在租用的工厂里,一台台梳毛机和纺织机开足马力工作,孙建国和周博然又雇佣了附近的妇女来工厂工作。
  机器和人员都有了,瓜州又不缺羊毛,这个毛线工厂竟然就真的开了起来。
  但是唯一的问题是,纺织出来的毛线,要怎么才能卖出去?
  这时候就轮到孙建国出马了,他在东市里租下了几个铺面,然后改造成现在这个样子。
  孙建国的想法很前卫,他并不是上门推销毛线,而是将毛线做成一门致富的生意。
  陇右道冬季苦寒,如今到了秋天已经开始冷起来。
  这时候大部分的百姓都只是穿麻布的衣服,只有富人才会穿绢制作的衣服。
  无论是麻布还是绢布,保暖效果都有限,而且这年头的衣服穿起来都很不舒服。
  毛衣比起这些衣服来,有太大的优势了!
  轻薄保暖,穿起来还舒服,而且机器生产的毛线编织出来的毛衣,价格也只比麻布高一点点。
  这也是普通百姓能够接受的价格。
  可孙建国和周博然都坚信,这毛衣要比麻布衣服和绢做的衣服舒服,但是想要让百姓们接受一种新的穿衣习惯,这还是不容易的事情。
  两人在讨论如何推广毛线的时候,周博然提出:“我们应该雇佣更多的人,把毛线编织成贸易卖出去。毛衣这么舒服,大家肯定会购买的!”
  但是孙建国却摇头说道:“千百年的穿衣习惯,哪里这么容易改变,而且我们已经投入很大了,如果再不回笼资金,那我的本钱就要败光了。”
  周博然也叹了一口气,如今的创业的本钱,都是孙建国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