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1500章
  巧的是,周不疑正好当值,奉诏传曹冲进见。
  几步路的功夫,两人就谈得投机,宛若多年好友。
  刘协远远地看见,不禁感慨天意弄人。
  不过值得庆幸的事,不出意外的话,曹冲不太可能早夭,而周不疑也不会因为曹操的担心而死于非命。二十年之后,他们都将成为大汉的栋梁,甚至更早。
  科学史上,很多天才大牛最耀眼的成果都出现在三十岁以前。
  曹冲来到跟前,向刘协行礼。
  刘协这才意识到,曹冲的身高超出预期,完全不像一个九岁的孩子,更不像是曹操的种。
  难道天才不仅是脑子好,还能长身高?
  “你的母亲很高吗?”
  曹冲听得太多这样的问题,恭敬地答道:“臣母虽然高挑,却不过七尺。臣的身高与陛下新政有关。北疆多肉奶,于儿童身体有益。不仅是臣的身高优于前辈,关中儿童也大多比预期的高一些,尤其是十岁上下的。”
  刘协恍然,但却没有就此结束这个话题。“为何是十岁上下的?”
  “蒙陛下新政所赐,关中这几年生活安定,百姓安居乐业,衣食充足,时常还有从凉州运来的牛羊充作肉食。丁男、丁女因此康健,却影响不了身高,未使男女尚未长成,才有可能长得更高。在此之中,十岁上下的受益最多,自然比父兄更高一些。”
  刘协听曹冲讲述,很是满意。
  这个结果早在他预料之中,也是他一直希望的结果。
  身高和人种的关系不大,却和营养的关系很大。可是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北疆的游牧民族并不比汉人高大,所以一般人想不到肉食和奶制品对身高的影响会这么大。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普通的游牧民族根本不可能天天吃肉,他们的营养水平远远不如农耕民族的普通百姓,甚至常常处于半饥饿状态,身高自然看不出优势。
  肉奶的意义,在充足供应的前提下才能充分体现。
  曹冲就是最直接的例子,而关中、河东一带的百姓稍弱一些,却也比其他地方的好多了。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可是曹冲能看得明白,说得清楚,说明他的思维很清晰,又愿意去思考这些看似并不高深的问题,这是很难得的。
  饱食终日,却不愿意干点实事的权贵子弟太多了。
  相比于普通百姓,世家的确人才更多,但那是以更大的消耗为代价的。论效率和成本,精英教育永远不如普及国民教育来得实在,鼓吹精英教育的不是屁股歪,就是脑子有问题。
  这也是他一直推行教化的理论依据。
  他坚信国民教育才是强国的基础,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出现天才、精英是顺理成章的事。推行快乐教育,舍弃绝大多数普通人,将资源集中在少数精英身上,是不可能实现王道的,不是朝廷或者国家应该干的事。
  刘协随即又问了曹冲的学问,主要集中在讲武堂用的算学讲义上。
  他知道曹操有渠道,能搞到这些对普通人来说是机密的资料。他本人也一直不反对这一点,还准备印行天下,只是进度跟不上讲授,这才给人一种保密的错觉。
  其实基础理论有什么好保密的呢,他恨不得越多人知道越好。
  曹冲对答如流。
  即使有几个问题不是很准确,刘协也能感觉到他已经用了功,只是路径选择错了,又没有真正明白的人指点,有一层窗户纸没有戳破。
  面授和函授还是有区别的。
  刘协很满意,随即接受了曹冲为童子郎的申请,让他与周不疑为伴。
  曹冲谢恩后,提出了关于浮屠道的疑问。
  在曹昂赴任,经过行在时,刘协就听曹昂提起过浮屠道。
  虽然朝廷明文规定,严禁浮屠道公开传道,只限个人作为兴趣爱好研读,否则没收家产,让他们做苦行僧。但浮屠道依然大受欢迎,甚至有人甘愿放弃家产,抛妻弃子,舍身入道。
  如今又听说草原上有不少人信奉浮屠道,他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否则将来西征肯定会遇到麻烦。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上士证道
  刘协想了想,决定好好阐述一下这个问题,为将来解决浮屠道打下基础。
  实际上,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浮屠道存在,道教、儒教同样难以避免。
  简而言之,这就是哲学与政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人生在世,要不要哲学,要不要理想?
  当然要,没有哲学,没有理想,人类就不足以成为人类。
  人与动物的区别,有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超出生理的心理特征,也就是常被人挂在嘴边的道德和星空。
  但是过于强调哲学和理想,也是不行的。
  哲学和理想之所以诱人,就是因为脱离了当前的现实,给人以无限的空间。
  但人毕竟不能脱离当前的现实,只能以当前的现实为基础,一步步地进行,而不是一朝领悟,立地成佛,马上就可以遨游太空,无牵无挂。
  就像道教炼丹、养生,羽化登仙是不可能的,但医学研究深入,养生之术大行,能够延年益寿却是实实在在的。
  佛教为什么能大行其道?
  在他看来,有两个原因:一是佛教重来世,而来世往往不可验证,无法证伪。二是佛教有研究医学的传统,能解除信众的一些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