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1449章
  帝降夷羿,革孽夏民……”
  她的发音也不如荀恽、沈友标准,听起来多少有些别扭,却自有一番趣味。
  其他人虽然听不懂,见唐苏合也能跟着吟诵,兴致越发高昂,一起打起了节拍,将气氛推向高潮。
  荀恽吟诵完,正准备讲解,唐苏合跳了起来,主动请缨,要为轲比能讲解。
  轲比能心中欢喜,荀恽也乐得清闲,便由唐苏合去讲。
  唐苏合多次听沈友讲解《天问》,只是对其中的深意兴趣不大,只当作故事来听。《天问》从她嘴里讲出来,少了几分高深,多了几分趣味,轲比能等人也听得津津有味。
  讨论之余,他们又不禁感慨。
  鲜卑人也有类似的传说,只是因为没有文字,只能由祭司传唱,普通人有机会听,也有机会学一点,却没机会去深入了解。汉人则不同,他们有文字,有书本,每一个人都可以读书,都有机会去研究这些深奥的问题。
  再加上他们庞大的户口,能爆发出的力量实在可怕。
  千里眼这样的神器,只会出现在大汉,不会出现在草原上。
  就算他们能以重金购买到一两件,也只是一两件而已,永远无法掌握制作方法。
  与这样的对手为敌是不明智的,最明智的选择是加入他们。
  听唐苏合讲完《天问》,轲比能又与荀恽商量起了西征的计划。
  他们在里海北岸已经驻扎了大半年,一直在收集里海以西的情况,已经对那片大草原了解得比较透彻,恨不得立刻发起攻击。
  汉家天子没有说错,日律推演也没说错,那是一片肥美的牧场,足以让他的部落安居乐业,休养生息。
  只是荀恽反对他的计划,认为准备还不充足,应该再等等。
  荀恽的理由是那片大草原上虽然只有一些蛮族,包括曾被汉人击败的匈奴人,便大草原南端的克里木岛上却有罗马人的据点。
  罗马人的兵力有限,并不能对他们构成威胁,但罗马人控制了黑海,也就控制了通往罗马的商道。在没有水师参战的情况下,就算他们能夺取克里木岛,也无法控制商路,只会引起罗马人的警觉,破坏当前的商贸关系。
  如果商路受阻,不仅他们无法从商路获利,朝廷也会受到影响。
  荀恽的说法没错,但轲比能的关注重点不同。
  商路带来的利润固然很大,对他来说却不是最重要的,黑海之北的那片大草原才是最重要的。有没有商路,只是能不能活得更滋润的问题。有没有那片大草原,却是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
  离开贵霜之后,他的日子就不怎么好过。里海北岸的这片草原远远不及两河之间的草原,养不活他麾下的这些人,更谈不上发展壮大。
  一片梦寐以求的大草原就在眼前,却不能吞下,轲比能想不通,他麾下的将领也很有意见。
  如果不是荀恽身后有强大的汉朝,他们早就翻脸了。
  荀恽理解轲比能的心情,但他还是对轲比能说,千里征战,求的是必胜,求的是大利。一旦开战,就不能着眼于几场战斗的胜负,而应该着眼于一片区域的彻底征服。
  现在西进,的确能击败当地的蛮族,但是打跑了他们,并不代表你就能占据那片草原。那些人会像狼群一样,不断的袭扰你,让你不得安生。时间长了,你的收获未必就有预期的那么大。
  如果能一举攻占克里木岛,并控制商路,不仅从商路中获取定的利益,还能从黑海之南运来粮食,弥补游牧的不足,再与蛮族对峙时,你就稳了。
  轲比能还是不甘心。
  见此情景,沈友提出一个建议:可以派小规模的人马先去试探一下。
  消息毕竟是消息,难免有不实。只有派人去了,才能真正了解那些蛮族的虚实。如果对方实力的确强大,再撤回来也没问题。
  轲比能大表赞同。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貌合神离
  当着轲比能的面,荀恽没有反驳沈友,算是默认了这个方案。
  反正现在外面还在下大雪,至少半个月内,轲比能无法动身。
  轲比能却心情大好,大呼让人上酒,要和沈友再喝几杯,不醉不归。
  唐苏合眉飞色舞,在一旁卖力撺掇,让沈友和轲比能斗酒。看那架势,她分明是想将沈友灌醉,生米煮成熟饭,好遂了心愿。
  唐苏合年纪不大,却因为衣食无忧,每天都有肉奶的原因,发育得早。草原上也有早生早育的习惯,她有好几个玩伴都已经嫁人生子了。为了等沈友求婚,她已经成了大姑娘。
  换作以前,原本毋须这么麻烦。鲜卑人一向开放,直接钻了被窝就是。如今情况有所不同,轲比能已经依附大汉,算是一方诸侯,多少要点面子。沈友更是自持身份,不肯苟且,能和唐苏合在众人面前如此亲密已经难得,不婚而生之类的事,他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的。
  当然,如果只是逢场作戏,结一段露水姻缘,那倒也罢了。有轲比能的身份在这儿摆着,始乱终弃显然是不合适的。于公于私,这件事都要隆重一些。
  酒至半酣,沈友和轲比能商量起了西征的具体安排。
  轲比能是客军,万里征战,不能掉以轻心。除去新附的部落,他的主力也就是万人左右,经不起太大的失败。且一旦西进,与贵霜之间的距离太远,联系变得困难,轲比能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