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1400章
  荀彧说完,静静地看着刘协,做好了迎接风暴的准备。
  他虽然人不在南阳,却知道天子因为逃归案大发雷霆的事。可是他再三考虑之后,还是决定犯颜直谏。
  如果一定有人会因为触怒天子而遭受惩罚的话,他愿意成为那个牺牲。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礼法之别
  “礼法之中,不也包括了秦法之法么?”刘协露出一丝调侃。“荀子的两位高徒可都是法家翘楚。说起来,李斯就是汝南人,韩非虽不是汝颍人,却也离颍川不远,勉强算是半个汝颍人。”
  “过犹不及。”荀彧拱手道:“李斯、韩非之法虽出自荀氏,却已经不再是礼法,还望陛下明鉴。”
  “理解。”刘协点点头,随即又说道:“我赞同你这个观点,治国当以礼法,不能以秦法。毕竟秦二世而亡的覆辙在前,总不能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荀彧愣了一下,没想到刘协会这么轻易被自己说服,下意识的有些不安。
  刘协随即又说道:“以史为鉴固然是好事,但古今不同,也不能泥古不化。你说对吧?”
  “这是自然。”荀彧本能地点头附和。
  “眼下形势与高皇帝初肇宏业时不同,所以我们要担心的不是过,而是不及。”刘协收起了笑容。“在荀君眼中,我是与民争利的敛赋之君吗?”
  荀彧躬身道:“陛下爱民,天下有目共睹。臣虽愚钝,亦不敢指白为黑。臣提倡礼法,并非指陛下重法,而是指陛下缺礼。”
  刘协愣住了,半天没说话。
  他还真没想到荀彧关注的重点会是礼。
  在这方面,他的确很粗疏,不讲究。之前是没条件,现在则是没兴趣。
  他一直觉得儒家过于注重礼法是形式主义,铺张浪费,没什么实际作用。就和所谓的贵族一样,总喜欢搞一些繁文缛节,以示与众不同。其实说白了,只是装逼而已。
  只有色厉内荏的人才需要那些外在的东西来包装自己,内心强大的人根本不需要这种东西。
  真正能让人尊敬的是人,不是那些虚张声势的形式主义。
  穿得再华丽的戏子,也不如穿着布鞋、汗衫的国士。
  刘协一字一句地说道:“荀君,我不反对礼,但正如你方才所言,过犹不及,礼太过了也未尝是好事。天下虽安,却还没有享受的时候。”
  他顿了顿,又道:“当然,任何时候,我都不赞成文胜于质。”
  荀彧的额头沁出了冷汗。“陛下所言甚是,文质彬彬,方为君子。”
  刘协嘴角抽了抽,似笑非笑。
  他一直提倡的是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荀彧却坚持“文质彬彬”,虽然都是儒家的理念,却有些本质上的差距。
  看来儒门这次是不肯再退,坚决要斗上一斗了。
  也好,该来的就让他们来吧。
  ——
  刘协与荀彧谈得不投机,却也没撕破脸,算是君子和而不同。
  他心里多少是有些失望的。
  对荀彧这个三国时代最杰出的谋士,他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却始终无法获得他的支持。那种貌合神离的别扭一直都在,让他很不舒服。
  他维持着基本的体面,与荀彧坦诚的交流了相关情况。
  但他没有留饭,算是小小的不满。
  尚食监丞卞夫人已经为荀彧准备好了颍川特色的美食,却一直没有收到上菜的消息。最后等来了天子口谕,将这些食物送到小院,赐荀贵人。
  荀文倩陪着母亲、弟弟去逛街了,只有荀彧在屋里等着,回味着与天子的对话。
  他能感觉到天子的不满,但他不后悔。
  有些事必须坚持,不能让步。
  等荀文倩回来,尚食监立刻送来了食物。荀文倩一看,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却没有多说,只是安排布食,让父母及弟弟大快朵颐。
  天子不铺张浪费,但食物还是讲究的,卞夫人的能力有口皆碑。
  第二天一早,荀彧去司徒府,与杨彪见面。荀文倩则陪着母亲先去印坊。
  司徒府就在附近,荀彧选择步行,荀文倩三人坐车。出了门,分道扬镳,荀文倩上了车,撩开车帘,看着荀彧的背影,问道:“阿翁昨天睡得好么?”
  “不好。”唐氏打了个哈欠,说道:“可能是认床,烙了半夜的饼。就算是在路上,也没见他睡得这么差的。”
  荀文倩露出一丝浅笑。“不是认床,是昨天和天子谈得不好,他焦虑了。”
  唐氏一愣,凑过来看了片刻,又看看荀文倩。“你阿翁和天子谈得不好,你这么开心?”
  荀文倩放下车帘,轻敲车壁,示意车夫出发。她搂着唐氏的肩膀,轻轻晃了晃。
  “阿母,你不知道,天子向来喜怒不形于色。我跟在他身边这么多年,只见他发过一次怒。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我怎么知道?”
  “你应该知道的。”
  唐氏愣了半晌,突然说道:“是不久前因逃归案,面折司空的那一次?”
  荀文倩用力点了点头。“天子发怒,是因为对三公寄予厚望。他对阿翁表示不满,也是因为他对阿翁的期望甚高,否则他根本不会介意。”
  唐氏一时有点糊涂,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还是该担心。
  马车向前走了一路,向右一拐,出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