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1025章
  剩下的兵力,刘协打算从关中、河东征调。
  关中有招降的西凉旧部,河东有招安的白波军,以及即将入籍的鲜卑人、匈奴人,都是不错的兵源,挑出两万精锐肯定没问题。
  有恒产者有恒心。这些人都是有恒产的,保家卫国的意志比一般人更坚。
  兵源不成问题,将领的竞争却很激烈,刘协颁布诏书,八校尉将优先从参加大阅的将领中挑选,主要看个人能力和练兵水平,不问家世和出身。
  消息一出,平乐观就热闹起来了。
  诸将都加紧训练,就连不想成为八校尉的人如士孙瑞、刘备、蒯越都不敢大意,没人想在大阅的时候垫底。
  ——
  司马懿回到了平乐观,带来了黑山军的代表五鹿。
  刘协第一时间接见了五鹿。
  五鹿对刘协讲述了他们从上党返回黑山的原因。
  最初响应钟繇邀请,进入上党的黑山军的确受到了优待。钟繇分配了他们土地,还提供了一些种子、农具,并让前将军段煨拨了一些军械给他们,平时还帮他们训练。
  可是随着进入上党的人越来越多,条件就慢慢的变了。
  先是土地越来越少,后来干脆没有了,只是由钟繇拨付粮草。可是粮草也越拨越少,开始还能吃饱,后来就只能在交战时才能吃饱,平时都要打折扣。一般是给六七成,最少的时候只给五成。
  黑山军愿意去上党,最大的愿意就是能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吃饱饭。现在土地没有了,饭也吃不饱,有人就放弃了,选择重回黑山。
  正好袁绍两次受挫彭城,无暇顾及黑山,黑山军在山里自耕自种,虽说辛苦点,倒也落得自在。后来见形势渐稳,袁绍日见衰败,胆子大的人就出了山,在荡阴、朝歌一带耕种。
  这里有河内郡的郡兵驻守,双方有过一些冲突,但总体来说还算和平。
  这其中,司马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作为河内大族子弟,他既能影响董昭、董访的决定,也对于毒等人有一定的威慑力,是最佳的斡旋人选。
  当司马懿带着诏书,赶到山寨招安时,于毒几乎没有犹豫,立刻答应了,派五鹿前来见驾。
  五鹿是个道人,初通笔墨,也知道一点《太平经》的经义,在黑山军中算是个读书人,影响仅次于于毒、苦酋等将领。
  听完五鹿的讲述,刘协问了五鹿一个问题。
  上党是真没有土地了,还是有土地,却掌握在某些人手里,不肯拿出来?
  五鹿听完,叹了一口气。“上党临近邺城,钟府君生怕引起内乱,给袁绍可趁之机,也是可以理解的。袁绍的外甥高干就多次打算进攻上党,还派人到上党联络大族,想里应外合。”
  “上党的兵力不够?”
  “兵力很多,但是……”五鹿面露难色,半晌才说道:“原本是对手,突然之间成了同伴,谁也不敢轻易相信谁。作战时不仅要防着前面的敌人,还要防着身后的同伴,其实并不好。”
  刘协看了司马懿一眼,没有再说什么。
  他理解了钟繇的难处,却也知道了钟繇的上限。
  作为一个士大夫,钟繇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想要他更进一步,将上党的郡兵、段煨率领的西凉军和黑山军捏合在一起,成为可以互相信任的战友,未免有些不太现实。
  要怪,只能怪自己当初太理想化,考虑不周。
  事实上,他当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可用。
  “上党有没有土地,且两说。朕将进攻邺城,你们有没有兴趣去冀州屯田?”
  五鹿喜出望外,脱口而出。“当然愿意。冀州的土地可比上党强太多了,一大片一大片的平地,水源又充足,出力小而收获多,是难得的良田。”
  刘协转头看向司马懿。“审配是魏郡人吧?”
  司马懿答道:“是魏郡阴安人。”
  “那就先将阴安设为屯田之地。”刘协对五鹿说道:“你回去告诉于毒,让他做好准备,打听清楚哪些人在协助审配守城。凡是听审配命令的,田产一律没收,作屯田之用。”
  第八百三十八章 斯文扫地
  邺城。
  倚案假寐的审配忽然打了个激零,从梦中惊醒。鼻子有些酸痒,他张了张嘴,面容扭屈,却打不出喷嚏,反倒憋得泪水横流,难受之极。
  “真是见了鬼。”他恼怒的捶了一下案几,案上的笔、砚跳了起来。架在砚边的笔滚了两下,落在纸上。好在天气冷,墨已经冻住,总算没污了纸。
  审配抬头看去,见门不知何时开了一条缝,冷风嗖嗖,屋子中央火塘里的火也快要熄了,只剩下暗红。残余的暖意挡不住寒冷,瑟瑟缩缩。
  审配皱了皱眉,咒骂了一声,双手按在案上,准备起身去关门。
  但他没能起来。
  坐得太久,双腿已经麻了,又被风吹得寒透,一点知觉也没有。
  审配更加恼怒,扯起嗓子,喝了两声。
  “人呢?人都死哪儿去了?”
  有杂乱的脚步声响起,两个侍女赶了过去,脸色苍白地看着审配。审配摆摆手,让她们关上门,添点炭,然后再帮他倒杯热酒。
  侍女们一一照办,迅速处理完毕。
  屋里迅速暖和起来。
  审配让一个侍女帮他捏腿,另一个重新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