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1019章
  “要说北军胜当年十倍,我当仁不让。不过这不是你我之间的比较,而是形势不同。当年如果不是你出任北军候,而是我,北军依然是一盘散沙,当不得精锐之名。”
  刘表揣摩着士孙瑞的言外之意,沉默不语。
  当初他出任北军中候,是袁绍、王允等人希望掌握北军,而不是听任大将军何进乱来。
  何进无能,虽然一心想与孝灵皇帝对抗,力保皇长子刘辨的嗣君之位,但他既无远虑,行事又没章法,犹豫不决,有时候听袁绍的,有时候又自作主张,搞得袁绍很恼火。
  借着孝灵帝皇建西园军,何进焦头烂额的机会,袁绍等人推荐他出任北军中侯,将北军控制在手中。
  西园军建起来了,但有名无实。八校尉除了自称无上将军的孝灵皇帝本人和名义上总揽诸校的蹇硕,都是袁绍的人。
  北军还是京师最不可替代的武力,就掌握在他刘表的手中。
  但是很可惜,当董卓入京时,所有的谋划都成了笑话。
  面对残暴的西凉边军,北军不堪一击。袁绍仓皇出逃,他也只能向董卓俯首称臣,后来又接受了董卓的命令,出任荆州刺史。
  如果北军当时有今天的战力,袁绍还会出逃吗?
  如果袁绍不出逃,董卓还有乱政的机会吗?
  形势很可能就是另外一个局面。
  士孙瑞向我展示这些,莫不是提醒我,当年形势崩坏,责任在我?
  士孙瑞又倒了一杯酒。“景升,当年北军军纪败坏,战力低弱,是何原因?”
  刘表回过神来,眼神扫过士孙瑞的脸,却没有发现士孙瑞有调侃之意。他想了想,一声叹息。
  “自然是我无能。”
  士孙瑞嘴角微挑。“你不必自谦若此。我刚才说了,就算当年担任北军中候的是我,也改变不了什么。”
  他呷了一口酒,含在口中,迟迟没有咽下,仿佛酒苦,难以下咽。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将酒咽入腹中。“君子德风,小人德草。当年士风颓败,竞尚空谈,鄙视实务,又岂能指望将士用心训练,又岂能指望北军能大用,击败董卓?”
  士孙瑞一声长叹。“早在窦武、陈藩举事之时,我们就知道北军不堪用,不是边军对手。可是我们做了什么?整整二十年,我们什么也没做,就连李膺那样的人都没有了。”
  刘表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明白了士孙瑞的意思。
  窦武、陈藩失败之后,阉党的气势越发嚣张,党人也因此更加愤怒,以武力抗衡阉党渐渐成为共识。
  但他们做了些什么改变呢?
  二十年的苦心谋划全都停留在嘴上,最后还是不堪一击。
  比起李膺等人,以李膺继承人自居的袁绍别说直面生死,就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仓皇出逃。
  而他们这些手握重兵,平时以为天下尽在我手的党人,也在董卓面前屏气息声。董卓一道矫诏,他就放弃了北军的军权,赶往荆州。
  是北军无能,还是党人无能?
  若说是后者,那就算没有董卓乱政,袁绍掌握了朝堂,结果就一定好吗?
  其实不用猜,结果就在眼前。
  忽然之间,刘表变得极为沮丧。他紧紧地握着酒杯,牙关紧咬,面色青白。
  “君荣的意思是说,形势崩坏之根本不在董卓、李傕辈,而在我士大夫?”刘表抬起头,盯着士孙瑞。“那我是不是该和本初一样,上疏请罪?”
  “你和本初不一样。他是有意为之,又一意孤行,跨过了底线。你么,算是无心之失,还有改正的机会。”
  士孙瑞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路,我告诉你了。怎么选,是你自己的事。”
  第八百三十三章 老宅昏鸦
  刘表喜忧参半。
  喜的是士孙瑞明确的说,天子没有像对袁绍一样对他的可能。他大可不必担心像袁绍一样身败名裂,遗臭青史。
  忧的是他也要反省,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士大夫的一员。
  身为八俊之一,又是宗室,他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士大夫,而是极具代表性的士大夫。他如果能出现反省士大夫的得失,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该怎么反省,就成了他必须考虑的问题。
  士孙瑞给不了他答案,其他人也帮不了他,只能由他亲力亲为。
  不完成这个任务,天子不会原谅他。
  刘表很头疼。
  ——
  就在刘表绞尽脑汁,想着该如何反省的时候,袁绍起程离开了洛阳。
  他终究没能见天子一面。
  士孙瑞、刘表都没有去送他。
  士孙瑞派人给袁谭送了一封信,让袁谭先送袁绍返乡。如果袁绍身体好转,袁谭就赶回洛阳,到他军中为将。如果袁绍不幸辞世,那就只能等一等,至少要等袁绍下葬之后再说。
  不过袁谭不必担心,就算是三年之后,他也能给袁谭一个机会。
  收到士孙瑞的书信,袁谭松了一口气。
  有了士孙瑞的承诺,他的前程总算又有了希望。
  与荀谌、郭图商量之后,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郭图决定,自己和袁谭一起送袁绍返乡,荀谌、逢纪就不用去了,留在士孙瑞麾下效力,也算是为袁谭做准备。
  当然,如果袁绍能好起来,那就最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