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781章
  不解决土地兼并,大汉难以中兴。
  解决土地兼并,则大小世家、豪强必群起反对,天下难安。
  黄承彦想不出可行的办法。
  务实的他很清楚,说一句抑制兼并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面对黄承彦之问,刘协坦然说道:“我本来是想驱虎吞狼,以武止戈,但现在看来,恐怕未必能行。黄君来得正好,不妨为我提供一点建议。”
  第六百三十八章 标本之论
  黄承彦本来就怀疑刘协有杀人之心,现在听刘协亲口承认,还是吓出一身冷汗,后怕不已。
  如果真如刘协所设想的那样,山东衣冠只怕会被屠戮大半,人相食的悲剧将处处可见。
  太平也许会来,但他们却未必能见得到。
  就算是再高尚的君子,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但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面对刘协的请教,他只能摇头叹息。“如此功业,岂是我一介野人能解决的。爱莫能助,受莫能助啊。”
  “黄君客气了。”刘协大笑,随即转头看向庞统。“士元,你呢?”
  庞统早就等着这一刻,整整衣冠,轻咳一声。“草民以为,陛下不妨诛其首恶,赦免其余,恩威并施,根本兼治。”
  刘协示意道:“仔细说说。”
  庞统也不客气,侃侃而谈。
  他的计划也很简单,就是治首恶。
  兼并的确是痼疾,但对不同的人来说,这个痼疾有轻有重,不宜一刀切,勒令全部退还。
  占据大量土地的高门豪族毕竟是少数,只要将这些人清除掉,土地兼并的问题就能得到极大缓解。剩下的人就算占着超过限额的土地,只要他们不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也就影响不了大局。
  打个简单的比方,荆州户口最盛时,有一百四十万户,但南阳一郡就占了五十余万户,接近四成。南阳有大量的封君,土地兼并的情况也最严重。只要能解决了南阳郡的兼并问题,荆州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处理的人少,解决的问题却多,这才是正确的方法,没办法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逼得所有人都反抗朝廷。
  如果朝廷宣布只针对南阳大族,甚至只针对南阳某些贪得无厌的大族,不及其余,相信其他人都会赞同朝廷的决定,不会闹出民变这样的事。
  黄巾也是为了抑兼并,均贫富,声势不可谓不大,但他们的目标太大了,对所有的大族一视同仁,赶尽杀绝,激起了所有大族的反对,最后不可避免的失败了。
  虽说黄巾与朝廷不可类比,但形势有相通性,可以借鉴其得失,避免重蹈覆辙。
  “草民无知妄言,不当之处,还请陛下恕罪。”庞统说完,深施一礼,心跳有些快。
  他和黄承彦一路同行,多次讨论过这个问题,只是两人无法取得共同意见。如今当着天子的面说出来,也不知道天子会有何反应。
  刘协看向黄承彦。“黄君如何看?”
  黄承彦摇摇头。“草民不敢苟同。虽说大族的确占地更多,却未必是以权利侵夺而来,也有可能是擅长经营所致。仅仅因为他们的产业多就强行剥夺,以后谁还愿意积累家资?如此,奢侈之风必盛,非朝廷之福。”
  刘协不置可否,又转向蔡夫人。“夫人以为呢?”
  蔡夫人愣了一下,随即有些脸热。她没想到刘协会咨询她的意见,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这才是正常的结果。
  她很认真的想了想,说道:“妾……与拙夫之见相同。”
  她顿了顿,又道:“以妾之母族为例,蔡氏虽有人出仕,却没出过公卿之类的高官,二千石也不多。之所以薄有家资,一是得江汉之美,有良田甘水,二是擅长经营,酿酒制曲,不辞辛苦。虽不敢说无一钱不清楚,却也敢说不是大奸大恶之人。若是仅仅因为有家资,便为朝廷诛戮,与当初孝武行告缗令有何区别?”
  刘协笑笑。
  他就知道黄承彦一行绝不仅仅是送亲,甚至不仅仅是考察他是否值得效力,还有为襄阳大族打探朝廷政策的任务。黄承彦再洒脱,蔡夫人再不羁,也不可能坐视家族遭劫。
  当然,蔡夫人当面为母族开脱,这倒是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孔明,你又如何想?”刘协转向了诸葛亮。
  诸葛亮微微欠身。“臣以为,当治之以法,不仅视其田宅多寡,还要看其得之是否以道。若是辛苦所致,纵多也不夺分毫。若得之不以道,纵寡也不能纵容。唯有如此,才能使奸恶惧、良善安。”
  庞统一听就有些急了,忍不住说道:“孔明所言,虽是公允之论,只怕事繁难行。大族产业,多是数代积累而成,其中进项又岂能说得清楚?一一去查,也许永远都查不清楚。”
  诸葛亮笑而不语。
  庞统自知失言,也只能闭上嘴巴,将目光投向刘协。
  刘协搓搓手指,沉吟了片刻。“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只是适用环境不同,完成的效果也不同。士元之计,可以治标,但稍显粗略,难以治本。孔明之计,可以治本,但稍显迂缓,不能救急。”
  黄月英忍不住问道:“那陛下将用何计?”
  “以士元之计治标,以孔明之计治本。”刘协说道:“当然,这也不是截然分开。治标时,也可参考其名声好坏,德行高低。治本时,也该考虑枝干强弱,不可尾大不掉。治标治本,齐头并进,止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