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308章
  争取兵权是外朝的士大夫官员一直以来的心愿,并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窦武、何进两任大将军是他们最接近目标的时候,却还是错过了。
  所以杨彪、士孙瑞才对太尉掌兵如此急切。
  裴茂身为士大夫的一员,直言当由天子掌兵,固然和尚书令属于内朝有一定的关系,却也是表忠心的重要选择。
  内朝官员可以随时转为外朝,士大夫的身份却不会轻变。
  他这么做,简直是与整个士大夫阶层为敌。
  这个牺牲不可谓不大。
  “朝廷供养又当如何解决?”
  裴茂笑笑。“陛下与普通将士同甘共苦,食不二味,丛不重席,能有多少开销。夫子厄于陈蔡,不忘礼乐。诸公皆是道德君子,为了王道,再节俭几年又有何妨。”
  刘协不禁哈哈大笑。
  后世史书提到王朝崩溃,都会将责任归结于昏君奢靡无度。
  桀纣如此,秦始皇、隋炀帝也是如此。
  却没几个人提整个官僚阶层的腐化。
  即使提,也是一笔带过,藏在字里行间。
  可是皇帝再奢侈,浪费的财政和整个官僚阶层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
  就以后汉来说,都说是桓灵二帝昏庸无能,卖官鬻爵,尤其是汉灵帝建万金堂,却没人说袁氏那样的大臣奢侈丝毫不比朝廷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刘协如此节俭自苦,固然是真穷的原因,却也不乏与大臣较劲的意思。
  不就是比节俭么,看谁先忍不住。
  现在,裴茂也提出了这一点,可谓是殊途同归。
  刘协伸手指指裴茂,又指指自己。
  “令君此言,深得我心。”
  第二百五十章 捉襟见肘
  刘协与裴茂取得了共识,随即批复了杨彪的奏疏。
  军屯之策可行,但全郡限定为四万户。户一兵,由有四万兵,分属前后左右四将军,各万人。
  军屯户自备军粮,以县为单位统一储存,军械则由铁官统一供应,由大司农提供补贴。
  朝廷的开销则由铁官、盐池以及山泽收入提供。考虑到这些收入有限,上自天子,下至普通将士,都要励行节俭,禁止铺张浪费。
  包括祭天大典在内,所有的朝廷礼仪一概从俭,以免增加河东百姓的负担。
  杨彪接到诏书批复,且喜且忧。
  喜的是天子崇尚节俭,乃心王道。
  忧的是这节俭似乎有些过了头,发俸的日子遥遥无期。
  天子都以温饱为足,他们这些公卿大臣哪敢开口要钱。
  可是没钱,礼从何来?
  礼仪从来不便宜,越是隆重的典礼越烧钱。
  这无疑是个麻烦。
  杨彪拿着诏书批复,转身来找荀彧。
  荀彧看完批复,很平静。“杨公爱羊乎,爱礼乎?”
  杨彪眼睛一眼。“无羊焉能成礼?”
  荀彧双手一摊。“现在真没羊,如礼何?且不说河东全郡,安邑县有多少人来占田,杨公想必也有所耳闻。几万大军集结于此,为了筹集他们的口粮和过年的赏赐,我已经计穷了。朝廷大典的牺牲,我实在拿不出来。”
  杨彪无奈地叹气,越发恼怒士孙瑞当初的心慈手软。
  没能对河东大族下手,导致朝廷掌握的物资极其有限,连典礼的牺牲都准备不齐。
  天子下诏百姓占田,响应者也寥寥无几,安邑县寺门可罗雀。
  很显然,不动雷霆手段,这些河东大族是不会在乎的。
  但取消对将士们的赏赐也是不行的。
  几万将士,而且大半是刚刚投降的西凉兵,过年不给赏赐,肯定会闹事。
  只不过他对士孙瑞的恼怒也就是嘴上说说,心里其实清楚得很,真要对卫、范赶尽杀绝,现在河东不可能这么安静,他们也不可能有心情争论是羊还是礼的问题。
  宽严皆误。
  “依你之见,又当如何?”
  “昔大禹治水,腓无胈,胫无毛,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乃有天下。如今洛阳在望,天子不归。新年将至,锐意北狩,辛苦不让于大禹。此乃大汉之福,杨公又何必斤斤计较于祭礼是否有羊?”
  杨彪眼睛一翻,欲言又止。
  “且太原本是孝文皇帝之故国。天子过先帝故国,亦能祭山川,不必河东。”
  杨彪眼珠一转,转怒为喜。
  “文若,此计可行。只是……如此一来,公卿非随行不可。”
  “杨公嫌远么?”
  杨彪一愣,佯怒道:“竖子,你是嫌弃我等空耗河东钱粮,欲将我等赶去太原么?”
  荀彧哈哈一笑,随即又道:“杨公何出此言,我只是希望北军尽快到达太原。早一天准备,就多一分胜算。不立功,士孙君荣如何能官至太尉?”
  杨彪心领神会。
  荀彧送走了杨彪,随即召来五部督邮,命他们将募民军屯的文书送往各县,务必在正月初五之前送达,以便各县在新年期间做好各种准备,新年一过便全面推行。
  ——
  司徒赵温、司空张喜召集群臣议事,宣布了一条通知。
  今年过年不发俸禄。
  话音未落,堂上堂下便一片叹息。
  新年将至,大家都盼着能发一笔俸禄,哪怕一个月也行。
  奔波了这么久,连换洗的衣服都破了,也该置办一身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