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汉道天下 > 第238章
  众人骇然变色。
  朝廷之威或许有点虚无缥缈,西凉兵的恐惧却是实实在在的。几年前,牛辅率部与白波军交战,所到之处,生灵涂炭,不少人家都遭了兵灾,至今记忆犹新。
  裴茂缓了口气,劝道:“天子愿意网开一面,只是不想屠戮过重。诸君万万不要会错了意,将天子的仁慈当作软弱。刀兵一起,可就是灭族亡种的事。卫氏才到河东几代人?诸君可都是河东大族,几代、十几代人的积累毁于一旦,岂不可惜?”
  第一百九十三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
  在皇权和西凉兵的双重压力下,绝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服从。
  毕竟对大部分人来说,支持朝廷也好,支持袁绍也罢,都不过是为了利益。袁绍远在太行山以东,纵使德如东海之水,也救不了眼前之灾。天子却近在眼前,随时可能将他们连根拔起。
  识时务者为俊杰。
  裴茂随即挑选人,安排他们去解县、猗氏调粮。
  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两天之内,必须将筹集到足够的粮食,并且运到天子行在。
  至于闻喜,裴茂亲自执行。
  至于其他相对较远的各县,裴茂也派出了使者,命令他们在新年到来之前,将本应缴纳的赋税足额送到天子行在。如果有条件,欢迎贡赋,天子将根据贡赋的多少予以嘉奖。
  这些人未必相信天子的诏书,但他们愿意相信裴茂。
  裴茂能站在这里,本身就说明河东大族拥有了和朝廷讨价还价的权利。如果有人不配合,那就不仅是对抗朝廷,还是与想和朝廷讨价还价的大族做对,正如面前的裴氏。
  不管朝廷能不能延续,卫氏、范氏基本死定了。
  顷刻间,众人如鸟兽散,连夜上路。
  时间紧迫,容不得耽搁。
  庭院一空,王邑也支撑不住了,转身向裴茂施礼。
  “体力不支,恳请令君慈悲。”
  裴茂冷冷的扫了王邑一眼。“令君就在后院养伤吧,不要随处走动。”
  “喏。”王邑再拜。
  早就得到消息,在一旁等候的仆从赶过来,将王邑扶往太守府的后院休息。王邑的妻儿也在等着,看到王邑如此模样,大惊失色,有的泣不成声。
  王邑心烦意躁,喝止了她们,自回内室休息。
  身子一挨干净整洁的被褥,他就忍不住了,泪水夺眶而出。
  曾几何时,他以为自己再也没机会走出廷尉狱了。
  ——
  天色大亮。
  卫觊早早洗漱完毕,穿好衣服,静坐养气。
  昨天夜里,他被天子拜为尚书郎,今天要去拜见上官,领取印绶及官服佩饰,然后才能正式上任。
  想到这一切,他觉得自己就像做了个梦。
  弱冠以来,入仕就是他最大的梦想,却又一直离他无比遥远。
  尽管他年近不惑,又饱读诗书,却连在郡中为吏的机会都没等到。族父卫固有意无意的排斥他,不给他出仕的机会,还一本正经地说他如此才学,做郡吏太可惜了,应该去洛阳为官。
  卫氏的仕途刚刚起步,没有二千石的高官,想到洛阳为官,只能寄希望于别人的举荐。
  比如州举茂才,郡举孝廉,就是最常见的举荐。
  但这些都和他没关系。
  原本为二弟仲道迎娶蔡琰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有大儒蔡邕这样的外亲,入仕指日面待。
  没想到二弟福薄,刚成亲不久就病死了。
  紧接着,蔡邕又应董卓征辟,名声大坏。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他故意疏远了蔡邕,又对卫固父子的故意挑衅作壁上观,逼得蔡琰归宁,切断了和蔡邕的联系。
  可是万万没想到,兜兜转转,蔡琰竟成了天子近臣,而他又以与卫固割裂为契机,成了尚书郎,完成了汲汲以求的入仕目标。
  这一切,恍如梦中。
  “卫君起身了么?”帐外传来一个响亮的声音。
  卫觊惊醒,连忙应道:“觊在此,不知是哪位?”一边说着,一边起身出帐。
  帐外站着一个虎贲侍郎。
  卫觊一眼看出是天子身边的人,不敢怠慢,连忙拱手施礼。“仆即卫觊,不知有何指教?”
  虎贲侍郎看看卫觊,微微颌首。“天子召你,随我来。”
  “喏。”卫觊小步急趋,跟了上去。
  来到御帐,虎贲侍郎指了指将台,示意卫觊自己上去。
  卫觊小心翼翼的上了台,一眼看到天子凭栏而立,视线所及,正是卫氏坞堡的方向。
  “尚书郎,臣觊,见驾。”
  刘协转头看着卫觊。“睡得可好?”
  卫觊不假思索。“谢陛下关怀,臣承陛下恩泽,一夜无梦。”
  刘协莞尔,伸手指向卫氏坞堡。“可是朕睡得不好。天色已明,卫固会守约吗?”
  卫觊转头看着熟悉的家园,心头一悸。
  刀兵一起,几代人积累的家园就会毁于一旦。
  “若他能尚存一丝心志,必会肉袒请罪,否则便是自取其咎。”他顿了顿,又叹了一口气。“只可惜卫氏宗族玉石俱焚,那些心向朝廷的无辜之人也被他牵连,令人不忍。”
  “里面还有像你一样心向朝廷的人?”
  “自然。”卫觊心生希望,再次拱手。“卫氏自奉孝明诏书,定居安邑以来,耕读传家,心存忠义者不乏其人。只是董卓乱政,朝廷播迁,乡鄙之人无主可依,为卫固所惑,绝非主动附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