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曹操喊我去盗墓 > 第464章
  但之后诸葛玄捆上绳索进入墓道之后,却又在相距不远的地方见到了那两条狗的尸首。
  而后来当诸葛玄困在墓道中时,也是用绳索捆在陵墓外面的狗找到了他,才让他侥幸捡回了一条性命。
  由此可以看出,诸葛玄所描述的情况之中,并没有包含吴良所想的这种情况。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吴良之后若是要与众人一同进入墓穴,需要采取怎样的策略……
  因此,吴良觉得很有必要在入墓之前测验一番。
  此前他在诸葛家的小院里便看到了一条狗,那应该就是最后那条没有死在墓中并且还救了诸葛玄一命的狗,或许可以用上一用。
  说话之间。
  一行人已经来到那片沙地,瓬人军兵士很快便开始了挖掘工作。
  吴良在一旁沉思了良久,又回头对诸葛玄问道:“诸葛县丞,当你迷失在墓中寻找出路时,可曾遇上此前那两条死在墓中的黄耳尸首?”
  “我第一次入墓出来时,便因承受不住腐臭之气将那两具尸首一并清理出来埋了,哪里还会遇上……”
  诸葛玄闻言回过神来,脸上的恐惧之色略减,正色说道。
  “那痕迹呢,尸首腐烂本就会留下一些痕迹,你又曾在墓中剖开那两只黄耳的尸首,也总会留下一些痕迹吧?”
  吴良有些不甘心的追问道。
  “这我倒不曾留意。”
  诸葛玄回忆了一下,说道,“那时我已是六神无主,再加上随身携带的火油又十分有限,火把也不敢点了,只能用麻绳与油罐做了一个简易小油灯节省使用,而那油灯的光亮自是实在有限,能看清路不撞在墙上已是奢求,实在无暇顾及这些细枝末节。”
  “好吧。”
  吴良点了点头。
  虽然没有从诸葛玄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但这番话还是令吴良捕捉到了另外一个小细节——光亮!
  小油灯的光亮确实比较昏暗,尤其在这种伸手不见五指的墓道中更是不太够用。
  不过就算是火把,能够照亮的范围与亮度其实也比较有限。
  据吴良所知,后世似乎有人做过类似的试验,若是在照明条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设置一些比较细微而又循序渐进、延绵不绝的台阶或是斜坡,便有可能制造出一个能够欺骗人类感官的闭环陷阱,使人感觉永远在“上行”或是“下行”,其实从始至终只是在一个并不算长的闭环中行走,永远都无法走到尽头。
  这便是传说中大名鼎鼎的“悬魂梯”。
  可惜吴良暂时还没有进入陵墓,不曾看到陵墓内的墓道情况,所以也不能贸然做出判断,只是先将这个小细节记在了心里。
  不过,与诸葛玄相比起来,吴良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这优势便来源于“随侯珠”,“随侯珠”的亮度与照明范围绝非火把与油灯可比,并且完全不用在意燃料的问题,这可是真正的宝物……
  事到如今。
  吴良觉得从诸葛玄身上已经不可能再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转而又看向了一脸懵懂的诸葛亮,忽然开口问了一个在众人听来极为突兀的问题:“诸葛贤弟,你可曾听说过‘八阵图’?”
  “有才哥哥,你在与我说话?”
  诸葛亮也是微微一愣,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道。
  “不错,贤弟可曾听说过‘八阵图’?”
  吴良放慢了语速,一字一顿的问道。
  “八阵……图?”
  诸葛亮更是一脸疑惑,显然根本就听不明白吴良说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而且不只是他,旁边的其他人也是同样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他们一来是不明白吴良忽然向诸葛亮这个小屁孩询问这样一个奇怪的问题,二来才是不明白吴良口中的“八阵图”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没听过就算了……”
  吴良却并未进行更多的解释,只是假装漫不经心的笑了笑……诸葛亮的反应,便是他想要得的答案。
  “八阵图”其实也是吴良对于墓中“阵法”的一个主要怀疑方向。
  这玩意儿无论是在后世发现的正史史书中,还是在许多颇有历史渊源的文学作品中,都几乎快成了诸葛亮的代名词。
  不过正史史书中只是很笼统的提到了诸葛亮曾“推演丘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并未记载“八阵图”的具体效果。
  甚至唐朝著名诗人杜甫还为此作了一首叫做《八阵图》的诗: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首诗说的便是诸葛亮与“八阵图”的故事,由此可见诸葛亮与“八阵图”对后世影响之深远。
  虽然诗中依旧没有描述出“八阵图”的具体效果,但也从另一个角度映射出了它的强大之处。
  后来再到元末明初,著名家罗贯中又在《三国演义》中提到了“八阵图”。
  《三国演义》中写到诸葛亮曾在入川时使用石头布下“八阵图”奇阵,三国名将陆逊为追击刘备率军进入查探,结果险些困死于阵中,最后还是在诸葛亮的岳父帮助下才走出“八阵图”……这段广为后世所知的剧情无疑又给“八阵图”蒙上一层悬疑的面纱。
  且不说《三国演义》中有没有为了剧情需要杜撰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