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抚宋 > 第1388章
  周洪对张任也是印像很深刻的,因为那个时候,他经常请张任帮着读朝廷邸报或者江宁月报,被所有人称为张秀才的他,也是深得众人喜欢的。
  因为他还能帮着大家写写信,写写福字甚至帮着还没有名字的娃娃们取名字。
  他取的名字,总是让人眼前一亮。
  不但好听,而且每一个名字都还挺讲究。
  往事总是让人心情沉痛,不过两人也都是历经坎坷阅尽苍桑之人,见惯了生死,也就不再执著于生死了。
  人总是要死的,只不过早和晚而已。
  从出生开始,大家便一路狂奔在死去的路上。
  老什长他们,只不过是跑得快了一些罢了。
  终有一日,他张任必然也是要去与他们汇合的。
  到那时,大家再一起好生叙叙衷肠。
  “你现在……”给周洪倒了一杯茶,张任问道。
  “入冬过后,田里也没有什么事了,我便组织了几个村子的壮劳力一起出来做事。”周洪笑道:“承蒙上面信任,却是把这给各地驻军送补给的任务给了我,这不就过来了吗?”
  朝廷开始收免役钱之后,便不再强征百姓服徭役了,而是改为官府出钱雇佣人来完成这些事情。
  很快,便有人发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
  有眼力见儿的一些人,便趁机组织起了一些队伍,专门找官府承包这些业务,以藉此来赚取钱财。
  周洪便是属于这些人之一。
  不过有一个问题是,他倒是有眼力了,但是呢,背景就不怎么地。要不是他曾经在难民营中与首辅有过一面之缘,家里的鱼酱还得到了首辅的称赞,只怕即便是一些零散的小工程,也轮不到他来做。
  可即便如此,他所管辖的几个村子,也因为他能揽到一些活计,而明显地比周边的村子要富裕许多。
  像往军队送物资这些活计,反倒是那些专门干承包活计的人不愿意干的。
  因为油水不多,责任倒不小。
  而且军队里的人,脾气都不小,而且现在也没有人敢克扣他们的东西,特别是这些驻守在一线的部队,就更没有人敢对他们的东西搞事情了。
  所以,这差使就轮到了周洪。
  不过周洪倒也趁此机会,把自己统带的几个村子今年一年下来积存的一些收获,作为了这部分补给物资送来军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不但价格卖得好,而且送过来还有力钱,算是赚了二道钱。
  “这么说来,你如今倒也是升了官儿了!”张任笑道。
  “那里是什么官儿?”周洪连连摆手道:“如今县下设乡,乡下设村,周某现在不过是一个乡长而已。”
  “再往上可就要去县里任职,哪怕是从九品,那也算是入品了!”张任有些感慨于萧诚的这些政策,仅仅是这一条,便给无数在底层奋斗的这些人打开了一道门缝,虽然还是很窄,属于典型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总也是一条出路。
  就如同那进士试一般,何尝不是过独木桥呢?
  就像自己一路升到现在,又何尝不是在过独木桥呢!
  其凶险程度还犹有过之呢!
  “不瞒张秀才你说,我还真要争一争。”周洪却是很认真地道:“明年开春,我已经决定让下头的几个村子,全部都种棉花了,后年便是三年一评的时候,到时候还是得看实绩。种棉花,如今比种粮食,从收入上来说,要更强一些。”
  种棉花的收入,自然是要比粮食要更高。
  “下头的人,愿意吗?”
  “所以我今年带着村子里的年轻人出来赚钱,我准备把明年的粮食先给愿意种棉花的人发下去。”周洪道:“不过一年过后,种棉花的收益,得全归村子里!”
  “高明!”张任很是佩服眼前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家伙,这份眼力和胆魄,只怕许多读过书的人,也是远远不及的。“不过老周,你还得读书识字,想更进一步,不识字是绝对不行的。”
  “我已经在学了!”周洪笑咪咪地道。
  第六百六十二章:搞钱相公(上)
  萧诚秉政以来,最让人垢病的,便是利字当头。
  用某些人的话来说,就是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
  就像一年一度的官员考功,占比最大的,已经变成了当地的经济状况如何。
  不但看总量,还要看增速。
  一地官员,如果将当地的经济搞得风生水起,基本上一个考评为上就跑不了。
  而其他的指标,在经济指标的面前,基本上就可以忽略不计,不值一提了。
  很多过去能让地方官获得表彰,让地方上大长脸面的行为,在现在,已经完全不合适宜了。
  就如同某地上报朝廷,说是某某妇人为夫君死节,竟然一绳子吊死在灵堂里,要求朝廷表彰。奏章到了萧诚那里,萧诚却是勃然大怒。
  不但批注了岂有此理四个大字,甚至在笠日的大朝会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上奏这件事情的官员,骂得狗血淋头。
  这一下这个官员偷鸡不着蚀把米,别说表彰了,今年的考功,要是没有别的什么能够弥补,一个下等,必然是稳稳地落在头上。
  萧诚对于这样的事情,是真的深恶痛绝。
  过去的事情,他管不着,但在他手里,这样的歪风邪气,一定要杀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