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第72章
  一番洋洋洒洒的立储诏书,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念出,这叫不少朝臣都明白,天子立储之意已定。
  立储之事,本是国朝第一喜事,立下国本,以叫社稷传承不断。
  可崇祯皇帝的立储,是这般的仓促,且还是为御驾亲征所立。
  这便叫群臣高兴不起来了。
  不听劝谏的天子,那还是他们的好天子吗?
  韩爌、李标、钱龙锡等一众朝臣,思绪是那般的复杂,然册立太子的诏书,刚刚宣读完毕后,王承恩的声音再度响起。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太子慈烺,临危以授监国,然吾儿年幼,为正朝纲,为明法纪,为稳社稷,朕决意暂设辅政大臣七名,在朕御驾亲征期间,辅佐太子……
  军机处大臣周延儒、徐光启,内阁首辅韩爌,内阁次辅李标,英国公张维贤,礼部侍郎温体仁,左都御史刘宗周,特授辅政大臣之名,朕御驾亲征得胜归朝,罢!”
  “……”
  皇极殿内,回荡着王承恩的声音,然站在殿内的群臣,还有得殿外宦官传唱,知晓此事的殿外群臣,那一个个皆面露惊骇,对此制诏皆难以置信。
  这辅政大臣设立的,真真是太耐人寻味了。
  有阉党余孽,有东林党,有勋戚……
  关键,眼下这特设的军机处,总揽军机要务,而张维贤又执掌着京营。
  韩爌、李标他们,这心里比谁都清楚,虽说他们位列辅政大臣,但只怕那些人联起手来,他们这所授辅政之权,便受到了严重的制衡。
  “朕御驾亲征已定,内廷由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总掌,京卫都督府留守京卫护佑。
  军机处留京大臣,总揽军机要务,完成朕于前线所发上谕。
  京卫都督府抽调精锐,随驾出战,成国公朱纯臣,军机处大臣王洽、李邦华,内阁大臣钱龙锡……”
  在朝臣震惊于此制诏之际,崇祯皇帝抓住当下时机,朗声道:“上述朕所点众大臣,皆随驾出战,明日辰时离京,退朝!”
  言罢,崇祯皇帝更是不给任何人机会,一甩袍袖,便昂首挺胸的离殿,皇帝嘛,该耍无赖的时候,就要耍无赖。
  这神京外围临设三道防线,想出大乱子,是断不可能的,既如此,那便叫你们在神京内狗咬狗吧。
  朕先跳出包围圈,哪怕神京斗的昏天黑地,只要能完成朕的旨意,那随便你们怎么斗。
  曹化淳、骆养性、周延儒、徐光启、张维贤、温体仁……
  朕把该写的东西,掰开了,揉碎了,说给你们,该抽掉的可能同流合污的根底,全都给你们抽调了。
  若最后敢叫朕失望,敢叫朕战死沙场,那你们就都跟着下地狱吧!
  崇祯皇帝不顾殿内群臣的惊呼,嘴角微微上翘,眸中闪烁着冷芒,若这次战胜不了建虏,那就掀摊子吧!
  反正十几年后,也难摆脱自挂东南枝的命运,倒不如彻底放开了玩,大不了,开局江山覆,朕去打游击!
  优柔寡断,疑心病的崇祯,那可并不是朕!
  第六十二章 谁言明军不可战!?
  “皇爷,眼下您要御驾亲征,是否回后宫一趟,看看皇后?”
  王承恩眉宇间透着忧色,紧跟在龙辇旁,小心翼翼的探询道:“皇后这些时日,多次派人来……”
  崇祯皇帝一愣,想起怀着身孕的周皇后。
  自他不去文华殿理政,绕开内阁,忙着各项筹谋部署,以制衡朝堂和应对建虏进犯,便没回过后宫。
  这建虏都打进关内了,磨刀霍霍,自己哪儿来的闲情逸致,去聊什么儿女情长啊。
  “不回了,朕怕心软。”
  脑海里浮现出周皇后的容颜,崇祯皇帝眉头微皱道:“王大伴,你派个机灵点的宦官,去坤宁宫一趟,就说……朕忙于朝政,近期恐无法回坤宁宫。
  另派人去司礼监,交代下去,外朝发生的种种,尤其是建虏进犯一事,绝不能叫后宫知道丝毫!”
  “喏!”
  王承恩忙垂首应道。
  这世人皆言天子好,坐拥后宫佳丽三千,享尽荣华富贵,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然事实上就真的那般吗?
  倚靠在龙辇上的崇祯皇帝,闭上眼睛,耳畔响起匆匆的脚步声,思绪却飘在别处,明日他就要御驾亲征,离开这座层层保护的紫禁城,去往三河了。
  这些时日所发生的种种,就仿佛电影一般,在他的脑海里浮现着。
  来到这大明,他所感受最深的,便是种种的恶意。
  建虏,流寇,灾害,党争,吏治腐败……
  这烂到根子上的大明,想要重焕生机,是何其艰难的事情,尤其是这皇权与臣权的争斗,更是无时无刻上演着。
  就好像别人拿着软刀子,不断拉着你身上的肉。
  要不是建虏进犯大明,他或许会用别的方式,来逐步掌握权柄,替换掉朝中的庸官、贪官。
  只是世间哪儿有那么多如果呢?
  “皇爷,军机处到了。”王承恩小心翼翼,上前轻声道:“曹太监他们,都在堂外候着呢。”
  “嗯。”
  崇祯皇帝睁开眼睛,眸中闪烁着冷芒,从龙辇上走下来,神情冷厉,昂首阔步的朝军机处内走去。
  “奴婢等拜见皇爷!”
  以曹化淳为首的众内廷太监,恭敬的拱手作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