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崇祯:朕就是盛世之君 > 第43章
  而已故的杨廷筠,早年参加过东林讲会,算是跟东林党有些牵扯,韩爌细细的揣摩一番,便知天子是何意。
  “臣领旨!”
  韩爌当即拱手应道。
  “嗯,既无事,便都回去吧。”
  崇祯皇帝看向韩爌,淡然道:“韩卿,朕希望内阁这边,还有其他部院,当已稳定国朝为重,击退建虏是我大明该做之事。”
  言罢便转过身去,看向孙承宗几人,缓步朝军机处正堂内走去,心中却暗暗轻笑起来,这一战,终究是朕赢了!
  若没有建虏寇边一事,想特设军机处,特设京卫都督府,放出厂卫,这些断然不可能实现的。
  不能再刺激朝中的这帮东林党,还有文官群体了,眼下这朝堂微妙的平衡,算是初步打造起来了。
  “孙卿,你们几人都进来。”
  走进正堂的那一刹,崇祯皇帝收敛心神,对依旧站在原地的孙承宗几人说道。
  “臣等领旨!”
  孙承宗、王洽等人,当即拱手应道,看了眼已站起身的群臣,随后便快步朝正堂内走去。
  “韩元辅,难道此事就这么算了吗?”
  李标神情复杂,瞅着近在咫尺的军机处正堂,却有着相隔千里之感,看向韩爌说道:“这京卫都督府,就这样特设下来了?”
  “是啊,此前从没有过这种先例啊。”
  钱龙锡紧随其后,对韩爌说道:“您看身边这帮同僚,那一个个都不愿这般,咱们就不再劝谏陛下了吗?”
  “怎么劝?!”
  韩爌看了眼朝军机处正堂走去的朱纯臣,皱眉说道:“如今建虏进犯一事,叫天子彻底怒了,眼下所做之事,皆是以稳局势而特设。
  等建虏被我大明击败,再度守好京畿防线,那咱们再劝谏陛下也不迟,现在再继续纠缠这些,只怕我等的名声,就算是彻底臭掉了。”
  李标、钱龙锡他们,还有站在左右的大臣,在听完韩爌所讲后,那一个个的脑海里,都浮现出方才发生的一幕幕。
  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
  请出《大诰》之言等等。
  真要是逼急了天子,做出这样的事情,只怕这朝堂会变得更乱,而他们的仕途,他们的名声,都将不保啊!
  这也使得他们脸上露出落寞的神情。
  唉,都是这建虏闹的,要不是他们进犯大明,又怎会闹出这么多风波,没事不在辽东好好待着,偏跑到关内干什么!
  第三十七章 帝王心术(下)
  “孙卿,成国公留下,其他卿家,都去忙各自差事吧。”
  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孙承宗他们几人,神情淡然的说道:“宣府镇、密云等地军务,必须尽快整理出来。
  另军机处要拟定个章程,若有义军进京驰援,当如何分属,如何调遣,别到时候真有义军来了,再生乱子,此事王卿主抓吧。”
  “臣等领旨。”
  王洽、李邦华、周延儒等人,当即拱手应道,随后便离开此处,回到各自位置上,准备继续忙碌起来了。
  “哒,哒,哒。”
  候着的孙承宗、朱纯臣,听着崇祯皇帝敲击龙案的声音,内心却是不一样的情绪,此刻的他们,心里都不知道,天子接下来要说什么。
  “孙卿,把京卫都督府所拟奏疏,拿来叫朕看看。”
  崇祯皇帝向前探探身,淡然的说道,随后便端起手边茶盏,呷了一口,咀嚼着喝进嘴里的茶叶。
  “臣领旨。”
  孙承宗将方才拿到的奏疏,恭敬的递到崇祯皇帝跟前,站在一旁的朱纯臣,却变得忐忑起来,生怕天子再询问他什么。
  “孙卿,朕记得你昨日对朕讲,想调宣府镇、密云等地兵马,朝廷还缺一百万两银子,外加十万石军粮?”
  崇祯皇帝翻看着手里奏疏,却对孙承宗说道。
  嗯?
  孙承宗愣了一下,自己什么时候讲过这话?
  不对,这是天子想向朱纯臣他们,索要钱粮,以此换取京卫都督府所任人选!
  “没错陛下。”
  孙承宗拱手说道:“别的地方还好说,但宣府镇、密云等地,距神京有一段距离,一旦上述援军开拔抵京,日后与建虏交战的话,那朝廷这边必须解决钱粮才行。”
  “嗯。”
  崇祯皇帝搁下手中奏疏,抬头看向神情微变的朱纯臣,说道:“卿家,各勋戚子弟,进府军前卫一事,是否派人传达下去了?”
  “回陛下,臣已传达。”
  朱纯臣忙拱手回道:“最迟明日,适龄的勋戚子弟,将悉数前去府军前卫报备,听候陛下差遣。”
  崇祯皇帝拿京卫都督府,要置换外朝脱离京卫控制,张维贤在京营顺利整饬,顺势再拿些好处是必然的。
  除了勋戚子弟进府军前卫,充当质子之外,然同样来讲,他们亦有了前程,这并不算是好处。
  毕竟那些在京营任职的勋戚武官,这些年来,于京营贪墨多少粮饷,唯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卿家做的不错。”
  崇祯皇帝拖着长音,敲击着龙案,对朱纯臣说道:“不过卿家可知,此前李卿整饬京营事,曾向朕上一份密奏。
  然考虑到兹事重大,朕一直都没讲出来,本想着就此作罢,但眼下朝廷的难处,卿家也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