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大明之南洋再起 > 第797章
  “诸位学子,科举乃国家伦才大殿,为我大明的治国辅政,遴选人才!”
  “诸位能来参加我大明的科举,朕很高兴!”
  “诸位能顺利通过科举会试,来到孤面前参加殿试,孤更为你们高兴。”
  “多了,朕也就不多说了!”
  “希望这次的殿试,能有人让孤耳目一新。”
  “也希望诸位学子在殿试之后,能够前程似锦,来日方长!”
  说罢朱宏煜便挥手下令殿试开始。
  伴随着一阵钟声被敲响,一群太监上前来,开始给这些学子们分发试卷。
  不同科的学子,有不同的试卷!
  传统的进士科学子他们要考的是对国家大政的论述,也就是所谓的策论!
  算科学子考的是算数,只不过从难度上来讲,要比会试难上不上。
  法科学子考的是刑名,给出案例,让他们按照案例判罚,或是背诵默写某些法律条款。
  除此之外,其余科目也多是如此。
  但是,这些科目大多都有固定答案,考官按照答案进行判卷就可以。
  唯有进士科的策论,需要朱宏煜亲自过目。
  下面的学子们埋首答题,朱宏煜却是已经悄然间离开了奉天殿。
  他还有政务要处理,可不能一天都在这里看着这些学子答题。
  进士科的策论一共只有三个问题,但对于这些学子们来说,这三个问题却是都很棘手。
  各有各的刁钻,但都有同一个特点,那便是特别难回答!
  策论一:细数甲申之难发生的原因!
  策论二:细数党争的诸般弊端!
  策论三:论大明下一步之发展方向!
  ……
  朱宏煜进入了奉天殿内,大摞大摞的奏章被摆放在案几上,朱宏煜提笔翻阅着奏章。
  不时的蹙眉,不时的眉头舒展,看的很是用心。
  这些奏章上书写的内容,多是大明的地方官员在向他汇报对地方政务的处置。
  这些东西很麻烦,但朱宏煜却是不得不看。
  不看这些东西,他如何能掌控天下?
  看着广州,厦门等经济开发区的蓬勃发展情况,看着吕宋,巴达维亚等开放之地税收节节攀高,朱宏煜有了要在江南也搞一个开发区的想法。
  但是,究竟是在南京,还是在后世的上海,朱宏煜还没能拿定主意。
  南京有南京的好处,作为如今的大明国都,政治经济中心,整个江南的精华汇聚。
  朱宏煜如果能就近利用好南京的资源,开发区的发展估计会很快。
  只要政策到位,凭借其区位优势,发展起来将会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上海的话,则是位于长江入海口,能利用长江水系,集中整个江南的资源,利用整个江南的市场发展。
  且其地理位置,还能辐射倭国,朝鲜,琉球等国家!
  同样优势不小!
  更别提除去这两座城市外,还有退一步来说的苏州,杭州等其余城市了。
  一时间,朱宏煜不知道该作出怎么样的选择!
  第611章定都问题
  更重要的是,比起两座城市一起开发来,朱宏煜更喜欢集中力量办大事。
  想来想去,朱宏煜心中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
  那就是设立上海开发区,用于吸引资本汇聚,推动江南变革。
  至于说为什么选上海,而不选南京,其实是朱宏煜的私心作祟。
  众所周知,这个时代的工业发展,和污染环境是划等号的。
  他可不希望大明的都城也变成历史上的伦敦巴黎的鬼样子!
  他可不希望自己将来要生活在一座污染十分严重的城市里!
  他将来必定是要久居南京的,大明的都城大概率也会是在南京,而不会北迁了。
  因为,历史上朱棣之所以迁都京城,和他从小在燕云长大,熟悉那边的环境关系不大。
  堂堂永乐大帝,没那么肤浅!
  最主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能更好的应对来自北方草原上的威胁。
  天子守国门,也是为了能更好的掌控边军,免得驻扎重兵的边疆距离京城太远,而导致边疆武将做大生乱。
  当然了,大概率也有要让燕云重归汉家治下,让燕云百姓对汉家王朝重新恢复归属感的原因。
  毕竟自五代十国以来,儿皇帝石敬塘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以来,到大明北伐收复元大都。
  这中间经历了四百多年的时间!
  燕云百姓曾经是辽人,金人,元人,就是没做过宋人。
  再加上南宋统治者一封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圣旨,使得整个天下南北割裂严重。
  尤其是燕云十六州!
  四百多年的分裂,燕云百姓对中国的割裂感究竟会有多重,只能说是可想而知。
  朱棣迁都燕云,绝对有要让燕云重归中国之土的想法!
  但是,要让现在的朱宏煜来选择都城的话,南京绝对是第一选择。
  因为时代变了!
  以前,大明的大敌来自北方的草原。
  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
  但从今往后,危险却是来自于海上,同样机遇也来自于海上。
  大明想要完成从一个封建国家,到工业国家的蜕变,绝对离不开大海。
  离不开对外殖民掠夺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