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大明之南洋再起 > 第542章
  消息传来的瞬间,整个京城震动,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白幡,披上了麻布。
  说一句家家戴孝,户户哀哭,也是丝毫不为过的!
  南书房!
  布木布泰坐在一道珠帘后垂帘听政,鳌拜等顾命四大臣,以及洪承畴,范程等汉人也都在。
  臣子们整齐的跪了一地,一个个脸上的表情都是苍白且缺乏血色。
  布木布泰在珠帘后一言不发,他们也是不敢开口说话。
  南书房中烧着地龙,暖烘烘的,渐渐的所有人额头上都开始冒汗。
  不知是热的,还是紧张的。
  终于,沉默了许久的布木布泰开口说话了,这才打破了空气中的沉寂。
  “诸位卿家,江南和广东的战事,想必大家都知晓了!”
  “平南王为国尽忠,却战死在了疆场上,甚至其全族都被明贼屠戮殉国,可谓是忠烈。”
  “该给平南王一个什么谥号,朝廷也该早有决断。”
  “若是再行拖延,怕是人心离散啊!”
  布木布泰怕自己顶不住,没直接提江南的事情,而是先提起了广东的变故。
  鳌拜磕了个头,然后开口说道。
  “平南王忠心国事,为大清尽忠,自当给一个美谥。”
  “武穆,武忠,武敬等都不错!”
  布木布泰在珠帘后点点头,像是作出了什么决断,开口说道。
  “平南王虽没有前宋岳武穆力挽天倾的功劳,可其也是为朝廷平定南方,打下广东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最后也是战死在了战场上,全族为朝廷尽忠。”
  “便赐谥号为武穆吧,以彰朝廷恩赏!”
  诸人领命,一名小太监小跑着去拟定圣旨。
  叹了口气,布木布泰语气一转说道。
  “平南王虽死,可广东的战事还是要继续打下去才行,决计不能叫明贼死灰复燃,再夺了我大清的江山社稷。”
  “广东战事该怎么打,列位臣公替哀家拿一拿主意吧!”
  鳌拜接着说道。
  “老臣请命挂帅出征,为大清平定逆明!”
  鳌拜当年可是被称为满洲第一巴图鲁的,曾经跟在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帐下作战。
  有勇有谋,屡立战功!
  甚至,当年清军西征川蜀,军中真正主事的其实也是鳌拜,而非是豪格。
  说白了,鳌拜就是顺治留给自己儿子,用来镇压天下的。
  历史上如果不是康熙杀了鳌拜,吴三桂可不一定敢举旗造反。
  见鳌拜请战,布木布泰却是摇摇头说道。
  “现在还不到鳌拜你出战的时候!”
  顺治将鳌拜留给他们这孤儿寡母,是用来坐镇京师,确保京师无恙的。
  除非逆贼打到了京师,否则鳌拜不可轻动!
  苏克萨哈将鳌拜请战被拒绝,开口提议道。
  “要不让洪大学士挂帅出征,去广东走一趟吧!”
  “平西王,靖南王,以及南国诸将,大多都曾在洪大学士帐下听用。”
  “若洪大学士挂帅南征,定可以从容调度南国的兵力,汇聚兵马,将明贼一举荡平!”
  苏克萨哈口中的洪大学士指的是洪承畴。
  他之所以推举洪承畴,就是看重了洪承畴在天下汉臣中的影响力。
  这个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呢?
  估计洪承畴一到南方,吴三桂就不敢有小心思了,甚至耿精忠的野心也会收敛,乖乖到洪承畴帐下听令。
  在苏克萨哈看来,打汉人还是得让汉人上才行!
  他满洲人丁有限,可不能去战场上和汉人换命。
  虽然洪承畴已经辞官归隐,但由于他的个人能力,以及和吴三桂搭伙,为清廷打下大半个南国的功绩。
  清廷每有大事,也少不得他的参与。
  只是,洪承畴这个为大清平定了大半个南国,曾经巡抚总督过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为大清天下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大汉奸,最后的下场却是不怎么好。
  拼搏了大半辈子,背着的汉奸的骂名,最后却只获得了一个三等哈尼哈番的世职,还承袭四代就没了。
  并且,更扎心的是,洪承畴这个老汉奸还被康麻子的好大孙乾隆老狗给编进了贰臣传里,打头的就是他。
  可谓是遗臭万年!
  他这个汉奸当得,也属于是没滋没味了!
  纯纯的大冤种!
  但现在南国战局一紧张,清廷上下第一个想起的,还是他洪承畴。
  一盘的洪承畴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震惊,但他还是开口推脱道。
  “太皇太后,老臣年老体衰,身患重病,若朝廷让老臣挂帅出征,老臣自然不敢推脱,但就怕老臣的身体不争气,坏了朝廷的大事啊!”
  历史记载,洪承畴于康熙四年病逝,差不多也就是明年的事情!
  如今的洪承畴年老体衰,再加上福建出身的他适应不了北方的环境,身体可不算太好。
  若是安心养病,或许还能咬牙撑到历史上他的寿数!
  若是挂帅出征,舟车劳顿,从京师到广东,南北数万里征途,怕是走到半路,他就要嘎嘣没了!
  洪承畴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心中有数,才不会在这个时候接令挂帅南下,给自己找刺激呢。
  胜了,那是功高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