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第1次第2次上手之后,两个百户也彻底的放开了。
  杀了那两个官员,文官集团已经得罪了,两人只能靠着皇上。
  皇上满意了,他俩人的命就保住了,如果皇上不满意,哪怕皇上不杀他们,文官集团也不会饶过二人。
  这些读书人别看表面文质彬彬的,其实二人心中都非常清楚,这帮读书人,杀人折磨人起来,比那些屠夫更狠。
  所以为了一家老小的命,他们只能送这些为大义而死的大人们上路了。
  一声声惨嚎和撞击响起,很快太庙中又丢了十几具尸体。
  “还有要死谏,正好趁着今天大家都在,又当我们朱家老祖宗的面,咱们有什么话今天就敞开了说。”
  “朕不是那种不听劝告的人,朕也是广听言路的君子,朕今天就给你们机会了。”
  “今天咱们就把事情说个明明白白,任何事情都不能窝在心里不说,你们不说,我怎么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我还以为大家都支持我的想法呢,大家说是不是。”
  “但是呢,咱们提前说清楚也只有今天一天,如果以后你们继续冥顽不灵,以此事为借口到处捣乱,那就别怪朕不顾多年的君臣之情了。”
  老爷子坐在朱瞻圭搬来的椅子上,眼神冷漠地扫视着文官集团,同时目光还撇了撇,跪在另一边的武将们。
  老爷子说出的话虽然好听,但所有人却听得心中发寒。
  这说话的语气哪,有点谈判的样子,完全是一副,拿着刀架在你脖子上,然后问你对他有没有意见的样子。
  一向勇敢的武将们,今天如同鹌鹑一样,一个个缩头缩脑的不敢吭一声。
  他们算是看出来了,皇上这是铁了心,要实行官绅一体纳粮制度了。
  谁敢反对谁就死。
  同意了,那自然好谈,以老爷子的性格,知道大家吃了亏肯定会有补偿的。
  但如果不同意,那抱歉了,我不但不给你好处,我还要强行让你执行,不完成任务你脑袋就要搬家,这就是老爷子办事的逻辑。
  “皇上,臣弟觉得官绅一体纳粮,乃是良策,是利国利民成就,是我大明传承千载基业的基石,所以臣弟赞同这个政策,并且强烈支持。”
  “同样为了做表率,我大明皇室藩王应该也加入其中,同样按照人口土地缴纳税赋!”
  就在文官们跪在地上,准备跟老爷子死扛的时候,一个支持的声音响了起来。
  众人闻声看去,就见宁王朱权表情严肃的站了起来,康慨激昂的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老爷子看了一眼宁王朱权,满意的点了点头。
  “果然是打虎亲兄弟,还是自家人靠得住,既然十七弟都这样说了,那就按照你说的这个办吧,藩王也加入其中。”
  其他王爷恶狠狠的瞪了一眼宁王朱权,虽然心里恨不得把这个老货给揍死,可在老爷子那微眯的眼神下,也只能干笑着应声支持。
  “臣等武将集团,全力支持陛下,并且为了给天下士绅做表率,我们不但以后每年都交,今年的也补上。”
  武将集团一个老将站了出来,代表武将集团做出了决定。
  不支持不行了。
  老爷子这表情明显是今天不做出个结果,就不会轻易了结了,武将们也不敢抵抗了,眼神交流了一会儿,直接做出了决定。
  交钱就交吧,反正那点钱也发不了家,缺了那点钱也饿不死人。
  为了那一点蝇头小利,把一家老小的命都搭上去不值得。
  反正他们武将集团,损失的也不大,虽然大明有武科举,可由于现在的武将集团,都是世袭或者是家传,那些考出来的武官,根本就没有几个踏上高位的,所享受的福利待遇跟文官也差的很远,争不争取都无所谓。
  再加上军户制度的原因,官绅一体纳粮,其实对武官的影响,并没有像文官集团那么大。
  “我等勋贵,也支持陛下!”
  武将集团这边刚表了态,勋贵集团代表李景隆,在老爷子的眼神逼视下,硬着头皮站了出来,发表了勋贵集团无条件支持皇帝的话。
  好家伙,朝廷四大势力,三个已经举手投降了,只剩下了文官集团还在死扛。
  所有人都转头看下了三杨,这三人其实可以算得上是文官集团的代表,只要三人妥协了,剩下的就好办了。
  但三杨默不作声,就闭目跪在地上一动不动,丝毫没有任何妥协的打算。
  文官背后的利益网实在太大了,官绅一体纳粮,受到侵害的不单是文官集团的利益,还有文官集团几千年的地位,如果他们妥协了,面对的就是千夫所指,万人唾骂,以后半点名声都没有了。
  文人要的是什么,不就是那点名声吗,没了名声,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明知道这样做会得罪老爷子,甚至可能会威胁到一家人的生命,哪怕连续遭遇了三次背刺,他们也只能咬牙硬抗。
  新学他们妥协了,造成了现在新学一派,已经隐隐的威胁到了儒家的地位。
  为了不再次重蹈覆辙,他们这一次不会再选择妥协,要么皇上答应他们的条件,撤回两道政策,要么皇上把他们全部都杀了。
  他们就不信了,老爷子真敢杀了天下所有文官。
  朱棣要真的敢这么干,大明朝可以说就此完了,没了文官,难道要靠武将那些大老出管理朝政,亦或者是让那些嘴上还没长毛的新学娃娃们来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