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其他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833章
  还有张魁等三位当世大儒的门生随驾。
  王霖此阙清平乐引得真定城楼上群臣拜谒,高呼绝佳传世作。
  这阙词里说的长城自然是秦汉防御胡人的城关,也就是原本燕云故地的外长城。
  而苍龙,大抵是遥指金国了。
  皇帝的心怀壮阔和冲天豪情,引得随驾众臣尤其是岳飞张浚杨沂中刘琦宗颖等少壮派诸将听得热血沸腾。
  目光都望向了遥远的上京。
  这是杨沂中首次见到皇帝吟唱传世诗词。
  皇帝不久前在演武场上孤身手刃数十蒙古勇士的威猛,与今日儒衫飘飘信手拈来笔墨涂抹山河壮阔的雅致,两相交错,让杨沂中微微有些失神。
  站在花蕊身后的杨月儿俏面上满是红晕。
  照此下去,她确定自己快要沦陷了。
  如此圣君,哪怕为他而死,都与有荣焉。
  宗泽轻吟这阙清平乐,赞道:“陛下才学冠绝古今,尤其这番帝王指点江山的气魄,纵然苏学士复生,也拍马不及。”
  王霖笑笑,却是回望岳飞等诸将道:“朕所谓的苍龙,却非金人,而是蒙古人。”
  众将愕然,蒙古?他们配么?
  “尔等不要小觑了蒙古人。蒙古铁骑之可怕,不亚于金人。蒙古人的先祖常说狩猎是最好的老师,它教会蒙古人如何驱赶猎物、如何摆开阵势。
  根据长期的狩猎经验,蒙古人创立了海子阵战法。简单来说,骑兵在战场上没有固定阵型,像海水波浪板般忽聚忽散。
  聚是为了集中力量痛击敌人,散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化解敌人的伤害,再加上箭矢的灵活运用,使得蒙古骑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得益于机动迅速,蒙古骑兵往往喜欢正面突击,两翼包抄的战术,这也是他们从狼群中得到的启发……
  所以,要战胜蒙古骑兵,要充分发挥我军反应敏捷,切割快速,聚而歼之的灵活战法,同时要结合地势和天时……”
  王霖面对诸将本来是提醒他们不要小觑了蒙古骑兵,但说到后来,就成了一种针对蒙古骑兵战法的讲解,不但身侧的翰林学士开始专心记录,就是岳飞这些诸将也认真聆听,准备随后整理下来,即刻传书雁北,让韩世忠参照。
  唯有宗泽在旁沉吟不语。
  皇帝并未有蒙古人作战的经历,如此对蒙古人的长短信手拈来,无疑只能说明皇帝做了很多幕后的功夫。
  翰林学士又毕恭毕敬上前为皇帝换了崭新的真定宣纸,这是皇帝亲自研发出来的一种新式纸张,还未在全国推广。
  王霖抬头望天,天空湛蓝。
  他缓缓提笔写道:“永遇乐·真定城楼怀古。兼赠宗汝霖公以共勉之。大燕复兴元年秋末,朕与众臣诸将登临真定城楼,送诸国使团,有感而发。”
  宗泽父子在侧,看了,面色动容。
  宗泽长身一揖,知道这是皇帝当众为他树立威望,其意深远。
  宗泽面色涨红,心中感动。
  在他心里,眼前这位大燕开国之主与历朝历代皇帝最大的不同,就是心胸开阔,真正能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非但不疑,还还赋予最大的权柄。
  丝毫不担心臣下握有重权,危及朕躬。
  他哪知道,他们这些忠臣良将起起伏伏的一生,都在王霖的眼底。
  以宗泽而言,堪称是为国鞠躬尽瘁以身许国。
  对于这等忠臣能将,他还怀疑什么?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元祐六年,望中犹记,风雨河北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此阙词书就,宗泽已经泪流满面。
  他是元祐六年的进士。
  出仕在河北大名府。
  这一路风雨走来,从底层县官,直至当朝阁相,执掌大燕权柄。
  皇帝当众问一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显然是还要委以重任。
  日后封狼居胥,他宗泽亦是见证者和主导者!
  宗泽此刻情怀激荡,颤巍巍跪拜在皇帝面前,山呼万岁不止。
  皇帝的传世诗文,必将名垂不朽。而上一次与皇帝诗文名垂千古的,是名将张叔夜。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朕当年在东京,感张太尉壮行河北御敌,书破阵子赠张太尉,后滑州一战,朕站在滑州城楼,凝望河北河南,可怜白发苍苍之张太尉,已然率数万将士以死殉国!
  今日朕于真定城楼之上做此阙词,意请宗相及各位保重,日后封狼居胥,踏平胡儿,为大燕开疆辟土,有朕,亦有诸位!”
  宗泽嚎啕恸哭,这位朝中宰辅终于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绪,百感交集。
  岳飞等诸将身后,张叔夜二子,张仲熊与张伯奋相携跪拜在地,哀呼吾皇万岁。
  其父虽死,但能得皇帝如此评价,早已名垂不朽!
  众臣,诸将皆拜倒,真定城楼上山呼万岁一浪高于一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