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其他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657章
  “速调户部记录进殿,速传关胜觐见。”
  其实以关胜如今品阶是有资格参与朝会的。但他作为京营主将,基本上每日都呆在军营,很少进宫,懒得去凑那些文臣互相构陷、内斗的朝会热闹。
  听闻今日朝会上,皇帝和朝臣突然关心起土豆来,关胜忍不住心中鄙夷。
  如此军国大事,朝中居然现在才引起关注,虽然有王爷人为控制的因素在,但至少也说明朝中这些官,尤其是户部的官,实在是太失职了。
  尸位素餐,正事不干。
  神武军在京屯田自给,种植土豆的事,已非一天两天,都引起了一些胡商的兴趣,而朝中居然充耳不闻。
  王霖的本意是明年再在大宋全国推广土豆,神武军引户部官员查验土豆试验田,当然也是王霖的安排。
  关胜一身甲胄,威风凛凛。
  他的面相与三国关公何其相似。
  他在京师朝堂上当然不是什么陌生人,只是性格冷漠,很少与朝臣往来,再加上他为王霖心腹,朝中文臣本就对他存有防范疏远之心。
  所以关胜在朝上没什么朋友,当然也没什么敌人。
  “末将拜见官家!”关胜缓缓拜下。
  赵佶急切道:“关将军请起……李相,你来询问。”
  李纲便道:“关将军,此土豆之事,请予以仔细说来,此物到底亩产多少?如何储存和栽种?……”
  关胜不慌不忙,从容道来。
  随后,关胜又领包括赵佶在内的满朝文武大臣匆匆出城,去城外的神武军军屯土豆试验田去现场查验。
  见堆积成山的土豆出现在视野中,李纲和吴敏、宗泽三人倒抽了一口凉气,旋即兴奋不已。
  清冷的北风徐来,神武军军卒在田间地头往来忙碌,一车车的土豆被运走,又被储存进一个个巨大的地窖中,赵佶几乎都乐晕了。
  此物既产量巨大,又便于栽种和储存,还堪可作为主粮食用……对于大宋来说,这非祥瑞为何?
  这是上天赐福,意味着他这个皇帝,乃是真正的天之子!
  大宋国运鼎盛!
  ……
  延福宫,龙德殿。
  土豆、玉米之事,由阁相吴敏亲自统管主抓,作为国之大事来统筹谋划。
  朝臣和皇帝此时的意见出奇一致,此物为上天所降祥瑞,堪为神物,利国利民,绝不可外泄流传于异邦。
  就在赵佶和数位阁相及户部主官认真讨论此事时,土豆的首次曝光者孔琦,突然又出班禀奏道:“臣有本奏!”
  赵佶微微一笑道:“孔卿有话请讲。”
  赵佶现在的心情非常好,当然对孔琦的态度也变得格外温和。
  “官家,燕王寻觅、并试种成功土豆,可解我大宋根本隐患,自今日起,我大宋再无粮荒之忧,再也不惧天灾,也绝再无饿殍之民!
  此功,山高海深,古往今来,无人可及!此功,可昭告日月,名垂万代,泽惠苍生!
  臣为亿万黎庶,为燕王请封!”
  孔琦声音高亢,掷地有声。
  此时,孔氏另外的二代当家人终于也站了出来。
  孔瑞躬身拜道:“官家,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燕王此功惠及千秋万代,庇佑天下黎庶万民,臣亦为燕王请封!”
  赵佶一时面色有些尴尬。
  他正在在兴奋头上,倒是疏忽了这土豆是王霖弄出来的东西。
  一干文臣面色复杂。
  唐恪无力垂下头去。
  纵然是他,也不得不承认,王霖试种和引来土豆绝对是泽惠苍生的盖世功勋。
  解决黎庶的温饱吃饭问题,可远远比打几场胜仗更引起天下人的拥戴。
  耿南仲心中叹息。
  果然是天降奇才,此番土豆问世,从根子上解了民生之难,王霖在天下的威望会逐渐达到巅峰,绝对要名垂青史。
  纵他日后败于金人之手,世人也难以掩盖他解决现世粮食问题之功。
  对于古代社会来说,有粮……几乎就意味着有了一切。
  人口膨胀,商业繁荣,军事强盛。
  李纲和吴敏对视一眼,搓了搓手,面色都有些为难。
  他们不是要压制王霖的功勋不封,而是,以燕王现在的权势、地位、爵位……似乎已经封无可封了!
  他已经位极人臣,无人可及,还怎么封?
  让赵佶退位,王霖改朝换代么?
  龙德殿上一片无言的沉寂。
  赵佶一时无语。
  封无可封,他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王霖了。
  只有这身龙袍和这把龙椅了。
  时间一点点逝去。
  赵佶终尴尬苦笑一声,试探道:“诸位爱卿,燕王累立大功于社稷江山,朕接连封增,今日,似……不然,还加九锡?”
  唐恪和耿南仲第一时间站出来:“官家,万万不可!再说前番陛下加九锡,燕王固辞!”
  一干文臣呼呼啦啦冒出来跪拜在地:“臣以为不可!臣附议!”
  赵佶手扶黑须苦笑,扭头望向了李纲。
  又试探道:“若不然,昭告天下,允日后燕王配享太庙?”
  李纲无语。
  大臣死后配享太庙当然是一种荣耀封增。
  但王霖如今才二十来岁,你要是昭告天下要其死后配享太庙,岂非要引起王霖更加激烈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