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其他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586章
  实际耶律南仙也不知王霖究竟要做什么。
  而对于王霖来说,他没想到西夏兵马的战力竟如此不堪一击。
  他率领的宋国使团及其护军虎神卫,具备战斗力的一千多人,这一千多虎神卫怀着与敌皆亡的必死决心冲杀过去,只一个冲阵,西夏阵营就混乱而溃。
  王霖披甲持枪胯下白马,在西夏人阵型中来回冲杀,挑落西夏军卒一时难以计数。
  而彪悍的虎神卫更是枪下毫不留情,刹那间就杀了一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喊杀声震天动地,渐渐就有西夏军卒跪地投降。
  而更出乎王霖意料之外的是,西夏军马明明人数占优,其实还有一战之力,但作为统率的西夏二皇子李仁孝,居然就心慌胆战,带着自己的贴身护军狼狈逃去。
  灵武城不要了。
  李逵和史进哪里肯放过他,立时待百余军卒纵马追了上去。
  大约有四千的西夏军马,半数被屠戮,半数投诚。
  眼看才花了一个多时辰的功夫就结束了这场战斗,拿下了西夏军事重镇灵武,虎神卫军卒面面相觑,都有些木然。
  要知道,王霖之前下的军令是袭扰。
  也就是打一枪就走,没有与西夏兵马死扛的意思,更无攻城的计划。
  然而……
  西夏人这么弱么?
  不应该吧?
  王霖眉头紧蹙。
  当时他在辽境与金人对战,那场战役可以说是胜得非常艰难,而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惨重。
  关键是从头至尾,无一个金兵放弃抵抗。
  誓死不降。
  同为游牧民族,西夏人的气势差金人何止十万八千里?
  王霖记得上辈子他还读过一篇文献,详细介绍了西夏军力。
  西夏军最著名的骑兵号称铁鹞子,骑士身披重甲,刀枪不入。作战时多用鱼鳞阵,这种阵型不怕弓弩,不乱阵形,冲击力极强。
  可今日一看,哪里是什么铁鹞子,而分明就是软柿子。
  王霖思量半天,觉得以此来断定西夏兵马不堪一击,影响自己的判断,太不明智。
  今日遇上这支西夏兵马,或许只是偶然。
  事实上,他的头脑还是保持着基本的清醒。
  而此时此刻的兴庆府,也就是西夏王城中,作为王霖麾下机动性最强、战斗力也最强的一支万骑,燕青和他的虎神卫正遭遇着成军以来最艰难的作战。
  兴庆府的外城毫无防御准备,被虎神卫一轰而入。
  而宋人来攻的消息,旋即传遍整个王城。
  西夏宗室、朝臣在西夏禁军的保护下避入宫城,凭借高墙壁垒坚决抵抗。
  半夜的攻击下来,虎神卫损伤不少,多半是死在西夏人的强弓箭雨之下。
  眼看同胞死于非命,燕青心痛如绞。
  虎神卫是王霖和燕青的心血,付出和投入最大,每一个虎神卫几乎都是用大把大把的银钱给砸出来的。
  每一名虎神卫的伤亡,都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燕青其实有过那么瞬间的犹豫。
  就此退走。
  其实也算是完成了王霖交给的任务了。
  将宫城之外的西夏权贵宗室和大商贾的府邸,掳掠一空,足以给西夏人一个深刻的教训。
  然而眼看胜利在望,或者说不世奇功在望,只要能攻下眼前这座小小的宫城,西夏王城尽在掌握,西夏皇族或杀或掳,而在某种意义上说,西夏国就算是灭了。
  燕青和虎神卫将名垂青史。
  燕青多少有些不甘心。
  黎明的曙光渐透,燕青命虎神卫暂退往宫城外围。
  宫城内的西夏禁军暂时松了一口气,他们其实心中清楚,镇守宫城的禁军只有不到五千人,若是眼前这支宋国铁骑不计伤亡,宫城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
  宫城之内。
  奉天殿。
  西夏满朝文武大臣和宗室齐聚殿内,面色惶然。
  宋兵突然从天而降,如同神兵来袭,他们这些人大多都是仓惶逃出府邸,带着几个护卫逃入有禁军防御的宫城。
  后来他们才知道,防御外城的那支兵马,被二皇子李仁孝带去了灵武。
  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西夏皇帝李乾顺却是病入膏肓,早就缠绵病榻不起。
  听闻宋军攻入宫城,李乾顺又急又气,仰面喷出一口鲜血,眼见是活不成了。
  危急当头,侍郎、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舍人、司谏等文官都将目光投向了中书令风年身上。
  而作为文臣之首的风年,则又望向了宗室之首宁令李在南。
  此刻李在南心中将耶律南仙母子骂成了一滩烂泥,若非这对异想天开的母子,主动去招惹宋人,焉能有此祸事?
  而半载前还身体康健的皇帝的病居然这般重……怕另有内幕。
  但李仁爱奉旨监国,大权在手,谁也拦不住他。
  现如今,太子不在、二皇子也不在,还有个三皇子越王李仁友,就是个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的纨绔废物,此刻也不知去了何处,根本就不见人影。
  风年咳咳清了清嗓子:“宁令,此时此刻,还请王爷挺身而出,为我西夏国祚,作出决断!”
  李在南迟疑道:“中书令,诸位大人,宋兵人多势众,已占王城,我等凭借区区数千宿卫军守卫宫城,怕是守不住。既然如此,不如与宋人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