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其他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374章
  兔死狐悲的朝臣纷纷长吁短叹。
  王霖心中冷笑:即知如此,何必当初?
  他进了御书房,在小黄门的引领下,直入内间。
  气氛有些沉闷。
  赵佶端坐在上,赵桓面色焦灼站在一侧,李纲、张叔夜、吴敏三人则微微垂首,列于堂下沉默不语。
  看到王霖进来,赵佶眼前一亮,立时起身居然急匆匆冲了上来,“思衡,何以姗姗来迟?!”
  “臣拜见官家。太子。”
  王霖施礼未毕,赵佶就亲自抓住他的手,一路与他牵手前行,同时命太监赐座。
  太子无座。
  李纲三相无座。
  唯独他赐座。
  王霖面露一丝苦笑,他又如何能坐?
  让李纲这些人非议他恃宠而骄?
  赵桓也微微一笑:“思衡来了。”
  李纲、张叔夜和吴敏都望向王霖,王霖冲三人略一拱手,三人急忙还礼。
  此时在赵佶心里,王霖的地位已经无人可及。
  毕竟王霖已经救了他两遭了。
  “思衡,恽王谋逆,如何善后,朕与太子及李相三人反复磋商,均难以定夺,卿意下如何?”
  王霖躬身默道:“臣为外臣,此番奉皇命进京平叛,幸不辱命。但叛后如何裁处,为官家、太子和朝廷定夺,臣不敢妄议。”
  李纲和张叔夜两人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
  到此刻,王霖挟盖世奇功,还能保持冷静和理智,恪守外臣不干政的本色,已经实属难得了。
  赵桓眸光一闪,暗暗点头。
  赵佶苦笑:“思衡,你何必如此迂腐?此番若无卿力挽狂澜,大宋危矣。你即有功于社稷,如此善后大策焉能弃之不顾?”
  “卿尽管畅所欲言,朕无有不准。”
  赵桓嘴角一抽。
  忍不住朝王霖投过暗示一瞥。
  王霖何等城府,他焉能不知在这件事上,赵佶与赵桓父子定有分歧,而李纲这三个人不过就是打酱油的。
  若他支持赵桓,赵佶定心生不虞。
  反过来说,他与赵佶站在一边,就要得罪赵桓。
  当皇帝问在当面,他不表态也不成。
  沉吟一会,他轻道:“臣以为,无论如何裁处,一个大的原则不能变,那便是确保朝堂稳定,不可祸延无辜。”
  赵佶顿大笑点头:“卿所言甚是,朕也意如此。”
  赵桓就有些急了:“思衡,恽王勾连朝臣,私通边军,谋逆篡位,何等重罪,若轻拿轻放,如何服众?若日后人人皆效仿之,朝廷又该如何?”
  王霖点头:“殿下所言极是,臣也以为,涉案之人当严惩不贷,不可姑息养奸。”
  李纲在旁与张叔夜对视一眼,各自心道:“这话说了等于没说,没想到王少师年纪不大,这心思却宛若老油,竟对官家和太子两不得罪。”
  赵佶皱了皱眉:“太子,朕从未说过要轻拿轻放,只是不愿牵连过多无辜!”
  见父子俩又有争执起来的架势,王霖顺势就退到一边,与李纲站在一起。
  李纲向他望来,王霖笑而不语。
  王霖心中很清楚,杀些参与谋逆的朝臣如吕颐浩这些,赵佶是不会反对的。
  恐怕他反对的还是诛杀皇族牵连宗室,尤其是恽王左近一干内眷。
  在此事上,他是断然不能参与意见的。
  否则,日后传扬出去,他就变成了力主屠戮皇族的刽子手。
  各路言官老爷更不会放过他。
  说白了吧,最终还得赵佶或赵桓做决断。
  尽管从本心里,王霖是支持赵桓斩草除根的。
  赵佶与赵桓撕了半天逼,结果谁也没有说服谁,都有些恼火。
  反复思量半天,还是赵佶开始让步:“罢了。恽王叛逆,凡宗室参与者,一旦查实,均杀无赦。涉案推波助澜者,均夺爵圈禁。恽王所出子嗣……”
  赵佶眉眼间浮现几分挣扎,良久才颤声道:“恽王子嗣贬为庶民,及恽王内眷人等流放千里,永不进京,永不赦免。”
  “王贵妃贬为贤妃,王妃所出子女均降爵一等,贬斥出京,永不赦免。”
  “涉案外戚,亲族,朋党,均依律处置。”
  “至于附逆朝臣裁处,朕累了,就交由太子与诸位阁臣公议。朕要歇会,你们退下吧。”
  说完,赵佶长叹一声,瘫坐在那,再也不发一言。
  赵桓知道这已经是他这个皇帝老子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让他以皇爷爷之尊杀皇孙,他是断然做不到的,不过贬为庶民流放,同时将郑贵妃一系所出皇子女均降爵贬黜出京,也基本上达到赵桓的要求了。
  况且流放么……中间或日后出现任何意外,都是可能的。
  赵桓眸中冷笑,却躬身拜下:“儿臣谨遵圣命!”
  “臣等遵命!”
  赵桓带着李纲等人准备另行商议,众人即将退下离开御书房,却听赵佶淡淡道:“思衡留下。”
  赵桓一怔,深望王霖一眼,躬身退走。
  ……
  赵佶沉默良久,突然低低道:“思衡,此事已了,但朕心犹自不安。朕反复想过了,朕给太子的禅位诏书,他竟不曾交回,他到底意欲何为?”
  王霖心中暗笑。
  果然坐上皇位的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愿意交出手中皇权的。前番迫不得已,赵佶才写了那么一封禅位诏书安抚赵桓,结果这乱子刚定,他就开始琢磨该怎么拿回诏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