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问鼎十国 > 第626章
  他的话已经说得很婉转了。
  大理没有讨得好处,岭南同样如此。
  罗幼度从国力考量,并未三线出兵。
  只是让曹彬进攻南唐,自己这一路攻打巴蜀,顺便教训一下大理,重新规划两国疆界。
  至于南汉,罗幼度派了潘美驻扎衡阳,防备南汉北上。
  刘鋹对于与南唐结盟很是重视,多次派兵北上。
  但是潘美稳居衡阳,利用湖广复杂的地形,凭借手中不多的兵卒,将南汉的兵马杀得抱头鼠窜。
  潘美不屑据城而守,弱势兵力于他手中打得极为奔放。
  处于守势的潘美,让进攻的南汉连衡阳城墙砖石是什么颜色的都不清楚。
  大理国离江南甚远,对于江南的战局战况并不了解。
  但是他们东南的最宁府便挨着交趾与岭南。
  对于岭南汉国与中原在荆南的战事,还是有过了解的。
  陈延寿脸色微红,无可否认,他们在与潘美的交战中,便如经验包一样,喂得潘美等级经验,蹭蹭上涨。
  以一阵干笑,陈延寿掩饰尴尬,说道:“潘美此人,一代名将,确实不好对付。我军主要目的也不是杀入荆湖,是为了给江南牵制力量。莫看我军于衡阳失利,江南却是连战连捷,打得中原水军不敢冒头。”
  董昀眼中透着大喜,急切道:“果真如此?”
  中原势大,已成众矢之的。
  任何一路失利崩坏,就会形成连锁反应。
  全盘皆输。
  如果江南真的取得了优势,那么他们就能反攻淮南地区,从而直指汴京。
  到时候他们大理兴许能分一杯羹,将巴蜀一并拿下呢。
  陈延寿笑道:“当然如此,现今之局,唯有你我同舟共济,方能击破伪帝野心,在下断然不敢谎报军情。曹彬此人颇有名气,他率领大军南下,看起来声势浩大,可实际上不过绣花枕头。抵达长江之后,便以水土不服为由,在江岸驻扎。这一休整,就是两个月。”
  “江南太子看出了曹彬胆怯,派遣江南水军北上挑衅。”
  “中原水军与之交战十数次,败多胜少。这比水军,终究是江南称雄。”
  “这中原水军,连番受挫,以令曹彬所部,士气大跌。军中将官甚至笑话曹彬畏江南如虎,不敢南渡。”
  董昀高声道:“真是如此,中原危矣。”
  董昀无法判断是真是假,心中却已明白,这是唯一能重创中原的方法了。
  事实证明,仅凭大理之力,即便全力防守,也不过是一步步为对方蚕食。
  唯有中原生变,才能迫使他们撤军。
  董昀让陈延寿等候自己片刻,亲自求见高方。
  高方神态疲累,显然为当前局势操碎了心。
  董昀将陈延寿带来的消息细说。
  高方眼眸里闪过一丝希望,迫不及待地道:“先生以为,此事是真是假?”
  董昀道:“应该属实,不是空穴来风。不过是真是假,无关紧要。我们可以往成都散布江南军情,能够迫使罗幼度退兵最好。就算不能,也能拖延时间,增加他们后勤压力。即便消息有假,对于我们亦无影响。”
  “假若中原江淮战局真的出现问题,我军还能再现早年南诏入蜀之威。”
  高方心中烦闷消散不少,下令道:“依先生计而行,派人去蜀中散布江淮消息。另外想方设法打探江淮详情……”
  “去将陈先生请来,本侯亲自接见。”
  第五十章 歼中原水军,扬李唐雄风
  成都府衙。
  罗幼度放下了手中赵普送来的奏疏。
  此番亲征,他将朝中大事交给了窦仪与赵普。
  这两人一正一邪,互补不足。既值得信任,也有能力处理好庙堂事务。
  赵普的来信中大概说了京城庙堂上的琐事。
  这朝堂制度走向正轨,也没有什么大的事情。
  唯一值得说到的,就是契丹为了争夺草场,耶律必摄、耶律敌烈这两兄弟终于干了一架。
  “人啊,就是贱得慌。”
  罗幼度将手中的奏疏放下,大大的伸了一个懒腰。
  这耶律敌烈一开始跟朝廷的贸易往来畏畏缩缩的。
  好似跟中原交往很丢脸一样。
  要不是罗幼度存着让他们狗咬狗的心思,还真不想供着这尊大菩萨。
  不过菩萨供久了还是有效果的。
  本来大同府就存有物资短缺的情况,自从与中原开放互市以后,双方呈现了互赢的局面。
  中原新取凉陇之地,改畜牧而转农耕,需要大量的耕牛。
  相反自从罗幼度收复燕幽之后,在耶律屋质的谋划下,大同府成为了契丹最大产粮基地,调集了许多耕牛来此。
  随着耶律敌烈联合耶律罨撒葛反耶律必摄以后,大同府就改变了制度。
  耶律敌烈需要足够的牧民战斗,而不是大批耕种的农民。
  空闲下了一大批的耕牛。
  中原吃下了多余的耕牛,也给耶律敌烈送上了他们需求的盐铁帛布茶叶等物资。
  大同云中一下子物资充裕,耶律敌烈对中原的态度也有了变化,偷着乐……
  罗幼度为了提升耶律敌烈的实力,还特地与之拟定了用军马换取皮甲、战刀的协议。
  耶律敌烈在中原的扶持下,组建了一支装备精良的骑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