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问鼎十国 > 第605章
  “至于高都统,他从来苏小道绕过了剑门关,现在也向绵竹、成都而去。”
  “两路大军,十万余数,即便兵围成都。”
  他这明显是逮着夸张地说,不过也没过于夸大。
  此番中原出兵五万,但是蜀兵不禁打,战即溃,溃即降。
  直接导致罗幼度、高怀德两路兵马越打越多,加起来已经有八万之数了。
  王昭远双目失神。
  刘温叟道:“今日特来告之孔亮兄战情,是想要先生早些为以后考虑。一旦陛下拿下成都,先生就再无翻身机会了。”
  王昭远脚下住后退,最后一屁股坐在床榻上。
  刘温叟失望了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王昭远呆呆的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脑中一片乱麻。
  傍晚下人送来饭食。
  送饭的两名下人放下食盒就走,屋外隐隐传来“带汁诸葛亮”的笑语。
  王昭远霍然一震,好似柳暗花明一般,这名声已经够臭了,还怕再臭一点?
  不如换些钱物,隐姓埋名,远走他乡。
  他大步走出屋外,看守的兵士立刻警觉。
  王昭远大叫:“我要见刘温叟长史,我有要事告之!!”
  面对刘温叟,王昭远将孟玄喆如何围困火炎殿,兵谏孟昶,意图逼父让位的事情细说。
  当然他掩去了自己的推波助澜的事实,将自己当作一个配合的无辜知情者,并未参与其中。
  刘温叟自是知道其中的猫腻,心底虽有些鄙夷,却也并不以为意。
  以下克上在这个时代并不是值得奇怪的事情,何况孟昶的奢靡人尽皆知。
  孟玄喆逼父让位,在这个时代,算不了什么。
  不过在当前的局面下,知道这消息,那意义就不同了。
  刘温叟立刻撇下王昭远,将孟玄喆弑父的消息传往前线。
  第三十四章 洗浴
  罗幼度领兵向成都逼近,但他自身并没有急着进兵攻打成都的意思。
  成为孟蜀的核心地,孟昶以举国之力来养成都一城。
  在这种制度下,成都的繁华是可以与汴京、金陵相比的。
  强攻这种都城,势必会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
  蜀地情况复杂,南有大理,境内还有诸多少数民族,且离中原甚远,支援不易。
  成都将会是西南的中心地,管控着西南的局势,将成都破坏过甚,对于未来也不好。
  罗幼度的态度本就更加倾向于劝说。
  当然也是因为城中已经有不少人暗中至书投诚,其中不乏孟蜀宰相李昊这样的大人物。
  现在的孟蜀庙堂有多少人,罗幼度不清楚,但是他收到的投诚书,就足足二十一份。
  若不是孟玄喆一口咬着,死战到底,投降派早就占领高地,乖乖送上成都城。
  刘温叟的消息,传达的最是及时。
  罗幼度本就从赵季札那里知道了一些片面消息,苦无真凭实据,本打算到了成都城下,真真假假地向城中散布孟昶的死因,让成都城上下自己乱猜,乱敌之心,自己趁乱获利。
  现在有了王昭远的佐证,还有了详细的逼宫过程。
  一切真相大白。
  罗幼度当即让卢多逊发表全新的招讨檄文,将孟玄喆逼宫弑父的消息昭告成都上下。
  招讨檄文在各方势力的配合下,几乎是一夜之间就传遍了成都。
  霎那间成都哗然。
  孟昶确实穷奢极欲,他为了享受,建造水晶宫、火炎殿,让蜀地百姓苦不堪言。
  因为花蕊夫人无心的一句话,令得蜀地周边四十里皆是花圃……
  留下了洛阳牡丹甲天下,成都牡丹甲洛阳的传说……
  但是孟昶曾经确实是一个好皇帝,而且他以蜀地养成都的做法。
  虽说苦了蜀地百姓,但是成都里的百姓,日子过得并不差,反而享受到了不一样的福利。
  故而在成都一地,孟昶还是很得名望的。
  至少孟玄喆这个巴蜀太子远远比及不上。
  孟玄喆失魂落魄地坐在龙椅上,自看到讨贼檄文的那一瞬间,他便知道自己再无回天之力了。
  失去了民心的他,根本不可能挡得住中原的进攻。
  根本支撑不到大理援兵的到来。
  何况这大理援兵会不会来,都是未知之数。
  耳中听着嘈杂的声响,孟玄喆缓缓的抬头。
  看着穿着铠甲冲入大殿的人,笑道:“朕想不到,最先入殿的居然是赵都统!”
  来人正是孟玄喆任命不久的成都行营都统赵崇韬。
  赵崇韬是孟昶一手提拔出来的。
  故而他忠于孟家,愿意为孟家效死的原因是孟昶的知遇之恩,并不是孟玄喆的临危受命。
  赵崇韬没有临危受命,力挽狂澜,扶大厦将倾的能力,只是拥有报知遇之恩,不惜一死的勇气。
  可就在他布置成都城防的时候,看到了讨贼檄文。
  讨贼檄文上的逼宫过程写得太详细了,甚至于什么地方有多少人把守,什么地方是哪位将官负责,都记录得一清二楚。
  赵崇韬双目赤红,上前一步逼问道:“末将恳请陛下直言,先主之死,是否与陛下有关。”
  孟玄喆并未直言,而是反问道:“将军带兵入宫,是与不是,朕说得将军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