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问鼎十国 > 第104章
  “我父子一合计,就不在这里建造义塾了,将多余的地卖了,可在南城新建好几间义塾。现只留下了两块地,一块我父子几人建造宅邸,另一块留给先生。”
  “先生居所太小了,现在住尚可,一但娶妻,便不够用了。我父子奔着以先生为邻来的,先生若搬离西大街,岂不白忙一场?”
  “只是……”窦禹钧苦苦一笑:“我父子而今愧与先生为邻了……”
  第三十九章 熟悉的名字
  罗幼度将窦禹钧父子六人送出宅邸,让胡伯将房子地契收好。
  地契属于半卖半送,以原价买的。
  即承了人情,也不为人口舌。
  然后招呼一声,他快马回到了开封府。
  开封府是有人值勤的,罗幼度直接让值勤人员去将推官高泽叫来。
  “罗相公!”
  高泽正在家里吃饭,得知罗幼度召见,心急火燎的赶了过来。
  罗幼度若有所指的问道:“你识得窦禹钧嘛?”
  高泽道:“窦十郎嘛,有过几次接触。”
  罗幼度再问:“那你觉得他为人如何?”
  高泽笑道:“他开了很多家义塾,免费给人吃穿教人读书。可这世道读书有什么用?真正愿意学的不多,混吃混喝的倒是不少。有人说他傻,他说能学进去一两句圣人之言,也是好的。属下不怎么喜欢他,可敬重他的所作所为。”
  罗幼度点了点头道:“你去查一查窦禹钧最近的交往情况,看一看有没有特别的人。尤其是姓孔的……”
  高泽并没有问缘由,直接领命去了。
  罗幼度搓了搓手,看着桌子上的笔架,陷入了沉思。
  对于窦禹钧,罗幼度还是存着几分好感的。
  从言谈举止即可看出他确实是个君子,属于理想主义者,为了心中的正义,可以付出一切。
  就如高泽说的这种人可以不喜欢,但不能不敬重。
  当然让他如此相信窦禹钧人品,还是源自于冯道的那一句“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能够得到冯道的赞美,足见窦禹钧的人品过硬。
  真要是伪君子,哪怕是岳不群的那种,罗幼度都不信他能瞒得过活成妖的冯道法眼。
  但窦禹钧此来过于突兀,八成别有缘由。
  窦禹钧这种人太容易受人误导蛊惑了。
  窦禹钧或许无心,但罗幼度不信蛊惑他的人也跟他一样堂堂正正。
  确实,武夫当政让这天下几乎重现两晋南北朝的昏暗,一群杀红眼的莽夫,将人命视为草芥,虐杀随心。
  但是真让文人当政又好的了多少?
  宋朝无脑的重用文臣打压武将,那一个个士大夫尾巴都翘上天了。
  富宋富宋可终宋一朝,农民百姓起义就没断绝过。
  财富都流到士大夫手上,老百姓的日子能过得好?
  罗幼度心底最憧憬的还是唐初时期的文武制度,没有严苛的分界线。武将最高的规格是出将入相,而文人亦不扭捏死板,尚武成风,都有一颗投身边疆,建功立业的心思。
  现在郭荣对于文武的处理方式还算到位。
  以文压武,并不是以文欺武。
  就现在的武将,你不压一压,郭荣的皇帝宝座坐不稳。
  但真要到了以文欺武的地步,郭荣的皇帝宝座一样坐不稳。
  逼得庙堂上的那些武夫狗急跳墙,谁手里还没有刀呢。
  因故不管是宰相王溥、范质、李谷、王朴,还是罗幼度都守着底线,并没有进一步的得寸进尺。
  而李重进也配合的约束部下,形成了一股微妙的平衡。
  这种文武平衡非常利于大周一统天下的步伐,但若打破这种平衡,将会激化彼此的矛盾。
  在这个敏感的时候将自己推上士林领袖的位子,若说没有别的用心,罗幼度怎么也不信的。
  整理了思绪,罗幼度方才回到家中用膳休息。
  第二日一早,罗幼度先在开封府报了到,随即就赶到了吏部。
  罗幼度现在是郭荣跟前的红人,他这一到吏部。
  吏部侍郎司徒诩亲自出吏部大门迎接。
  吏部尚书权位过重,朝廷并没有安排人直接担任,而是丢给镇守边疆的节度使遥领,吏部侍郎方才是吏部的第一把手。
  罗幼度道明来意,司徒诩毫不迟疑的就一口应诺,亲自领着罗幼度到了吏部司,让吏部郎中将一些备选官员的名单档案递给了罗幼度。
  罗幼度看着面前的一叠档案,精神大震。
  别的不说,但比及识人远见,这个时代谁是他的对手?
  藏在泥土里再深的金子都能给他挖出来。
  罗幼度气势如虹的看着档案。
  渐渐地气势减缓,最后眉头都皱在了一起。
  在这个武夫当权的时代,哪里有什么知名的名臣?
  各类能打的将领将军他知道不少,可是有水平的干吏?
  罗幼度真的想不起来。
  哪怕是王溥、范质、李谷这类宰相,罗幼度对他们的印象都不深刻,更别说他人了。
  他看了近乎百人的档案,没有一个眼熟的。
  强行提了精神,罗幼度也不强求什么名臣不名臣了,认真看着他们的履历,找适合自己的人才。
  这放宽了心态不强求,反而让他找到一个眼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