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霸天书 > 历史 > 七零:都穿现代了,发财很合理吧 > 七零:都穿现代了,发财很合理吧 第551节
  转身。
  外公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门口,正笑意吟吟的看着她。
  余敏又羞又恼:“外公~”
  刚才他们那个,外公不会都看见了吧?
  “怎么了?”云杉一本正经:“小烨走了。”
  闻言。
  余敏脸色自然了一些。
  “嗯。”
  “您怎么只穿了一件单衣,现在还挺冷的,我赶紧扶您回去穿一件外套。”
  “不用了,我自己回去。”云杉拒绝:“现在还早,你也回去再睡一会儿吧。”
  余敏也没勉强:“行。”
  身后。
  云杉目送她的背影,暗暗嘀咕:“谁没年轻的时候,害羞什么?!想当初我和淑媛,也差不了多少……”
  “唉,淑媛,你等着急了吧?别急,我很快就来陪你了。”
  最后一句话,声音极低,风一吹,消散在了空气中。
  ……
  时光飞逝。
  一转眼,就到了1991年。
  12月16号,发生了一件震惊全世界的大事。
  苏/联解体了。
  国内喜气洋洋,奔走相告。
  毕竟,两国之间的关系早就恶化,只剩下表面的友好。
  余敏也很兴奋。
  不是幸灾乐祸,而是因为她期待已久的易货贸易终于要拉开序幕了。
  苏/联解体后,全国紧缺粮食、水果等副食品,愿意用飞机、坦克、汽车、火车……来换。
  第480章 股票认购证
  此时。
  改名为俄罗斯的苏/联实行“休克疗法”,导致国内轻工业产品缺乏,急需大量价格低廉的轻工业产品,如食品、服装等。
  与此同时,国内沿边开放战略为边境易货贸易发展提供了动力。
  12月22号。
  董事长办公室,余敏拨打了一个电话号码。
  嘟嘟嘟。
  三声之后。
  那边接通,她当即笑着开口:“安东、我是余敏,你和鲍里斯最近过得还好吗?”
  这两人,是大学时候认识的校友。
  两人作为交换生过来的,由于她的特意交好,这些年关系保持得不错。
  两人能来当交换生,家世背景和能力自然都不错。
  是合作的最好对象。
  这两人还是同性伴侣,据说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感情十分稳定,恩爱非常。
  她结婚,两人还特意来参加了。
  “……”
  寒暄了几句。
  她当即开门见山:“安东,你们那儿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请保重。”
  “我听说你们那里急缺食品和服装等轻工业,有没有兴趣和我合作发财?”
  16号发生的事情。
  她忍了一个星期,今天才打电话,就是想要给两位朋友缓冲的事情,免得显得太急功近利了。
  “你有兴趣?”
  “我能提供啥?呵呵,第一次贸易,我预备一批羽绒服、运动服、丝绸、羊毛衫,你看怎么样?”
  “行啊。”
  “你们那儿有渠道拿到照相机、望远镜、摩托车、小汽车?好好好,我都能接受。”
  “先准备吧。”
  “我这边啊……2个月吧,行,电话联系,好好好……”
  挂完电话。
  余敏眼角眉梢都是喜意。
  国内改革开放后,经济越发繁荣,大家讲究衣食住行、娱乐活动也丰富多彩起来,照相机、望远镜、裘皮、摩托车、小汽车……根本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她可是知道。
  俄罗斯后面发展得,连飞机、坦克、战斗机、防空导弹、“基洛”级潜艇、“现代”级驱逐舰以及相关设备和技术都卖了。
  当然,这和她无关。
  她不会也不敢去碰,就当个老老实实的商人就行了。
  如今她手里的几家企业,都是当地的纳税大户,有关部门也会给几分面子。
  但是,她向来讲究诚信经营,不会钻法律的篓子,让自己在刀尖上行走。
  这时。
  门从外面推开。
  章烨的走过来坐在扶手上,搂住她,轻笑道:“这么高兴,谈好了?”
  “差不多吧。”
  “约定了2个月时间准备物资,到时候在边境交易。”
  “那时间还挺充裕。”
  “是啊。”
  “你准备让谁来负责?”
  “小凤啊,她这几年和她哥一起开的服装公司蒸蒸日上,这种事情当然找她了,她肯定给我成本价。”
  章烨挑眉:“不拉她一起?”
  余敏早就想好了:“这次就算了,第一次,等我挣了钱,还怕她不心动?到时候,我做她引荐人就是。”
  说着。
  她继续道:“等我熟悉了,就开始做食品贸易,要知道,这才是利润最大的。”
  “这第一次不敢。”
  “毕竟食品都是有保质期的,要是发生什么突发状况,就全赔手里了。”
  章烨深以为然:“你说的对。”
  随即,他想起什么,道:“上海那边你的户口差不多了,就等你过去签字了,咱们啥时候过去?”
  “过几天吧。”
  “我和小凤商量买服装的事情,你把公司的事情安排下,咱们带着两个外公去上海那边好好玩一趟。”
  章烨自无不可:“好。”
  他并没有问余敏为什么突然要把户口迁到上海,既然她这么做,自然有她的道理。
  余敏自然是有目的在的。
  1992年1月10号,第一批股票认购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每张30元,无限量发行,全年有效。
  凭借一本认购证,就可以参与全年打新,可以多次摇号抽签,反复中签。
  官方推测会十分火爆。
  可没想到,却门庭若市。
  这是当时的时代局限性造成的,股票在国内是一个相当陌生的概念。
  一张30元,要知道上海居民人均工资也就300—500元每月。
  这东西,还不一定中。
  多少家庭能看着30块打水漂而无动于衷?
  即使是那时已经开始富裕起来的上海居民也做不到。
  值得一提。
  她落户上海,就是为了购买股票认购证,因为,只有上海本地的才能购买。
  不过,转手并不需要。
  言归正传。
  由于昂贵的价格,第一批发行的股票认购证只卖了2077665份,只占预期发行量的四成。